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仪的导向板、导向结构及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2395发布日期:2021-03-26 22:2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用于分析仪的导向板、导向结构及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分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分析仪的导向板、导向结构和具有该导向结构的分析仪。


背景技术:

2.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分析仪作为化学分析的核心仪器设备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定量或定性的化学分析领域中,例如对于液体样品进行分析的生化分析领域、水质分析领域等。
3.通常情况下,分析仪中设置有大量的导管,以用于实现对各类液体的输送,例如为了输送试剂瓶内的试剂,每个试剂瓶都配有导管。由于设置有众多导管,这使得分析仪中导管线路混乱缠绕,一方面众多导管的随意放置和缠绕在一起的导管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影响分析仪的结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在使用时或者在对分析仪进行维护时,由于杂乱的导管无序地占据分析仪的结构空间,也会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在对分析仪进行维修调试时,维修人员需要下翻或者侧翻分析面板,而在翻转过程中则容易出现导管挤压变形的问题,甚至卡死导管的现象,因而维修人员需要经常拔插导管,不但非常不便,而且可能会影响分析仪的分析精度。
4.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至少部分缺陷的解决方案,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导向方案及具有导向方案的分析仪机柜,该导向方案能理顺水质分析仪中导管。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中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导向面,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相连接并具有第二导向面,其中,第一导向面倾斜于第二导向面且彼此相邻,以在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之间形成导管过槽。第一板件设置有穿过第一导向面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管过孔,第二板件设置有穿过第二导向面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管过孔。
7.优选地,第一导管过孔中至少一个的孔壁边缘或第二导管过孔中至少一个的孔壁边缘为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结构,或者不与外部相通的闭合式结构。
8.优选地,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结构包括内孔部和开口部,内孔部用于收容导管,开口部位于导向板的边缘与第一导管过孔或第二导管过孔的孔壁边缘之间,以将内孔部与外部连通,开口部用于允许导管进出所述内孔部。
9.优选地,开口部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内孔部的截面形状中心为偏置的。
1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中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置有多根导管的分析面板和与该分析面板间隔布置的前述的导向板。多根导管分别穿过第一板件中对应的第一导管过孔且均经过导管过槽而分别从第二板件中对应的一个第二导管过孔穿出而延伸至对应的试剂瓶。
11.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析仪,该分析仪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前述的导向结构。
12.优选地,分析面板可翻转地安装于机柜且位于导向板的上方。
13.优选地,分析面板具有可往复翻转的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在工作位置,分析面板的正侧朝外,在翻转位置,分析面板的正侧朝向斜下方或下方,以使分析面板的背侧暴露出来。
14.优选地,分析面板包括具有正侧和背侧的第一面板和在该第一面板的底部连接于第一面板的第二面板,第二面板具有卡口,机柜上设置有可转动地配合于卡口的限位结构,使得分析面板能够在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转动。
15.优选地,机柜侧壁的前边缘设置有定位件,以将分析面板保持于正侧朝向斜下方的翻转位置,在该翻转位置,分析面板的正侧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0
°-
90
°

16.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分析仪中通过设置导向板,各个导管不是杂乱地排布,而是依托于导向板及其导向结构而得以理顺和规整,从而解决分析仪内部导管杂乱缠绕的问题。即便是在对分析仪的分析面板进行翻转时,也不会受到导管排布的影响。
17.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在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导向板在应用状态中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分析仪的立体图,其中,分析面板处于工作位置;
24.图6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分析仪的立体图,其中,分析面板保持于正侧朝向正下方的翻转位置;
25.图7是图6中b点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是分析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分析仪的立体图,其中,分析面板保持于正侧朝向斜下方的翻转位置;
28.图10是图9中b点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29.图11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面板保持于正侧朝向正下方的翻转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31.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中的导向板10,导向板10包括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第一板件11 具有第一导向面1101,第二板件12与
第一板件11相连接并具有第二导向面1201,其中,第一导向面1101倾斜于第二导向面1201且彼此相邻,以在第一导向面1101和第二导向面1201之间形成导管过槽13。第一板件 11设置有穿过第一导向面1101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管过孔1102,第二板件 12设置有穿过第二导向面1201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管过孔1202。
32.因此,导管14可以从第一导管过孔1102穿入导管过槽13,并在导管过槽13经过一段预设距离,随后从第二导管过孔1202穿出,从而实现导管14的规整,避免分析装置内部导管14杂乱缠绕。
33.导向板10可以由合适的材料制成,如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或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通常可以设计为平板件,但也可以设计为非平板件,以适应于所应用的场合。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之间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应用场合而选择设计,可以为锐角,也可以设计为钝角,优选为70度至120度之间。考虑到方便制造,也可以设计为直角。导向板10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可以一体制成,如整体冲压制成、整体模塑支撑,也可通过机械连接而装配制得。
34.第一导管过孔1102和第二导管过孔1202用于允许导管穿过。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上述导管过孔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例如,导管过孔可以设计为孔壁边缘不与外部相通的闭合式结构,因此导管14通过穿入并穿出该孔结构而实现穿过导管过孔。
35.在优选情况下,为了便于导管14的穿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管过孔1102中至少一个的孔壁边缘或第二导管过孔1202中至少一个的孔壁边缘为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结构。因此,对于开放式结构的导管过孔来说,可以使导管14从侧方装入导管过孔中。关于上述闭合式结构或开放式结构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来确定,可以将所有的导管过孔均设计为闭合式结构,也可以将所有的导管过孔设计为开放式结构,还可以将部分导管过孔设计为开放式结构而剩余部分设计为闭合式结构。
36.对于开放式结构的导管过孔来说,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结构包括内孔部o和开口部p,内孔部o用于收容导管14,开口部p位于导向板10的边缘与第一导管过孔1102或第二导管过孔1202的孔壁边缘之间,以将内孔部o与外部连通,开口部p用于允许导管14进出所述内孔部o。
37.因此,在将导管14装入开放式结构的导管过孔时,可以利用导管14 自身的弹性或可变形性而在侧方塞入导管过孔中,或者从导管过孔中取出。优选情况下,开口部p的尺寸小于内孔部o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将导管14保持于导管过孔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导管14的意外脱出,优选情况下,如图2所示,开口部p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内孔部o的截面形状中心为偏置的,例如,第二导管过孔1202采用l形卡孔,l形卡孔的内孔部o 设置于朝向第一导管过孔1102的一侧。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导管14受到第一导管过孔1102和试剂瓶18的限位,a点处的导管14会处于l形卡孔朝向第一导管过孔1102的一侧,将内孔部o设置在同侧能收容导管14,避免导管14从l形卡孔中滑出。
38.上述偏置设计的方式除了图2中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如图3所示的方式,如图3所示,导管14受到第一导管过孔1102和试剂瓶18的限位,a 点处的导管14会处于l形卡孔的开口端,一方面实现对导管14的限位,另一方面易于从l形卡孔中取出。
39.类似的,若第一导管过孔1102采用l形卡孔,l形卡孔的内孔部o 设置于朝向第二导管过孔1202的一侧,以便内孔部o更好地限位和容纳导管14。
40.进一步说明,与外部相通的开放式结构可以是l形卡孔、m形卡孔、 n形卡孔、u形卡孔等,不与外部相通的闭合式结构可以是圆孔、椭圆形孔、方孔等,但本案不限于此。
41.如上所述,在导向板10的第一板件11和第二板件12上设置有导管过孔。这些导管过孔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合而设计选择,例如对导管过孔的形状、尺寸及位置关系等。如图2所示,导向板10在第一导向面1101和第二导向面1201上分别等距离平行地设置了圆孔和l形卡孔,这样设置既能规整导管14,取放又方便,且开模难度低、制造成本小。
42.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仪中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置有多根导管14的分析面板16和与该分析面板16间隔布置的前述的导向板10。多根导管14分别穿过第一板件 11中对应的第一导管过孔1102且均经过导管过槽13而分别从第二板件 12中对应的一个第二导管过孔1202穿出而延伸至对应的试剂瓶18。
43.进一步说明,分析面板16可以设置于导向板10上方,用于安装分析流路、反应检测单元等元器件。
44.基于不同的分析工况,分析仪在进行分析处理作业时,有时候需要将试剂从试剂瓶18中抽取出来,有时候需要将反应后的液体排放到试剂瓶 18中。试剂瓶18中的试剂可以为硫酸、盐酸、水杨酸、氯化钠、九阳酸钠、碘化钾、硫酸银、氢氧化钠等或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成品试剂。分析仪可以检测液体中cod、氨氮、总磷、总氮及各类重金属的含量。
45.在该实施方式中,分析面板16上的导管14从第一导管过孔1102穿入导管过槽13,并在导管过槽13经过一段预设距离,随后从第二导管过孔1202穿出,并伸入试剂瓶18内,由于导管14在从分析面板16到试剂瓶18的延伸过程中,均是受到导向结构的限制,从而得以理顺和规整,进而避免分析装置内部导管14杂乱缠绕。导管14可以是垂直设置的,也可以是水平设置的,也可以部分水平延伸而部分竖直延伸。
46.此外,尽管图1所示的导管14的管道走向是从机柜顶面导向机柜底面,但本案不限于此,导管14管道可以是其他合理的方式设置,导向板 1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7.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析仪,该分析仪包括机柜,机柜包括前述的导向结构和柜体,柜体正面敞开,这里,本申请中所提及的柜体正面、分析面板16的正侧f、分析面板16的背侧 e均是在分析面板16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定义的,面向操作者的表面为正面(正侧f),背离操作者表面为背面(背侧e)。
48.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分析面板16可翻转地安装于机柜且位于导向板10的上方。分析面板16具有可往复翻转的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在工作位置,分析面板16的正侧f朝外,分析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分析仪需要维修时,需转动分析面板16至翻转位置,即分析面板16的正侧f朝向斜下方或下方,使得分析面板16的背侧e暴露出来,操作者可以从前侧维修安装在分析面板16的背面上的元器件,兼顾了操作者的左手习惯和右手习惯。
49.进一步,分析面板16包括具有正侧f和背侧e的第一面板1601和在该第一面板1601的底部连接于第一面板1601的第二面板1602,第二面板 1602具有卡口1603,机柜上设置有可转动地配合于卡口1603的限位结构 22,使得分析面板16设置为能够在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转动。采用这样的无轴转动方式,零件数量少,转动结构简单且不易损坏,能够提高了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维修成本。
50.进一步说明,限位结构2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柜体的形状来进行设置。例如,将限位结构22设置于柜体的顶壁上,优选地,柜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结构22,限位结构22
可以包括与侧壁相连的固定条板和朝向柜体内伸出的限位条板,限位条板上可以设置有固定孔。
51.就一较佳的实施例而言,第一面板1601和第二面板1602的折弯处可以设置有加强筋板1604,以提升分析面板16的强度。此时,卡口1603可以设置在加强筋板1604和第二面板1602的连接处。
52.如图5所示,分析面板16位于工作位置时,分析面板16正常工作。分析面板16可以是通过固定孔锁固在限位条板上,此时,分析面板16的正侧f朝向正前方。
53.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分析面板16保持于正侧f朝向正下方的翻转位置时,操作者可以对分析面板16背面的控制电路等元件进行检修。分析面板16可以是通过第二面板1602上的卡口1603卡在限位结构22的限位条板上,以保持于正侧f朝向正下方。
54.如图9和图10所示,柜体侧壁的前边缘可以设置有定位件24,分析面板16通过定位件24能保持于正侧f朝向斜下方的翻转位置,此时,第二面板1602上的卡口1603卡在限位结构22的限位条板上。分析面板16 保持于正侧f朝向下方的翻转位置时,可能出现卡住导管14的现象,需要操作者特别注意,适合比较复杂的检修,而在分析面板16保持于正侧f 朝向斜下方的翻转位置,既不会出现卡住导管14的现象,又能对分析面板16背面的控制电路等元件进行检修。
55.进一步说明,分析面板16保持于正侧f朝向斜下方的翻转位置可以是分析面板16的正侧f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10
°-
90
°

56.如图11所示,分析面板16还可以通过支撑杆34实现在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的转动。分析面板16与机柜连接,分析面板16上设置有凹槽,支撑杆34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部并与凹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支撑杆34的另一端与机柜侧壁转动连接。检修时,拉动分析面板16,分析面板16通过支撑杆34从工作位置转动至翻转位置,此时支撑杆34也处于拉升状态,使得分析面板16固定起来。
57.当然,分析面板16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方式可枢转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机柜,例如,在机柜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轴,分析面板16与侧壁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槽,安装轴能在开槽内转动,从而使分析面板16能够在工作位置和翻转位置之间转动。
58.为了保护柜体内部的装置,机柜包括盖合柜体敞开正面的门体26。
59.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分析仪中通过设置导向板10,各个导管14不是杂乱地排布,而是依托于导向板10及其导向结构而得以理顺和规整,从而解决分析仪内部导管14杂乱缠绕的问题。即便是在对分析仪的分析面板16进行翻转时,也不会受到导管14排布的影响,不需要需拔出导管14,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6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6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62.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