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6049发布日期:2021-01-23 10:5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


背景技术:

[0002]
水泥胶砂振实台,是一种用来流动度测定方法用于水泥强度检验所测试样的制备。对水泥胶砂进行振实成水泥试块,从而有利于对水泥胶砂进行测试,继而提高施工用水泥的质量,有利于达到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的目的。使用时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放入胶砂后将料层拨平,接着震动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将第二层胶砂拨平,再振动60次,完成后取下试模,样品完成。
[0003]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3175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台盘、立柱、柱套、模套压板和夹杆,立柱和夹杆安装于台盘上,柱套套接于立柱,模套压板转轴连接于柱套上,所述夹杆与台盘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台盘与一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台盘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立柱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于立柱和柱套之间,所述立柱上端贯穿柱套与一蝶形螺母连接,达到了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不同的试模其形状、高度都有所不同,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套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操作不便且调节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具有便于对模套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振动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振动台振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振动台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柱,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模套压板,所述振动台上且位于模套压板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模套压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支撑套筒,两个所述支撑套筒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套筒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定位件插设的定位槽,所述锁紧机构套设在第二支撑柱上,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开设有多个供紧固螺栓插设的螺纹孔。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模套压板上的支撑套筒套设在振动台上的第一支撑柱上,并通过定位件对支撑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模套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试模的高度时,将支撑套筒滑动至第一支撑柱上的指定高度,然后将定位件插设到指定位置的定位孔内,以便于对模套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再调节锁紧机构在第二支撑柱上的高度,并通过紧固螺栓对锁紧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模套压板的安装高度,调节过
程方便,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套筒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定位杆穿设在沉头孔内,所述定位杆位于沉头孔外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沉头孔的底壁上、另一端与定位片固定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定位杆穿过沉头孔并插设在第一支撑柱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槽内,实现对支撑套筒位置的固定,当需要改变模套压板的位置时,将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拔出,然后沿第一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套筒,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松开定位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再次插设到此时对准的定位槽内,从而将支撑套筒固定在指定高度,实现对模套压板位置的调节。
[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片上设置有拉环。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定位片上设置拉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定位片进行拉动。
[001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套筒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杆。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支撑套筒之间固定设置连杆,以便于保证两个支撑套筒之间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使两个支撑套筒始终位于同一高度。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连杆的中部,所述模套压板向远离锁紧机构的方向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所述承载板与模套压板相抵接。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术方案,通过在连杆上设置承载板,安装试模时,将模套压板向远离锁紧机构的方向转动至水平状态,在承载板的支撑作用下模套压板的位置得到固定,从而方便了试模的安装。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套设在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紧固螺栓穿过锁紧套筒并插设在第二支撑柱上的其中一个螺纹孔内,所述锁紧套筒上转动设置有用于锁紧模套压板的锁紧把手。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沿第二支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锁紧套筒,并将紧固螺栓插设在指定位置的螺纹孔内,实现对锁紧套筒位置的调节,以适应模套压板的高度,将试模安装完成后,通过锁紧把手对模套压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对试模的压紧作用。
[001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套压板靠近锁紧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杆,所述锁紧套筒的顶部开设有供锁紧杆放置的凹槽,所述锁紧把手上设置有锁钩,所述锁紧把手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锁钩与锁紧杆相互抵紧。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套压板上的锁紧杆转动至锁紧套筒上的凹槽内,然后将锁紧把手向靠近锁紧杆的方向转动,在锁钩与锁紧杆的抵紧作用下实现对模套压板位置的固定。
[002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套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压紧垫片。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模套压板的底部设置压紧垫片,在模套压板压紧试模时,压紧垫片与试模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模套压板与试模直接接触而导致发生磨损,同时,压紧垫片提高了模套压板与试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压紧效果。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模套压板上的支撑套筒套设在振动台上的第一支撑柱上,并
通过定位件对支撑套筒的位置进行固定,以便于对模套压板的高度进行快速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试模。
[0025]
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栓对锁紧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模套压板的安装高度,调节过程方便,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支撑套筒之间固定设置连杆,以便于保证两个支撑套筒之间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使两个支撑套筒始终位于同一高度。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紧机构和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件在第一支撑柱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基座;2、振动台;3、驱动组件;4、压紧机构;41、第一支撑柱;411、定位槽;42、模套压板;421、支撑套筒;4211、沉头孔;422、连杆;423、承载板;424、锁紧杆;425、压紧垫片;43、第二支撑柱;431、螺纹孔;5、锁紧机构;51、锁紧套筒;511、紧固螺栓;52、锁紧把手;521、锁钩;6、定位件;61、定位杆;62、复位弹簧;63、定位片;6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振动台2,基座1上且位于振动台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振动台2振动的驱动组件3,振动台2上设置有压紧机构4和锁紧机构5,将试模安装到振动台2上后,通过压紧机构4将试模压紧,并通过锁紧机构5将压紧机构4锁紧,从而实现对试模的定位作用,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和凸轮机构,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凸轮机构转动,凸轮机构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振动台2上下抖动,从而对安装在振动台2上的试模起到振实作用。
[0033]
如图2所示,压紧机构4包括两根第一支撑柱41,两根第一支撑柱41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紧试模的模套压板42,模套压板42的底部设置有压紧垫片425,以避免模套压板42与试模直接接触而导致发生磨损,模套压板42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支撑套筒421,两个支撑套筒421分别套设在两根第一支撑柱41上,支撑套筒421上设置有定位件6,第一支撑柱41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供定位件6插设的定位槽411,结合图3,定位件6包括定位杆61和复位弹簧62,支撑套筒421上开设有沉头孔4211,定位杆61穿设在沉头孔4211内,定位杆61位于沉头孔4211外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片63,复位弹簧6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沉头孔4211的底壁上、另一端与定位片63固定连接,定位片63上焊接有拉环64,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定位杆61进行拉动。
[0034]
初始状态下,定位杆61穿过沉头孔4211并插设在第一支撑柱41上的其中一个定位槽411内,实现对支撑套筒421位置的固定,当需要改变模套压板42的位置时,通过拉动拉环64将定位杆61从定位槽411内拔出,然后沿第一支撑柱41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套筒421,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松开定位杆61,在复位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61再次插设到此时对准的定位槽411内,从而将支撑套筒421固定在指定高度,实现对模套压板42安装高度的调节。
[0035]
如图3所示,两个支撑套筒421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杆422,以便于保证两个支撑套筒421之间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使两个支撑套筒421始终位于同一高度,连杆422的中部设置有承载板423,当模套压板42向远离锁紧机构5的方向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承载板423与模套压板42相抵接,在承载板423的支撑作用下模套压板42的位置得到固定,从而方便了试模的安装。
[0036]
如图2所示,振动台2上且位于模套压板42远离第一支撑柱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柱43,锁紧机构5设置在在第二支撑柱43上,锁紧机构5包括锁紧套筒51和锁紧把手52,锁紧套筒51套设在第二支撑柱43上,锁紧套筒51上穿设有紧固螺栓511,第二支撑柱43上开设有多个供紧固螺栓511插设的螺纹孔431,沿第二支撑柱43的长度方向移动锁紧套筒51,并将紧固螺栓511插设在指定位置的螺纹孔431内,实现对锁紧套筒51位置的调节,以适应模套压板42的高度。
[0037]
如图2所示,锁紧把手52转动设置在锁紧套筒51上,模套压板42靠近锁紧套筒51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杆424,锁紧套筒51的顶部开设有供锁紧杆424放置的凹槽,锁紧把手52的转动端设置有锁钩521,当锁紧把手52转动至竖直状态时,锁钩521与锁紧杆424相互抵紧,实现对模套压板42位置的固定。
[003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模套压板42上的支撑套筒421套设在振动台2上的第一支撑柱41上,并通过定位件6对支撑套筒421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模套压板42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试模的高度时,将支撑套筒421滑动至第一支撑柱41上的指定高度,然后将定位件6插设到指定位置的定位孔内,以便于对模套压板42的高度进行调节,再调节锁紧机构5在第二支撑柱43上的高度,并通过紧固螺栓511对锁紧机构5的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模套压板42的安装高度,调节过程方便,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