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7338发布日期:2021-01-26 16:2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用设备,特别涉及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属于测试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透光率是一个物理词汇,是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假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的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介质,还有一部分被介质表面反射。但是现有的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对于被测物体与检测装置之间的测试位置调整较为麻烦,从而使得测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通过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解决了现有的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支架机构,所述升降支架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移动支架机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载物机构,所述载物机构的顶部且位于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支架机构的一侧且位于限位机构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显微固定机构,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有橡胶垫,所述底座顶部远离升降支架机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支架机构包括竖向支架,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竖向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散热箱并延伸至竖向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竖向支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控制面板的一端穿过竖向支架并延伸至竖向支架外侧。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移动支架机构包括横向支架,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竖向支架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横向支架内部开凿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固定箱并延伸至移动槽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移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穿过移动槽并延伸至横向支架外侧。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显微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横向支架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
两个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插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把手的一端穿过连接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物机构包括固定槽,所述底座内部开凿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远离第三伺服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固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穿过固定槽并延伸至底座顶部。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载物台,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均插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板,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紧固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握把。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2]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快捷,通过设置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三丝杆,使得被测物体在测试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被测物体表面各个位置进行测试,同时本装置还便于对被测物体进行固定,同时本装置也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本装置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显微固定机构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移动支架剖视图;
[0019]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0020]
图中:1、底座;2、升降支架机构;21、支架;22、散热箱;24、第一滑块;25、第一伺服电机;3、横向移动支架;31、横向支架;32、第二丝杆;33、移动槽;34、固定箱;35、第二伺服电机;36、第二滑块;4、显微固定机构;41、固定板;42、连接板;43、第一螺纹杆;44、把手;45、第一
·
轴套;46、压板;5、限位机构;51、载物台;52、限位板;53、第二螺旋杆;54、握把;55、第二转轴;56、紧固板;6、载物机构;61、固定槽;62、第三丝杆;63、第三伺服电机;64、第三滑块;7、控制面板;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实施例
[0023]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显微透过率测试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支架机构2,升降支架机构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移动支架机构3,底座1内部设置有载物机构6,载物机构6的顶部且位于底座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5,横向移动支架机构3的一侧且位于限位机构5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显微固定机构4,底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有橡胶垫8,底座1顶部远离升降支架机构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7。
[0024]
升降支架机构2包括竖向支架21,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竖向支架21,竖向支架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箱22,散热箱22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25,竖向支架2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23,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端穿过散热箱22并延伸至竖向支架21的内部,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杆23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24,第一滑块24与竖向支架21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滑块24靠近控制面板7的一端穿过竖向支架21并延伸至竖向支架21外侧,使得本装置能够调整测试装置与被测物体垂直距离,横向移动支架机构3包括横向支架31,第一滑块24位于竖向支架2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支架31,横向支架31远离第一滑块2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箱34,固定箱34的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5,横向支架31内部开凿有移动槽33,移动槽3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32,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穿过固定箱34并延伸至移动槽33内部,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32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36,第二滑块36与移动槽33内部滑动连接,第二滑块36的一端穿过移动槽33并延伸至横向支架31外侧,使得本装置能够调整测试装置与被测物体位置,显微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板41,第二滑块36位于横向支架31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远离第二滑块3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42,其中一个连接板42的一侧插有第一螺纹杆43,第一螺纹杆43远离连接板4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4,第一螺纹杆43远离把手44的一端穿过连接板42,第一螺纹杆4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轴套45,第一轴套4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46,方便对测试装置进行安装,载物机构6包括固定槽61,底座1内部开凿有固定槽61,固定槽61的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63,固定槽61的内部远离第三伺服电机6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丝杆62,第三伺服电机63的输出端与第三丝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丝杆62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滑块64,第三滑块64与固定槽61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三滑块64的顶部穿过固定槽61并延伸至底座1顶部,限位机构5包括载物台51,第三滑块6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载物台51,载物台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52,限位板52的一侧均插有第二螺纹杆53,第二螺纹杆53位于两个限位板52之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套55,第二轴套5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紧固板56,第二螺纹杆53远离紧固板56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握把54,方便对被测物体进行固定,便于对被测物体的其他位置进行测试,第一伺服电机25、第二伺服电机35、第三伺服电机63均与控制面板7电性连接,便于操作人员控制本装置。
[0025]
具体的,将本装置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5,此时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23转动,同时第一丝杆23转动带动第一滑块24沿着竖向支架21内部向下移动,此时第一滑块24带动横向支架31向下移动,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时,此时操作人员将测试装置放置在两块固定板41之间,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把手44,带动第一螺纹杆43转动,带动第一轴套45移动,第一轴套45推动压板46对测试装置
进行固定,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5进行反转,此时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丝杆23进行反向转动,此时第一滑块24带动横向支架31向上移动,然后操作人员将被测物体放置在两个限位板52之间,然后操作人员转动握把54,此时带动第二螺纹杆53转动,带动第二轴套55移动,同时第二轴套55推动紧固板56将被测物体固定住,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第二伺服电机35,此时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带动第二丝杆32转动,此时第二丝杆32转动带动第二滑块36沿着移动槽33向适当的方向移动,带动测试装置对准被测物体的中心点,在测试时,若需要测试被测物体的其他位置时,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7启动第三伺服电机63启动,此时第三伺服电机63带动第三丝杆62转动,此时第三丝杆62带动第三滑块64沿着固定槽61进行移动,此时第三滑块64带动被测物体进行移动,对被测物体的其他位置进行测试。
[0026]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