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7884发布日期:2021-02-20 16:1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鉴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


背景技术:

[0002]
宝玉石鉴定用二色镜是一种圆柱状的简易鉴定工具。其功能是利用内部的冰洲石双折射率大的特性,将穿过位于窗口前的光性非均质宝石的两束平面偏振光进一步分开,两条光线的颜色在目镜中并排出现,可以将两束光线的颜色进行对比。要求将宝石靠近窗口,采用白光源照明,并在空间中转动寻找两束光线颜色差异最大的方向。
[0003]
现有的宝玉石鉴定用二色镜不包含夹持装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一只手持二色镜,另一只手持宝石或操作镊子夹持宝石进行翻转并观察,为了保证观测结果,通常需要将宝石翻转180
°
进行观察验证。此种操作方式存在着缺陷,由于宝石通常都比较小,无论手持或操作镊子夹持宝石都不容易将宝石保持在窗口前方,且在转动宝石过程中存在很大局限性,不易操作,还可能导致宝石掉落。不仅影响观察,还可能导致掉落的宝石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包括二色镜本体,所述二色镜本体的端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表面中央设置有圆转盘,所述圆转盘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旋钮,且另一侧套接有第一夹柱外筒,所述第一夹柱外筒的端部套接有第一夹柱,所述第一夹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片,所述第二支臂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夹片、第二夹柱、第二夹柱外筒、第二旋钮和第二套管,且与第一支臂结构相对称。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柱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且位于第一夹柱外筒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柱外筒与第一夹柱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转盘的表面中央设置有窗口,且位于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该装置双支臂可转动弹性夹柱采用两处可360
°
转动的设计,双弹性夹柱夹持宝石,通过两边相同弹性系数的弹簧保证夹持住的宝石位于居中位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二色镜在操作中不易将宝石保持在窗口前方、转动宝石操作困难而导致观察不易,可能导致宝石掉落破损的缺陷,使得观察宝石的过程更加便捷,观察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转盘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二色镜本体;2.套筒;3.圆转盘;4.第一支臂;5.第一旋钮;6. 第一套管;7.第一夹柱外筒;8.第一夹柱;9.第一夹片;10.第二夹片;11. 第二夹柱;12.第二夹柱外筒;13.第二旋钮;14.第二套管;15.第二支臂; 16.窗口;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
实施例1
[0018]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夹持宝石的二色镜,包括二色镜本体1,二色镜本体1的端部安装有套筒2,套筒2的表面中央设置有圆转盘 3,圆转盘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支臂4和第二支臂15,第一支臂4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套管6,第一套管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旋钮5,且另一侧套接有第一夹柱外筒7,第一夹柱外筒7的端部套接有第一夹柱8,第一夹柱8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夹片9,第二支臂15上分别安装有第二夹片10、第二夹柱11、第二夹柱外筒12、第二旋钮13和第二套管14,且与第一支臂4结构相对称。
[0019]
进一步的,第一夹柱8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7,且位于第一夹柱外筒7的内侧,第一夹柱外筒7与第一夹柱8通过弹簧17弹性连接,通过设的弹簧17 可使第一夹柱8在夹持的过程中,进行弹性夹持,不容易对宝石进行损坏。
[0020]
圆转盘3的表面中央设置有窗口16,且位于第一支臂4与第二支臂15之间,设置的窗口16便于查看宝石的。
[0021]
具体的,二色镜本体1除前端安装设计双支臂可转动弹性夹柱外,其余的零件构造和功能同现有宝玉石二色镜相同,套筒2固定在二色镜本体1前端,内部有滑轨槽,可让圆转盘3、镜像相对的第一支臂4和第二支臂15组成的支臂在滑轨槽内沿圆转盘的轴线360
°
转动。第一支臂4顶端固定有第一套管6,第二支臂15顶端固定有第二套管14,第一套管6内部靠外侧有凹槽,用于卡住第一支柱外筒7外部的环形突起,使得第一支柱外筒7可在第一套筒6中沿轴线360
°
转动。第一夹柱外筒7内装有外侧固定第一旋钮5,内侧固定第一夹片9的第一夹柱8,第一夹柱靠外侧较细,靠内侧部分半径与支柱外筒内径相同,第一夹柱8可在第一夹柱外筒8中沿轴线前后移动,卡在第一夹柱8和第一夹柱外筒7中的弹簧17可提供第一夹柱8向内侧的夹持力。第二支臂15顶端固定有第二套管14,第二套管14内部靠外侧有凹槽,用于卡住第二支柱外筒12外部的环形突起,使得第二支柱外筒12可在第二套管 14中沿轴线360
°
转动。第二夹柱外筒12内装有外侧固定第二旋钮13,内侧固定第二夹片10的第二夹柱11,第二夹柱11可在第二支柱外筒12中沿轴线前后移动,卡在第二夹柱11和第二夹柱外筒12中的弹簧(同弹簧17规格相同)可提供第二夹柱11向内侧的夹持力。
[0022]
因此,在未使用时,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受弹簧力的作用是夹紧在一起的,且
位于整个夹持结构的正中间位置。使用时,用手指向外拉动第一旋钮5或第二旋钮13中的一个,使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分开,将宝石放在两个夹片之间,缓慢放开向外拉动的旋钮,使两个夹片夹紧宝石。由于采用相同规格的弹簧,夹紧宝石后,两边弹簧的力会使宝石位于两夹持结构的正中间,即窗口的正前方。此时便可将整个二色镜拾起,按照规范操作观察宝石。观察操作中一只手持二色镜本体1,另一只手持第一旋钮5或第二旋钮13中的一个,控制沿圆转盘3轴线转动及两夹柱8和11的轴线转动,完成宝石多色性观察和验证。观察操作中,只要不向外拉动旋钮5或13,宝石就不会掉出。若宝石较大,超过单夹柱的伸缩活动范围,可将宝石放在桌面上,双手分别向外拉动第一旋钮5和第二旋钮13,将宝石置于两夹片中后缓慢松开第一旋钮5和第二旋钮13,夹住后拾起二色镜进行观察操作。观察结束后,向外拉动第一旋钮5或第二旋钮13其中一个,待夹片和宝石松开后取出宝石,缓慢释放拉出的旋钮,夹持装置恢复到原始状态。
[0023]
该装置双支臂可转动弹性夹柱采用两处可360
°
转动的设计,双弹性夹柱夹持宝石,通过两边相同弹性系数的弹簧保证夹持住的宝石位于居中位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二色镜在操作中不易将宝石保持在窗口前方、转动宝石操作困难而导致观察不易,可能导致宝石掉落破损的缺陷,使得观察宝石的过程更加便捷,观察质量得到保证。
[002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