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7851发布日期:2021-01-01 13:2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防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显著增长。2015年,我国国家标准gb16280-2014《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等产品的检验工作顺利开展,作为消防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的响应时间性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使用性能。国家标准针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性能相应的试验项目,其中就包括在高温(运行)、低温(运行)环境下的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试验要求。对于该标准的试验项目和试验设备尚无专业化的试验设备。因此,研发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架、试验箱和电控箱,所述试验箱设置在机架上,机架底部设有脚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内设有空气处理箱,并设有保温门,空气处理箱侧壁设有保温层,并设有一排风口;空气处理箱内设有一内室;

所述内室固定在空气处理箱后壁,内室后壁设有通往试验箱外部的试件出口线,并通过两个管道连接小型风机,且该管道上设有电动蝶阀;所述内室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通风口和下通风口,所述内室中设有试件支架;

所述内室两侧的空气处理箱中均固定有加热器;内室下侧的空气处理箱底部安装有搅拌风机;

所述机架上部设有存线箱;

所述加热器、小型风机、电动蝶阀、搅拌风机均连接至电控箱。

进一步地,所述内室是一个由不锈钢板构成的500*500*500宽*高*深见方的工作空间,在这里保证一定的温度环境条件,是设备的使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是整个试验箱的支承结构,它是由矩形钢材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由耐高温玻璃棉制成。它夹在内室和外板之间起保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箱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拉丝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是提供用电装置和元件的电源以及实现温度控制的系统。它是由控制仪表和各种电器元件组成的,显示仪表及各种开关和设定按钮、电器元件装在电控箱内;电控箱与试验箱为分离式,通过控制线及航空插头连接;所述电控箱由三相四线制电源供电,并且电控箱上设有总电源开关。

试验时,将本装置的试验箱推入大体积可控温箱中,将本装置的试验箱水平放置在大体积可控温箱的正中,环境温度应为-10℃~200℃;并将本装置的控制箱外置与大体积可控温箱的外部,可方便地对控制箱进行操作,电控箱与试验箱由控制线连接。本装置的供电电压为380v,环境中应设有通风设备,设备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供试验员进行操作。

设备电器线路应考虑专线专用,电源线要先经闸刀开关才能引入电器控制箱。使用电压稳定,其波动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试验装置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1)检查各设备及元件是否正常,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向电控箱输入三相四线制电源。

3)打开电控箱上电源总开关。

4)向控制仪表中输入试验所需参数。

5)启动设备运转。

5)当运转完毕需停机时,先关电控箱电源开关,再关闭电源总开关。

试验箱内的温度控制主要由电控箱与加热器来完成,通过电控箱设定温升曲线(其中包括:温升速率、恒温时间)。利用继电器输出的开关量来实时控制加热器的通断来调节与修正试验箱内的实时温度,能使试验箱内温度实时准确的跟踪设定值。试验箱内的温度是通过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利用搅拌风机使热量均匀散开,从而使试验箱内的温度均匀稳定。在搅拌风机的作用下,内室的空气由内室的下通风口处进入处理箱,而后经过两侧的加热器,最后由内室顶部的上通风口进入内室,形成空气循环,从而使内室的温度升高。同时,在加热升温前,启动搅拌风机,能够快速的使试验箱内的温度与试验箱外的温度保持平衡。

本试验装置适用于试验室中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产品进行高温(运行)、低温(运行)环境下的响应时间性能测试。适用于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产品在应用温度范围内进行规定升温速率的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能够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内,实现试验环境以均一温升速率进行温升,进而考察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此种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性能。从而模拟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测试,实现了对线型感温探测器产品的现场响应时间性能进行测试,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进行现场定量考核。

该项目为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的研究,主要用于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高温、低温动作性能进行测试。其中重点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提供高效、科学、准确的试验方法,并且设备参数能适用于目前所有需要进行该类试验的产品使用。该装置还应用于产品技术研究、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并为产品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任一温升速率设定下,试验箱内的温度能够按照设定值稳步升温,并且能够保证试验箱内的温度均匀性良好。整体操作简单安全,试验数据精度高,设备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试验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3、试验箱1和电控箱12,所述试验箱1设置在机架13上,机架13底部设有脚轮14,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验箱1内设有空气处理箱15,并设有保温门8,空气处理箱15侧壁设有保温层16,并设有一排风口10;空气处理箱15内设有一内室3;

所述内室3固定在空气处理箱15后壁,内室3后壁设有通往试验箱1外部的试件出口线4,并通过两个管道连接小型风机5,且该管道上设有电动蝶阀6;所述内室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上通风口(图中未示)和下通风口(图中未示),所述内室3中设有试件支架7;

所述内室3两侧的空气处理箱15中均固定有加热器2;内室3下侧的空气处理箱15底部安装有搅拌风机11;

所述机架13上部设有存线箱9;

所述加热器2、小型风机5、电动蝶阀6、搅拌风机11均连接至电控箱12。

进一步地,所述内室3是一个由不锈钢板构成的500*500*500宽*高*深见方的工作空间,在这里保证一定的温度环境条件,是设备的使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3是整个试验箱1的支承结构,它是由矩形钢材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16由耐高温玻璃棉制成。它夹在内室3和外板之间起保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箱1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拉丝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12是提供用电装置和元件的电源以及实现温度控制的系统。它是由控制仪表和各种电器元件组成的,显示仪表及各种开关和设定按钮、电器元件装在电控箱12内;电控箱12与试验箱1为分离式,通过控制线及航空插头连接;所述电控箱12由三相四线制电源供电,并且电控箱12上设有总电源开关。

试验时,将本装置的试验箱推入大体积可控温箱中,将本装置的试验箱水平放置在大体积可控温箱的正中,环境温度应为-10℃~200℃;并将本装置的控制箱外置与大体积可控温箱的外部,可方便地对控制箱进行操作,电控箱与试验箱由控制线连接。本装置的供电电压为380v,环境中应设有通风设备,设备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供试验员进行操作。

设备电器线路应考虑专线专用,电源线要先经闸刀开关才能引入电器控制箱。使用电压稳定,其波动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试验装置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1)检查各设备及元件是否正常,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向电控箱输入三相四线制电源。

3)打开电控箱上电源总开关。

4)向控制仪表中输入试验所需参数。

5)启动设备运转。

5)当运转完毕需停机时,先关电控箱电源开关,再关闭电源总开关。

试验箱内的温度控制主要由电控箱与加热器来完成,通过电控箱设定温升曲线(其中包括:温升速率、恒温时间)。利用继电器输出的开关量来实时控制加热器的通断来调节与修正试验箱内的实时温度,能使试验箱内温度实时准确的跟踪设定值。试验箱内的温度是通过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利用搅拌风机使热量均匀散开,从而使试验箱内的温度均匀稳定。在搅拌风机的作用下,内室的空气由内室的下通风口处进入处理箱,而后经过两侧的加热器,最后由内室顶部的上通风口进入内室,形成空气循环,从而使内室的温度升高。同时,在加热升温前,启动搅拌风机,能够快速的使试验箱内的温度与试验箱外的温度保持平衡。

本试验装置适用于试验室中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产品进行高温(运行)、低温(运行)环境下的响应时间性能测试。适用于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产品在应用温度范围内进行规定升温速率的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能够在设定的温度区间内,实现试验环境以均一温升速率进行温升,进而考察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此种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性能。从而模拟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测试,实现了对线型感温探测器产品的现场响应时间性能进行测试,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进行现场定量考核。

该项目为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装置的研究,主要用于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高温、低温动作性能进行测试。其中重点对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时间性能测试提供高效、科学、准确的试验方法,并且设备参数能适用于目前所有需要进行该类试验的产品使用。该装置还应用于产品技术研究、相关科研课题研究,并为产品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