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0673发布日期:2021-02-05 18:5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声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声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对地下排水管道进行疏通和修复,需要先了解排水管道内部状况,诸如排水管道管线错位、内部堵塞位置等情况。当排水管道内部有水时,采用传统的潜望镜方式、cctv检测的效果不好,通常采用声纳设备完成对排水管道的功能性缺陷的检测。
[0003]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25999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管道成像声纳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声纳探头、控制线、控制卷线盘以及控制 pc 电脑,在所述控制卷线盘和控制 pc 电脑之间还连接有内部设有电池组的信号转换器。上述方案在实施时,通过控制线将声纳探头放入待测管道中,利用声纳回声定位确定待测管道堵塞的位置。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声纳探头伸入或取出待测管道的过程中,控制线容易与待测管道的边缘摩擦产生磨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纳检测装置,具有在伸入或者取出声纳探头时防止待测管道磨损控制线的优点,便于延长控制线的使用寿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声纳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线,所述控制线的一端连接有声纳探头,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卷绕控制线的卷线盘,所述卷线盘位于待测管道一侧,声纳检测装置还包括横跨于待测管道上的工作支架,所述工作支架上设置有位于工作支架顶部的顶板、用于防护声纳探头的防护板以及用于带动防护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顶板和防护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供声纳探头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多个用来传输控制线的转动辊,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声纳探头的抵紧组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测管道内的水发生搅动时,防护板降低了声纳探头与待测管道内壁接触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待测管道内壁磨损声纳探头的可能性;当升降组件带动声纳探头在待测管道内升降时,控制线与顶板通过两个转动辊转动连接,避免了控制线与被测管道接触,以此防止伸入或者取出声纳探头时待测管道磨损控制线,便于延长控制线的使用寿命。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紧组件包括位于第二通孔两侧的固定块、两个弹簧、两个抵接块、分别限制两个抵接块相向或者相背离滑移的两个燕尾槽以及固接于声纳探头尾部的抵接部;两个所述燕尾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通孔的径向一致,每个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固定块与抵接块的相对的内侧壁,两个所述弹簧和两个所述抵接块均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抵接块远离固定块一端的上下端均设置成斜面,所述抵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两个抵接块插接配合的插槽。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声纳探头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逐渐向下时,两个抵接块受力逐渐相背离滑移,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抵接部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时,弹簧恢复形变,抵接两个抵接部相向滑移,两个抵接部的端部插接于插槽内,进而将声纳探头固定在防护板上。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支架上固定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对的内侧壁上的卷线器、驱动两个所述卷线器同时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连接卷线器和防护板的柔性绳;所述驱动组件上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与第一横杆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套设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每个所述卷线器靠近转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轴靠近第一横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手轮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同时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驱动两个第二锥齿轮同时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卷线器同时转动,两个卷线器分别对两根柔性绳同时收线和放线,以此更加平稳地带动防护板上的声纳探头升降。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横杆的外侧壁固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延伸方向与垫板长度方向一致的凹槽、转动连接于凹槽两端的丝杠、螺纹连接于丝杠两端的两个活动块以及固接于丝杠一端的第二手轮;所述丝杠的中部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手轮驱动丝杠转动时,丝杠转动驱动两个活动块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进而实现对转动轴的转动进行限定。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开设有弧形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弧形槽,以此增大抵接块与转动轴的贴合面积,从而能够使转动轴被抵接得更加紧固。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槽内固接有用于缓冲的弧形橡胶套。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弧形橡胶套,以此避免转动轴与抵接块抵触造成的磨损。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板的外侧壁固接有缓冲垫。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垫,以此避免防护板与待测管道内壁碰撞造成的磨损。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靠近的端部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传输柔性绳的转动轮。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板在待测管道内升降时,柔性绳通过转动轮的作用,使防护板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当待测管道内的水发生搅动时,防护板降低了声纳探头与待测管道内壁接触的
可能性,进而降低了待测管道内壁磨损声纳探头的可能性;当升降组件带动声纳探头在待测管道内升降时,控制线与顶板通过两个转动辊转动连接,避免了控制线与被测管道接触,以此防止伸入或者取出声纳探头时待测管道磨损控制线,便于延长控制线的使用寿命;
[0025]
2.当声纳探头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逐渐向下时,两个抵接块受力逐渐相背离滑移,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抵接部位于两个抵接块之间时,弹簧恢复形变,抵接两个抵接部相向滑移,两个抵接部的端部插接于插槽内,进而将声纳探头固定在防护板上;
[0026]
3.当第一手轮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同时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分别驱动两个第二锥齿轮同时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带动两个卷线器同时转动,两个卷线器分别对两根柔性绳同时收线和放线,以此更加平稳地带动防护板上的声纳探头升降。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施例中凸显驱动组件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施例中凸显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施例中凸显抵紧防护板和抵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控制线;2、声纳探头;3、卷线盘;4、工作支架;41、顶板;42、防护板;43、第一通孔;44、第二通孔;45、转动辊;46、第一横杆;461、垫板;47、第二横杆;48、固定板;49、转动轮;5、升降机构;51、卷线器;52、柔性绳;53、驱动组件;531、转动轴;532、第一锥齿轮;533、第二锥齿轮;534、第一手轮;6、抵紧组件;61、固定块;62、弹簧;63、抵接块;64、燕尾槽;65、抵接部;66、斜面;67、插槽;7、限位组件;71、凹槽;72、丝杠;73、活动块;74、第二手轮;75、弧形槽、76、弧形橡胶套;8、缓冲垫;9、待测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一种声纳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卷线盘3、控制线1、声纳探头2、防护板42以及工作支架4。工作支架4固定有顶板41、第一横杆46以及第二横杆47,顶板41呈矩形状且位于工作支架4的顶部,第一横杆46和第二横杆47分别位于顶板41两边的正下方,第一横杆46和第二横杆47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防护板42呈圆形状,顶板41和防护板42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工作支架4上设置有用于升降防护板42的升降机构5、用于驱动升降机构5的驱动组件53以及对驱动组件53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7,防护板42上设置有用来固定声纳探头2的抵紧组件6。
[0034]
如图1所示,卷线盘3放置于高台上,卷线盘3用于卷绕控制线1。工作支架4横跨于待测管道9的上方,控制线1穿过第一通孔43和第二通孔44,且两端分别与卷线盘3、声纳探头2连接。顶板41上安装有两个转动棍45,两个转动辊45位于第一通孔43和卷线盘3之间,一个转动辊45靠近卷线盘3,另一个转动辊45靠近第一通孔43,控制线1抵接于两个转动辊45上。
[0035]
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5包括两个卷线器51、驱动组件53以及两根柔性绳52。两个卷线器51分别安装于第一横杆46和第二横杆47相对的内侧壁上,驱动组件53包括转动轴531、
两个第一锥齿轮532、两个第二锥齿轮533以及第一手轮534。转动轴531的轴心线与第一横杆46的宽度方向平行,转动轴5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横杆46和第二横杆47相对的内侧壁上,转动轴531的一端贯穿第一横杆46且与第一手轮534固接,两个第一锥齿轮532分别套设固定于转动轴531的两端,两个第一锥齿轮532镜像设置,每个第二锥齿轮533均同轴固定于对应卷线器51靠近转动轴531的一端,第一锥齿轮532与第二锥齿轮533相啮合。每个卷线器5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48,固定板48的一端与第一横杆46的内侧壁固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轮49,两根柔性绳52分别抵接于两个转动轮49上,每根柔性绳52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卷线器51的中部和防护板42。
[0036]
当第一手轮534驱动转动轴531转动时,转动轴531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锥齿轮532同时反向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532分别驱动两个第二锥齿轮533同时反向转动,两个第二锥齿轮533分别带动两个卷线器51同时反向转动,两个卷线器51对两根柔性绳52同时收线和放线,结合转动轮49的作用,进而更加平稳地带动防护板42上的声纳探头2升降。
[0037]
如图3所示,第一横杆46的外侧壁固接有垫板461,限位组件7设置于垫板461上。限位组件7包括凹槽71、丝杠72、两个活动块73以及第二手轮74。凹槽71开设于垫板461的上表面,且延伸方向与第一横杆46的长度方向一致,丝杠7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凹槽71的两端,丝杠72的一端贯穿凹槽71的一端,且与第二手轮74固接。丝杠72的中部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活动块73螺纹连接于丝杠72的两端,两个活动块73相靠近的端部上开设有弧形槽75,每个弧形槽75内固接有弧形橡胶套76,弧形橡胶套76用于避免转动轴531与两个活动块73抵触造成的磨损。
[0038]
当第二手轮74驱动丝杠72转动时,丝杠72转动带动两个活动块73相向移动,直至两个弧形橡胶套76分别抵接于转动轴531的外侧壁时,转动轴531被固定无法转动;同理可驱动两个活动块73相背离移动,进而使转动轴531脱离两个活动块73的夹持,便于转动。
[0039]
如图4所示,防护板42的周侧固接有环形的缓冲垫8,抵紧组件6设置于防护板42的上表面,抵紧组件6包括两个固定块61、两个弹簧62、两个抵接块63、两个燕尾槽64以及抵接部65。两个固定块61分别固接于第二通孔44的两侧,两个固定块61镜像设置,两个燕尾槽64开设于固定块61与第二通孔44之间,两个燕尾槽644的延伸方向在第二通孔44的同一条直径上,抵接块63滑移连接于燕尾槽644内,弹簧62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抵接块63以及固定块61的相对的内侧壁上,每个抵接块63靠近第二通孔44一端的上下端均倒角成斜面66。抵接部65固定在声纳探头2的尾部,抵接部65的中部设置有与抵接块63插接配合的环形的插槽67。
[0040]
当声纳探头2向下插进两个抵接块63之间时,抵接块63受力相互背离移动,此时弹簧62处于压缩状态,接着当抵接部65位于两个抵接块63之间时,在弹簧62的作用下,两个抵接块63相向移动,自动分别插进插槽67内,以此将声纳探头2固定在防护板42中间;同理能将声纳探头2向上拔出,进而将声纳探头2与防护板42分离。
[004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升降机构5带动防护板42升降,进而调整防护板42上声纳探头2在待测管道9内的位置,便于采集待测管道9的内部信息;上述过程中,控制线1转动连接于两个转动辊45上,避免了控制线1与待测管道9接触,从而避免了待测管道9磨损控制线1,便于延长控制线1的使用寿命。
[004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