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2136发布日期:2020-12-04 14:0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路面渗水性能的检测工具是渗水仪,市面上已有各种型号的渗水仪,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如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6627409u就公开了一种可拆卸沥青路面渗水仪,其组成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呈圆柱形,所述的底座内具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呈圆锥形,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排气阀,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一圈密封环,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一圈防水边,所述的防水边的外侧安装有一圈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与气囊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上端放有配重盘,所述的配重盘呈圆环形,所述的底座与出液管连接形成相通的腔体,所述的出液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的底座的上端具有两个圆槽,支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的配重盘的圆孔放在所述的圆槽内,所述的支管上具有挡板,所述的支管的另一端放在固定座的圆孔内,所述的固定座与量筒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液管、量筒的一端分别具有法兰盘,所述的出液管与所述的量筒通过卡箍连接;所述的卡箍包括两个卡环,所述的卡环呈半圆形,所述的卡环上具有凹槽,所述的卡环的两端具有安装板,所述的卡环上安装有一层密封垫,两个所述的卡环扣在一起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又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8621475u中,公开了一种电子渗水仪,包括有量筒、电磁阀、电子板、压力传感器和底盘;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量筒的下方,且与所述量筒相联通形成有通向所述底盘的过水管路;所述过水管路的有效过水面积大于25πmm2;所述电磁阀与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子板电连接,且所述电磁阀由所述电子板控制动作。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渗水仪没有较理想的套环进行配装,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检测精准的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包括有内环和外环,在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外环的底部设置有渗水环;所述渗水环至所述内环的上端部的高度为h,所述渗水环至所述凹陷槽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2,h大于h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渗水环界定渗水面积,内环其所起的作用在于当渗水仪进行工作时,需要与套环保护结构进行配装,使得套环保护结构与渗水仪紧密套装在一起;外环的底部设置有渗水环,结构新颖,检测精准,结构紧凑,强度高,配装方便;在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凹陷槽,凹陷槽用于界定涂抹防渗材料(例如橡皮泥)高度,作为标记线,防止水往渗水仪外横向渗漏,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环与外环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内环从其底部边缘处往下且往外延伸至所述渗水环,并在所述渗水环与所述内环之间形成有渗水外扩斜面。

内环与外环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内环与外环的圆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整体上保障了套环保护结构的重心稳定,进一步增强了支撑力度,防渗漏;相对来说,内环的内径值较渗水环的渗水环的内径值小,所以,设置渗水外扩斜面进行衔接,使得检测时满足对渗水面积的要求。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环从上端边缘处往下且往外延伸,在所述内环与所述凹陷槽之间形成契合斜面,所述渗水环至所述契合斜面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1,且h1大于h2。

契合斜面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套环保护结构更好的与渗水仪配装,配装时,从契合斜面滑落,实现紧密配合。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凹陷槽的下端部至所述契合斜面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1-h2,给予这个高度值使得凹陷槽该部分结构可以和渗水仪形成双密封(结构上和防水材料上)。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渗水外扩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所述契合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所述角度α和角度β均为0~90度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h的取值范围为5-20mm,h1的取值范围为2-15mm,h2的取值范围为1-14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凹陷槽为0.5mm宽,深0.5mm,能够容纳一定的防水材料,可以和渗水仪装配时形成更好的二次密封。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所述凹陷槽与所述契合斜面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卡合环,所述凹陷槽属于所述卡合环的一部分;设置卡合环,使得渗水仪与套环保护结构配装更加紧密,衔接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双保险。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环的内径值d1为140mm,所述外环的外径值d2为150mm,所述渗水环所围成的渗水面的内径值d3与所述外环的外径值d2相同,该套环保护结构的厚度为5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剖面a-a(内部显示凹陷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环;2-外环;3-凹陷槽;4-渗水环;5-渗水外扩斜面;6-契合斜面;7-卡合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渗水仪的套环保护结构的总体结构主视图,套环保护结构整体呈圆形,包括有内环1和外环2(如图2所示),在所述内环1与外环2之间设置有凹陷槽3,所述外环2的底部设置有渗水环4;所述渗水环4至所述内环1的上端部的高度为h,所述渗水环4至所述凹陷槽3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2,h大于h2;内环1与外环2均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如图4、5所示,所述内环1从其底部边缘处往下且往外延伸至所述渗水环4,并在所述渗水环4与所述内环1之间形成有渗水外扩斜面5;内环1从上端边缘处往下且往外延伸,在所述内环1与所述凹陷槽3(图4中虚线部分)之间形成契合斜面6,所述渗水环4至所述契合斜面6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1,且h1大于h2,所述凹陷槽3的下端部至所述契合斜面6的下端部的高度为h1-h2,如图3所示。

渗水外扩斜面5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α;所述契合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所述角度α和角度β均为0~90度之间,如图3所示。

实际产品设计过程中,h的取值范围为5-20mm,h1的取值范围为2-15mm,h2的取值范围为1-14mm;本实施例中,凹陷槽3为0.5mm宽,深0.5mm。

如图5所示,在所述凹陷槽3与所述契合斜面6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卡合环7,所述凹陷槽3属于所述卡合环7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的内环1的内径值d1为140mm,所述外环2的外径值d2为150mm,所述渗水环4所围成的渗水面的内径值d3与所述外环2的外径值d2相同,该套环保护结构的厚度为5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