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1719发布日期:2021-06-15 20: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



背景技术:

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时,使用专用夹具固定端子,并使引线与导体压接区处于平直状态后,对拉伸环进行拉伸试验,如图13。

传统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工装在试验过程中操作较为繁琐,通常不能满足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固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在满足针状端子压接导线拉伸试验需求的同时,提高试验的可靠性,简化针状端子压接导线拉伸试验的夹持固定步骤,使试验步骤减少,提高试验效率;兼容性型强,主支架下侧底板设计有双层锲形槽,限位支架通过左右平移滑动与锲形孔配合,实现限位孔的大小调整,进一步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设有主支架,限位支架和导杆,主支架上侧固定有安装柱,安装柱上的螺纹用于固定工装;导杆固定主支架和限位支架,使限位支架相对主支架左右平移滑动;主支架底端设有双层锲形槽,所述双层锲形槽设有锲形槽和距形槽上下两层,锲形槽和矩形槽连接成一体;限位支架通过左右平移滑动与锲形孔配合实现限位孔的大小调整,进一步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

限位支架:当管状端子固定在锲形槽上时,在弹簧结构、主支架、导杆结构的共同作用下,限位支架将推动管状端子不断向锲形槽内侧移动(管状端子越往锲形槽内侧移动,锲形槽对管状端子的固定越紧)。主支架上设计有锲形与矩形组合的槽,用于固定管状端子,同时主支架与限位支架、导杆、弹簧结构组成工装结构。

所述工装中主支架上侧固定有安装柱,安装柱上的螺纹用于固定工装,在主支架左右两侧设计有螺栓孔,用于导杆的固定,导杆通过限位支架上端开有的两圆孔实现与主支架的连接,限位支架,导杆,以及主支架通过弹簧,进一步限位支架可在导杆上左右平移滑动;在主支架下侧底板设计有双层锲形槽,所述双层锲形槽设有锲形槽和距形槽上下两层,锲形槽和矩形槽连接成一体。

所述锲形槽高度与矩形槽高度之比为3:2,面积大小要求锲形槽投影面位于矩形槽投影面内部,即锲形槽面积小于矩形槽面积。锲形槽位于主支架底端上表面向下位置,矩形槽位于主支架底端下表面向上位置。

双层锲形槽由矩形槽与锲形槽组成,矩形槽位于锲形槽下方,锲形槽主要用于固定管状端子,管状端子与导线压接后,裸露的导线长度一般为2-3mm,而在设计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时考虑到结构强度,工装的厚度为5mm,因此矩形槽用于位于锲形槽下方,起减少固定处的厚度的作用。

所述主支架呈e形,设有主臂架ⅰ、主臂架ⅱ、主臂ⅲ、主臂ⅳ、主臂架ⅴ和主臂架ⅵ,主臂架ⅰ和主臂ⅲ通过主臂架ⅱ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ⅳ和主臂架ⅵ通过主臂架ⅴ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ⅲ与主臂ⅳ折弯连接成l形,其中主臂架ⅰ、主臂ⅲ和主臂架ⅴ垂直平行,主臂ⅲ位于主臂架ⅰ、主臂架ⅴ之间,主臂架ⅱ、主臂ⅳ和主臂架ⅵ水平平行,主臂架ⅱ位于主臂ⅳ和主臂架ⅵ之间,双层锲形槽设在主臂ⅳ端处。

所述主支架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之比为2:1,优化方案中其内侧的圆弧半径为4mm,外侧圆弧半径为8mm。

所述限位支架呈s型,上部弯曲部份位于主支架的主臂架ⅰ和主臂ⅲ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左右活动所用;底部弯曲部分端部位于双层锲形槽上表面,设计成两层因为限位支架将推动管状端子不断向锲形槽内侧移动(管状端子越往锲形槽内侧移动,锲形槽对管状端子的固定越紧),由于锲形槽从外侧到内侧槽逐渐变小的特征,从而紧固力也越来越强。

所述限位支架底部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之比为2.2-1.8:1;所述限位支架上部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比例为12.2-11.8:5。

所述限位支架底部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之比为2:1,优化方案中外侧圆弧半径为8mm,内侧为4mm;所述上部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比例为12:5,优化方案中上部外侧圆弧半径为12mm,内侧为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主支架和限位支架多处采用折弯,将零部件的个数尽可能减少,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工装的操作繁琐,适应性不强等劣势,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在满足针状端子压接导线拉伸试验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简化了针状端子压接导线拉伸试验的夹持固定步骤,使试验步骤减少,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9和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图9的锲形孔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针尖端子导线结构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装与针尖端子导线和试验机结合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识具体为:

1.主支架(1-1.主臂架ⅰ,1-2.主臂架ⅱ,1-3.主臂ⅲ,1-4.主臂ⅳ,1-5.主臂架ⅴ,1-6.主臂架ⅵ),2.限位支架,3.导杆,4.弹簧,5.安装柱,6.螺纹,7.螺栓孔,8.圆孔,9.双层锲形槽(9-1.矩形槽,9-2.锲形槽),11.导杆螺纹,12.针状端子压接导线,13.试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设有主支架,限位支架和导杆,主支架上侧固定有安装柱,安装柱上的螺纹用于固定工装;导杆固定主支架和限位支架,使限位支架相对主支架左右平移滑动;主支架底端设有双层锲形槽,双层锲形槽设有锲形槽和距形槽上下两层,锲形槽和矩形槽连接成一体;限位支架通过左右平移滑动与锲形孔配合实现限位孔的大小调整,进一步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

具体实施形状中,主支架呈e形,设有主臂架ⅰ、主臂架ⅱ、主臂ⅲ、主臂ⅳ、主臂架ⅴ和主臂架ⅵ,主臂架ⅰ和主臂ⅲ通过主臂架ⅱ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ⅳ和主臂架ⅵ通过主臂架ⅴ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ⅲ与主臂ⅳ折弯连接成l形,其中主臂架ⅰ、主臂ⅲ和主臂架ⅴ垂直平行,主臂ⅲ位于主臂架ⅰ、主臂架ⅴ之间,主臂架ⅱ、主臂ⅳ和主臂架ⅵ水平平行,主臂架ⅱ位于主臂ⅳ和主臂架ⅵ之间,双层锲形槽设在主臂ⅳ端处。

主支架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之比为2:1。

限位支架呈s型,上部弯曲部份位于主支架的主臂架ⅰ和主臂ⅲ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左右活动所用;底部弯曲部分端部位于双层锲形槽上表面。

限位支架底部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之比为2.2:1,2:1或1.8:1;所述上部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与内侧圆弧半径比例为12.2:5,12:5或11.8:5。

锲形槽高度与矩形槽高度之比为3:2,面积大小要求锲形槽投影面位于矩形槽投影面内部,即锲形槽面积小于矩形槽面积。整体锲形槽位于主支架底端上表面向下位置,尖形开口水平向底端内,矩形槽位于主支架底端下表面向上位置,向上形成一个矩形凹槽。

双层锲形槽由矩形槽与锲形槽组成,矩形槽位于锲形槽下方,锲形槽主要用于固定管状端子,管状端子与导线压接后,裸露的导线长度一般为2-3mm,而在设计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时考虑到结构强度,工装的厚度为5mm,因此矩形槽用于位于锲形槽下方,起减少固定处的厚度的作用。

实施例2

主支架上侧固定有安装柱,安装柱上的螺纹用于固定工装,在主支架左右两侧设计有螺栓孔,用于导杆的固定,导杆通过限位支架上端开有的两圆孔实现与主支架的连接,限位支架,导杆,以及主支架通过弹簧,进一步限位支架可在导杆上左右平移滑动;在主支架下侧底板设计有双层锲形槽,双层锲形槽设有锲形槽和距形槽上下两层,锲形槽和矩形槽连接成一体;限位支架通过左右平移滑动与锲形槽配合实现限位孔的大小调整,进一步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双层锲形槽上下设有锲形槽和距形体,锲形槽和距形体上下连接成一体。

主支架上可设有3个螺栓孔,分别设在主臂架ⅰ、主臂ⅲ和主臂架ⅴ上,限位支架可设有2个圆孔,还设有弹簧,导杆两端设有导杆螺纹,导杆穿过螺栓孔和圆孔,两端的导杆螺纹与主支架上两侧的螺纹孔相应连接固定,从而固定主支架和限位支架;导杆也与弹簧连接实现关联配合,使限位支架相对主支架左右平移滑动。

具体实施形状中,主支架呈e形,设有主臂架ⅰ、主臂架ⅱ、主臂ⅲ、主臂ⅳ、主臂架ⅴ和主臂架ⅵ,主臂架ⅰ和主臂ⅲ通过主臂架ⅱ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ⅳ和主臂架ⅵ通过主臂架ⅴ折弯连接成u形,主臂ⅲ与主臂ⅳ折弯连接成l形,其中主臂架ⅰ、主臂ⅲ和主臂架ⅴ垂直平行,主臂ⅲ位于主臂架ⅰ、主臂架ⅴ之间,主臂架ⅱ、主臂ⅳ和主臂架ⅵ水平平行,主臂架ⅱ位于主臂ⅳ和主臂架ⅵ之间,双层锲形槽设在主臂ⅳ端处。

主支架折弯处内侧的圆弧半径为4mm,外侧圆弧半径为8mm。

限位支架呈s型,上部弯曲部份位于主支架的主臂架ⅰ和主臂ⅲ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左右活动所用;底部弯曲部分端部位于双层锲形槽上表面。

限位支架底部外侧圆弧半径为8mm,内侧为4mm;上部折弯处,外侧圆弧半径为12mm,内侧为5mm。

锲形槽高度与矩形槽高度之比为3:2,面积大小要求锲形槽投影面位于矩形槽投影面内部,即锲形槽面积小于矩形槽面积。双层锲形槽中矩形槽位于主臂架ⅵ下表面向上部位,锲形槽位于主臂架ⅵ上表面向下部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多处采用折弯工艺加工,将零部件的个数尽可能减少,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操作简单,相较于传统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的工装,简化了试验步骤,较大程度的提高了试验效率。提高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可靠性以及操作便捷。兼容性型强,主支架下侧底板设计有双层锲形槽,限位支架通过左右平移滑动与锲形孔配合,实现限位孔的大小调整,进一步用于针对不同尺寸的针状端子压接导线的拉伸试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所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将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