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9442发布日期:2020-10-30 21:2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十三五”规划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行,畜牧业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步伐在加快,先进科技也普及至养殖生产中,为产能提升,效率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养殖业作为农业中主要组成部分,养殖业的现代化水平也决定着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养殖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提升养殖场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在养殖场内,适度的光照可以促进禽畜的生长;适宜的温度可减少死亡率;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可保证禽畜的健康。可见,养殖场禽舍内环境因素对于养殖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现代化养殖是通过智能化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以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然后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判断养殖场的环境是否出现异常,当养殖场的环境出现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现有的探测装置有采用电化学氨气及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有高灵敏度的感光探头等等。探测装置一般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探测探头及设于壳体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现有技术中探测各类环境因素的探测装置其壳体、通讯模块及探头的集成度高,产品制作完成之后结构便完全定型,无法在根据需要进行改变,几乎没有拓展性能,实用性较差,此外,现有的探测装置的壳体为扁平的方盒体,其探头一般都是固定于壳体的一侧面上,二者非常靠近,壳体的底面会对探头的探测的光线造成一定影响,而且现有的探测装置,其壳体上的四角处通过螺钉固定在养殖场内,安装位置有比较大的限制,不能做到灵活安装,安装不方便,且安装之后探测方向不能自由调节,使用上非常不方便;此外,探头一般都是朝下的,探测的范围受限,朝下的探测范围其探测的信息准确性、代表性较差;且对于在灯光比探头的安装位置高的情况下,朝下的探头,探测信息则会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探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探头,壳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底面,壳体底面的上方为容纳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的容置腔,探头位于壳体底面下方且与壳体底面相对远离,探头的探测方向朝向壳体周向的一侧方。

优选地,探测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壳体底面上且与容置腔连通的连接组件,探头设于连接组件上。

优选地,连接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的底部。

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管本体,连接在管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对接在管本体的一端部与壳体之间,第二连接件能够将探头固定在管本体的另一端部上。

优选地,管本体具有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第一直管段自由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壳体底部对接,第二直管段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连接件搭载探头。

优选地,第一直管段的自由端直径小于第二直管段的自由端直径,第一连接件的直径小于第一直管段的直径。

优选地,壳体呈圆柱状。

优选地,壳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与第二筒体的连接。

优选地,第一筒体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沿第一筒体轴向延伸的卡槽。

优选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耳,安装耳上开设有吊孔。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养殖场探测装置,其探头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底面的下方,且与底面间隔开,探头的探测方向也由原来的朝下变换为朝向壳体周向的一侧(即,在水平方向上朝向一侧),本实用新型养殖场探测装置,探头与壳体底部分隔开,探头探测光线,不受到壳体底面的遮挡影响,探头朝一侧方进行探测,使得探测范围更加合理,探测信息也更加准确,也更容易对准光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探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测装置各部件炸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筒体;12、第二筒体;110、安装耳;1101、吊孔;101、卡槽;2、连接组件;201、第一直管段;202、第二直管段;21、第一连接件;210、螺母;22、第二连接件;3、探头;4、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养殖场探测装置,探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探头3,壳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底面,壳体底面的上方为容纳无线通讯模块及电源模块的容置腔,探头3位于壳体底面下方且与壳体底面相对远离,探头3的探测方向朝向壳体周向的一侧方。

本例中,探测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壳体底面上且与容置腔连通的连接组件2,探头3设于连接组件2上。连接组件2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的底部。连接组件2可拆卸,则便于将连接组件2拆卸下来,然后对其上的探头3进行更换,更换为不同类型的探头3,如感光探头3、气体感应探头3等等,可拓展性能强,提高实用性;各种探头3都是自带有数据芯片的,而通讯模块也集成有多种通讯方式,在更换不同类型的探头3后,无需对通讯模块进行更换,就可以使探头3与通讯模块信号连接。

具体地,连接组件2包括管本体,连接在管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对接在管本体的一端部与壳体之间,第二连接件22能够将探头3固定在管本体的另一端部上。其中,管本体具有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直管段201和第二直管段202,第一直管段201自由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1与壳体底部对接,第二直管段202的自由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2通过螺纹锁附的方式与第二直管段202连接)搭载探头3。即探测装置被安装后使用时,第一直管段20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直管段202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做到探头3与壳体底面远离,且探头3的探测方向朝向一侧方;

此外,第一直管段201的自由端直径小于第二直管段202的自由端直径,第一连接件21的直径小于第一直管段201的直径。第一连接件21为扩径环,其一端部内周通过螺纹与第一直管段201连接,另一端则插设在壳体底部,另一端部的上端外周设置螺纹,通过螺母210锁定在壳体底部,扩径环的另一端部的外径较小,因此与原有的直接将探头3装在壳体底部相比,通过连接组件2中的各部件配合使用,使得壳体底部的开口可以设置更小,且扩径环的设计也便于在其与壳体之间设置密封件,增强密封强度。

进一步地,壳体呈圆柱状,壳体包括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通过螺纹结构(第一筒体11的外螺纹和第二筒体12上的内螺纹)可拆卸连接,连接组件2与第二筒体12的连接。通过圆柱状的第一筒体11和圆柱状的第二筒体12的设计,为二者实现便捷的螺纹可拆卸连接提供前提,从而可以轻松的打开壳体,对其内部的部件的维护更加便捷。

第一筒体1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沿第一筒体11轴向延伸的卡槽101,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都集成在一块主板4上,卡槽101用于将主板4卡接稳定。且主板4可以通过抽插的方式实现安装到壳体内或从壳体内拆卸下来,无需使用螺丝固定,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灵活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

此外,第一筒体1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耳110,安装耳110上开设有吊孔1101。本实用新型的探测装置安装时,无需通过螺丝锁附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只需通过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且吊装之后,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转动,以调整探头3的朝向,改变探头3的探测范围,使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养殖场探测装置,其探头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底面的下方,且与底面间隔开,探头的探测方向也由原来的朝下变换为朝向壳体周向的一侧(即,在水平方向上朝向一侧),本实用新型养殖场探测装置,探头与壳体底部分隔开,探头探测光线,不受到壳体底面的遮挡影响,探头朝一侧方进行探测,使得探测范围更加合理,探测信息也更加准确,也更容易对准光源。

连接组件可拆卸,则便于将连接组件拆卸下来,然后对其上的探头进行更换,更换为不同类型的探头,如感光探头、气体感应探头等等,可拓展性能强,提高实用性;

通过圆柱状的第一筒体和圆柱状的第二筒体的设计,为二者实现便捷的螺纹可拆卸连接提供前提,从而可以轻松的打开壳体,对其内部的部件的维护更加便捷。

通过两侧的卡槽设置,主板可以通过抽插的方式实现安装到壳体内或从壳体内拆卸下来,无需使用螺丝固定,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灵活方便,便于维护或更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