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9758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作为一种直观检测电气设备缺陷的手段,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红外测温仪拍摄的图片名称一般为字母加数字的组合,而不是拍摄设备的名称,因此需要现场记录所拍摄的设备、拍摄顺序等信息,以便后期整理图片和辨认所拍摄的设备。目前,电力系统中进行红外测温时记录工作一般采用人工纸质记录,存在以下不便:

一是红外测温工作大多在傍晚或晚上进行,现场光照不足,记录人员需采用手电筒或头灯照片,不仅记录不方便,且记录人员的安全存在隐患;

二是纸质记录效率低,准确率低,受个人记录习惯的影响,现场记录不够规范,通用性较差,影响后期图片处理使用需要;

三是纸质记录易散失,后期需要重新整理成电子形式,以便长期保存,此项工作耗费了大量工作时间;

四是纸质记录浪费了大量的纸张,增加了工作成本;

综上,随着红外测温工作的深入开展,红外测温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为满足电力系统降本增效的根本需求,开发电子化的红外测温现场记录系统成为一种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硬件结构的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包括红外测温装置,还包括控制中心和手持终端;

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温湿度传感器、存储器、风速传感器和辐射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装置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控制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时钟模块,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存储器、显示屏相连;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红外测温仪、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服务器、交换机和显示器,所述服务器通过导线分别与交换机、显示器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手持终端、交换机无线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还通过无线网络与交换机无线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具体为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

所述手持终端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手持终端可在现场记录通过红外测温装置采集的设备测温数据,方便快捷,效率高,准确率高;手持终端上设置有照明模块可作为夜间作业时的照明装置,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程度;通过手持终端上设置的测温记录上位机,省去了后期整理纸质报告的环节,实现了无纸化作业,节约了纸张,同时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红外测温装置、2为控制中心、3为手持终端、4为红外测温仪、5为控制板、6为温湿度传感器、7为存储器、8为风速传感器、9为辐射传感器、10为显示屏、11为服务器、12为交换机、13为显示器、51为微控制器、52为模数转换模块、53为无线通信模块、54为电源模块、55为时钟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记录系统,包括红外测温装置1,还包括控制中心2和手持终端3;

所述红外测温装置1的一侧设置有红外测温仪4,所述红外测温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5、温湿度传感器6、存储器7、风速传感器8和辐射传感器9,所述红外测温装置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0;

所述控制板5上集成有微控制器51、模数转换模块52、无线通信模块53、电源模块54和时钟模块55,所述微控制器51通过导线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52、无线通信模块53、电源模块54、时钟模块55、存储器7、显示屏10相连;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52通过导线分别与红外测温仪4、温湿度传感器6、风速传感器8、辐射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控制中心2包括服务器11、交换机12和显示器13,所述服务器11通过导线分别与交换机12、显示器13相连,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3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手持终端3、交换机12无线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3还通过无线网络与交换机12无线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3具体为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或平板电脑。

所述手持终端3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红外测温装置1、控制中心2和手持终端3,红外测温装置1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各项数据,通过红外测温仪4采集设备红外图像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至存储器7,通过温湿度传感器6、风速传感器8、辐射传感器9采集设备现场的环境数据并将数据存储至存储器7,红外测温装置1表面设置的显示屏10将采集的设备数据进行显示,红外测温装置1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53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服务器11,手持终端3用于将现场采集的设备缺陷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11,工作人员可在控制中心2通过显示器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温仪4和手持终端3均设置有多个,交换机12通过线缆与服务器11连接,手持终端3通过交换机12与服务器11无线连接;服务器11上设置有用于记录并存储红外测温装置1采集的设备数据的设备数据库,手持终端3通过交换机12访问设备数据库,手持终端3上设置有测温记录上位机,测温记录上位机上设置有检测工况单元、现场记录单元、缺陷汇总单元。

所述现场记录单元包括记录模块、记录显示模块、历史记录调整模块和保存导出模块;所述检测工况单元用于录入红外检测现场工况信息,所述现场工况信息包括检测地点、检测人员、仪器及型号、检测时间、天气、环境温度、风速、环境湿度、检测距离、辐射率;所述缺陷汇总单元用于将当次检测过程中记录的缺陷汇总,并根据记录的顺序显示;所述检测工况单元用于录入红外检测现场工况信息,现场工况信息包括检测地点、检测人员、仪器及型号、检测时间、天气、环境温度、风速、环境湿度、检测距离、辐射率,检测地点信息需要通过工作人员在手持终端上操作进行输入,上位机可以通过输入的检测地点从而访问设备数据库中对应上述地点的设备红外测温数据,将现场工况信息录入上位机之后可将上述现场工况信息保存至设备数据库;检测时间通过时钟模块55获取,风速、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通过风速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6采集,辐射率通过辐射传感器9采集。

现场记录单元用于对设备数据进行记录、显示、调整和保存导出,现场记录单元包括记录模块、记录显示模块、历史记录调整模块和保存导出模块;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红外测温仪采集的设备数据,包括图谱编号、设备编号、设备相别、记录设备和缺陷情况数据,将上述数据存储至存储器7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53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服务器11作备份;记录显示模块用于将记录模块中存储的已记录数据进行显示,历史记录调整模块用于记录过程中对存储在记录显示区的记录进行调整,调整范围包括删除、重录、上移和下移,保存导出模块用于保存和导出现场记录的设备数据,将保存的设备数据存储至设备数据库中。

缺陷汇总单元用于对现场检测中设备的缺陷情况数据进行汇总并存储,并根据记录时间的顺序显示在手持终端的界面上形成缺陷汇总表,缺陷汇总表中包括图片编号、记录设备和缺陷情况数据。

现场使用时,工作人员携带手持终端至待检测设备现场,开启红外测温装置1和控制中心2,并开启手持终端3上的测温记录上位机,在检测工况单元调取红外测温装置1上采集的设备现场数据并将数据录入现场工况信息并保存,根据录入的检测地点数据通过交换机访问设备数据库中录入检测地点的设备红外测温数据;在现场记录单元将本次检测设备数据进行记录并保存,最后在缺陷汇总单元将本次检测的缺陷数据进行汇总并存储至设备数据库;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11调取设备存储库中的检测数据进行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测温记录系统,通过设置在手持终端3上的测温记录上位机可以实现现场记录测温数据,解决了电力系统红外测温过程中人工纸质记录数据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手持终端3通过交换机12访问服务器11中的设备数据库,将设备数据库中红外测温装置1的存储数据链接至测温记录上位机,在测温记录上位机的界面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设备编号,快速定位需要记录的设备,完成该设备上红外测温数据的记录,并将红外图谱数据记录至该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终端均设置有照明模块,不需要配备辅助光源,夜间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记录的数据为设备的名称,准确性、通用性强。

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连接方式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已公开专利、已公开的期刊论文、或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