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4659发布日期:2021-02-05 16:4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换位导线在生产过程中智能在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换位导线在线检测系统,近年来,在换位导线生产中大多采用的是人工观察+计米器或红外检测+计米器及人工粘贴胶带等方式。
[0003]
表面看红外检测+计米器及人工粘贴胶带等方式,满足了换位导线生产要求,提高了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红外检测它对导线的行走要求比较高,不能抖动,不能倾斜,而实际生产中,这二种情况是无法避免,因而误差比较大,不能真实反应导体的外形尺寸;第二,由于无法避免导线不抖动,不倾斜,因而为了防止误报警误停机,就必须人为的将各参数调大,这样就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当导线真的出现尺寸有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质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在线检测系统,避免因导线在生产中出现抖动或倾斜时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机架,在所述检测机架上,沿着走线方向依次设置有进线装置、检测装置和出线装置;
[0006]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0007]
第一直线导轨;
[0008]
一对检测夹轮,所述检测夹轮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的检测轮座,和,安装在所述检测轮座上的检测轮本体;所述检测轮本体能够沿其各自的周向转动,在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的检测轮本体之间,形成用于与导线紧密接触的接触检测区;在所述接触检测区位置处,所述检测轮本体转动的方向所述走线方向一致;
[0009]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的检测轮座,用于施加使得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相互靠紧的作用力;
[0010]
数字传感器,所述数字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夹轮沿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位移信息;
[0011]
计米用传感器,所述计米用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夹轮转动圈数信息。
[0012]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0013]
数字传感器座,所述数字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检测轮座和所述数字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数字传感器座上。
[0014]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0015]
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检测夹轮,能够带动一对所述检测夹轮沿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进行分合。
[0016]
可选地,所述进线装置包括:
[0017]
第二直线导轨;
[0018]
一对相同的进线夹轮,所述进线夹轮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的进线轮座,和,安装在所述进线轮座上的进线轮本体,所述进线轮本体能够沿其各自的周向转动;
[0019]
在一对所述进线轮本体之间形成进线区,在所述进线区位置处所述进线轮本体转动的方向所述走线方向一致。
[0020]
可选地,所述进线装置还包括:
[0021]
进线架线托滚,所述进线架线托滚安装在所述进线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的检测机架上,用于架托所述导线;
[0022]
所述进线架线托滚能够沿其周向转动,在架托所述导线的位置处,所述进线架线托滚转动的方向与所述走向方向一致。
[0023]
可选地,所述出线装置包括:
[0024]
出线架线托滚,所述出线架线托滚用于架托所述导线;所述出线架线托滚能够沿其周向转动,在架托所述导线的位置处,所述出线架线托滚转动的方向与所述走向方向一致。
[0025]
可选地,在所述进线装置周围的检测机架上安装有胶带粘贴装置,所述胶带粘贴装置包括:
[0026]
转脚底板,所述转脚底板固定在所述检测机架上;
[0027]
调节板组件,所述调节板组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脚底板上;
[0028]
放带盘,所述放带盘的转轴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放带盘能够沿着其转轴转动;
[0029]
粘贴导杆,所述粘贴导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组件上,另一端安装有导向轮。
[0030]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安装底板和检测防护罩;
[0031]
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检测安装底板上,所述检测防护罩罩住所述检测装置;
[0032]
所述检测防护罩上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轮本体从所述检测槽中伸出。
[0033]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将检测夹轮紧紧的夹紧导线,检测夹轮安装在线性直线导轨滑块上,当导线发生抖动或倾斜时,检测夹轮都将随着导线的抖动或倾斜而随动,但不会改变检测的真实数据,从而更加真实的反应导体的实际外形尺寸。
附图说明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0038]
10. 检测机架,20. 进线装置,201. 第二直线导轨,202. 进线轮座,203. 进线轮本体,204. 进线区,205. 进线架线托滚,30. 检测装置,301. 第一直线导轨,302. 检测轮座,303. 检测轮本体,304. 接触检测区,305. 复位弹簧,306. 数字传感器,307. 计米用传感器,308. 数字传感器座,309. 气缸,310. 检测安装底板,311. 检测防护罩,312. 检测槽,313. 检测滑动限位块,40. 出线装置,401. 出线架线托滚,50. 胶带粘贴装置, 501. 转脚底板,502. 调节板组件,503. 放带盘,504. 粘贴导杆,60. 电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2]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43]
参照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该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机架10,在该检测机架10上,沿着所述导线的走线方向依次设置进线装置20、检测装置30和出线装置40。
[0044]
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
[0045]
第一直线导轨301;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垂直于所述导线的走线方向设置。
[0046]
一对相同的检测夹轮,所述检测夹轮包括能够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上移动的检测轮座302,和,安装在所述检测轮座302上的检测轮本体303;所述检测轮本体303能够沿其各自的周向转动,在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的检测轮本体303之间,形成用于与导线紧密接触的接触检测区304;在所述接触检测区304位置处,所述检测轮本体303转动的方向所述走线方向一致;
[0047]
复位弹簧305,所述复位弹簧305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的检测轮座302,用于施加使得一对所述检测夹轮相互靠紧的作用力;
[0048]
数字传感器306,所述数字传感器306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夹轮沿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的位移信息;
[0049]
计米用传感器307,所述计米用传感器307用于采集所述检测夹轮转动圈数信息。
[0050]
在使用时,导线依次穿过进线装置20、检测装置30和出线装置40,并沿着走线方向移动。在复位弹簧305的作用下,一对相同的检测夹轮相互夹紧,使得其检测轮本体303之间的接触检测区304与导线紧密接触,从而避免随着导线的晃动而晃动,提高所数据检测的准确度。
[005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现有的电控系统60还可实现导线不合规报警的功能;即检测导线直径是否符合规格和检测导线长度是否符合规格。
[0052]
数字传感器306通过信号放大器将采集到的检测夹轮位移信息信号传递给电控系统60,即用于检测导线直径是否符合规格。在检测导线直径是否符合规格之前电控系统60提前获取待测导线的规格和偏差范围(通常为0.2~0.3mm);导线沿走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检测轮本体303之间的接触检测区304始终与导线紧密接触;当导线直径发生变化时,数字传感器306获取的检测夹轮位移信息产生相应的变化,若位移信息变化范围处于偏差范围,确定被测部分直径符合规,若位移信息变化范围超出偏差范围,确定被测部分直径不合规,电控系统60进行报警,便于操作人员停工检查,该电控系统60还能将被测部分尺寸进行实时显示,方便操作人员观察。
[0053]
用于检测导线长度是否符合规格。在检测导线长度是否符合规格之前电控系统60提前获取预定长度规格,以及检测轮本体303的周长;导线沿走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检测轮本体303之间的接触检测区304始终与导线紧密接触,导线移动时所述检测轮本体303能够沿其各自的周向转动;计米用传感器307获取检测轮本体303的转动圈数等转动信息,并结合检测轮本体303的周长计算导线移动的长度;当导线移动的长度达到预定长度规格时,计米用传感器307向电控系统60传递信号,电控系统60执行报警,便于操作人员停工操作。
[0054]
所述检测装置30还包括:数字传感器座308,所述数字传感器306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上,并能够通过滑块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上移动;所述检测轮座302和所述数字传感器306均安装在所述数字传感器座308上。所述数字传感器座308的移动带动所述检测轮座302的移动,在所述数字传感器座308移动的路径上设有检测滑动限位块313。
[0055]
安装在数字传感器座308上的数字传感器306能够检测该对检测轮座302之间的相对位移信息,一对检测轮座302之间的相对位移信息即为所述检测夹轮沿着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的相对位移信息,从而在检测导线直径规格时,当导线直径发生变化,数字传感器306能够获取的检测夹轮位移信息产生相应的变化。
[0056]
所述检测装置30还包括:气缸309,所述气缸309连接所述检测夹轮,能够带动一对所述检测夹轮沿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上进行分合。在检测导线直径是否符合规格之前,需要提前获取待测导线的规格,根据该规格气缸309带动一对所述检测夹轮沿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01上进行分合,调节接触检测区304的宽度,使得接触检测区304能够与导线紧密接触。
[0057]
所述进线装置20包括:第二直线导轨201和一对相同的进线夹轮,所述进线夹轮包括能够通过滑块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01上移动的进线轮座202,和,安装在所述进线轮座202上的进线轮本体203,所述进线轮本体203能够沿其各自的周向转动;在一对所述进线轮本体203之间形成进线区204,在所述进线区204位置处所述进线轮本体203转动的方向所述走线方向一致。在所述进线夹轮滑动的路径上设有进线滑动限位块。
[0058]
所述进线装置20还包括:进线架线托滚205,所述进线安装在所述进线装置20和检测装置30之间的检测机架10上,用于架托所述导线;所述进线架线托滚205能够沿其周向转动,在架托所述导线的位置处,所述进线架线托滚205转动的方向与所述走向方向一致。
[0059]
导线在进线时,其穿过进线区204被架托在进线架线托滚205上,并输入所述接触检测区304中。
[0060]
为了保护检测装置30的内部结构,换位导线智能在线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安装底板310和检测防护罩311;所述检测装置30安装在所述检测安装底板310上,所述检测防护罩311罩住所述检测装置30;所述检测防护罩311上开设有检测槽312,所述检测装置30的检测轮本体303从所述检测槽312中伸出。
[0061]
所述出线装置40包括:出线架线托滚401,所述出线架线托滚401用于架托所述导线;所述出线架线托滚401能够沿其周向转动,在架托所述导线的位置处,所述出线架线托滚401转动的方向与所述走向方向一致。
[0062]
导线在出线时,其从接触检测区304中输出后被架托在出线架线托滚401上,从而实现导线输出。
[006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进线装置20和出线装置40均能够保持导线在传送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保证在接触检测区304中进行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0064]
当生产需粘贴胶带的产品导线时,在所述进线装置20周围的检测机架10上安装有胶带粘贴装置50,所述胶带粘贴装置50包括:
[0065]
转脚底板501,所述转脚底板501固定在所述检测机架10上;
[0066]
调节板组件502,所述调节板组件50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脚底板501上;
[0067]
放带盘503,所述放带盘503的转轴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组件502的另一端,所述放带盘503能够沿着其转轴转动;
[0068]
粘贴导杆504,所述粘贴导杆504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组件502上,另一端安装有导向轮。
[0069]
在使用所述胶带粘贴装置50对正在进行移动检测的导线进行粘贴胶带时,将胶带放置在放带盘503中,拉出胶带并粘贴到导线的特定位置处,调整调节板组件502,使得粘贴导杆504紧压胶带并紧贴着导线,配合进线夹轮、进线架线托滚205和进线架线托滚205,使得胶带粘贴在导线上。
[007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