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测多个手环侧按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0160发布日期:2021-06-01 23:4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时测多个手环侧按钮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产品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时测多个手环侧按钮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环、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按钮测试方法主要是一对一的测试,不能够同时测试多个电子产品,即通常都是测试完一个才进行下一个产品的测试,测试效率低,浪费时间人力,不利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一次性测试多个产品的同时测多个手环侧按钮机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一次性测试多个产品的同时测多个手环侧按钮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测试模组和载板模组,所述测试模组包括x轴移动组件和侧按组件,所述侧按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若干根按键杆,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若干根所述按键杆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动端,所述载板模组包括y轴移动组件和载板,所述y轴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按组件的下方,所述载板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载具,所述载具与所述按键杆的作用端相对设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载具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两个,并且均放置有待测电子产品,所述y轴移动组件带动所述载板移动到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下方,所述x轴移动组件带动所述侧按组件移动到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上方,直至所述按键杆的作用端与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按键端相对设置,驱动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有所述按键杆向下移动,直至所述按键杆的作用端触摸到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按键端,从而一次性完成所有电子产品的测试,与传统的一对一测试方式相对比,测试效率大大提高,更加简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适应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的数量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载具并排设置在所述载板上,每组所述载具包括两个所述载具,所述按键杆的数量设置有两根。由此可见,所述y轴移动组件周期性地带动所述载板前进,所述升降气缸便周期性地驱动两个所述按键杆对每一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进行测试,即所述升降气缸的每一次升降动作能够完成两个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测试,从而形成二对二的测试方式,与传统一对一的测试方式相对比,提高了测试效率。另外,设置所述载具的数量还可以大于三组。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杆在远离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设置有按头组件,所述按头组件包括按头、弹簧柱以及弹簧,所述弹簧柱横向穿入所述按键杆后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按键杆相连,所述按头设置在所述弹簧柱上。由此可见,当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按键端设置在侧边时,则所述按键杆的末端需要横向设置一个按头组件,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按键杆向下移动直至所述按头与所述按键端相对设置,其中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如若所述按头与所述待测电子产品之间的水平间距为负值而产生位置偏差时,则所述按头可以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收缩从而消除该位置偏差,同时所述弹簧还能够提供缓冲保护的作用,最后所述x轴移动组件驱动所述按键杆移动直至所述按头触摸到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的按键端,从而完成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安装板和ccd相机,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ccd相机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由此可见,所述ccd相机通过拍摄照片从而完成所述待测电子产品形状或者色彩标准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侧按组件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固定板,所述滑轨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升降气缸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若干根所述按键杆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有所述滑动组件,在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下,所述按键杆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地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拱形支撑座和x轴直线模组,所述x轴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拱形支撑座上。由此可见,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x轴直线模组的活动端,从而带动所述ccd相机和所述按键杆进行x轴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底板、伺服电机、带传动组件以及两条滑轨,所述伺服电机和两条所述滑轨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所述带传动组件与所述载板传动连接,所述载板滑动配合在两条所述滑轨上。由此可见,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所述载板能够进行y轴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带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以及连接板,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从动轮相连,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条形孔后与所述载板的底面相连。由此可见,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所述传动带带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条形孔中进行y轴方向的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载板进行y轴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上铺设有绒布。由此可见,所述载具上通过铺设有所述绒布,对所述待测电子产品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所述待测电子产品磕碰硬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所述侧按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测试模组和载板模组,所述测试模组包括x轴移动组件和侧按组件,所述侧按组件包括升降气缸1和若干根按键杆2,所述升降气缸1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若干根所述按键杆2均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1的活动端,所述载板模组包括y轴移动组件和载板3,所述y轴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按组件的下方,所述载板3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载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载具4,所述载具4与所述按键杆2的作用端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4的数量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载具4并排设置在所述载板3上,每组所述载具4包括两个所述载具4,所述按键杆2的数量设置有两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杆2在远离所述升降气缸1的一端设置有按头组件,所述按头组件包括按头5、弹簧柱6以及弹簧7,所述弹簧柱6横向穿入所述按键杆2后通过所述弹簧7与所述按键杆2相连,所述按头5设置在所述弹簧柱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安装板8和ccd相机9,所述升降气缸1通过所述安装板8设置在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ccd相机9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按组件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10和固定板11,所述第一滑轨10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升降气缸1传动连接后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滑轨10上,若干根所述按键杆2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拱形支撑座12和x轴直线模组13,所述x轴直线模组13设置在所述拱形支撑座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底板14、伺服电机15、带传动组件以及两条第二滑轨16,所述伺服电机15和两条所述第二滑轨16均设置在所述底板14上,所述伺服电机15通过所述带传动组件与所述载板3传动连接,所述载板3滑动配合在两条所述第二滑轨1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18、传动带19以及连接板20,所述伺服电机15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19与所述从动轮18相连,所述连接板20设置在所述传动带19上,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条形孔21,所述连接板20穿过所述条形孔21后与所述载板3的底面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4上铺设有绒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为智能手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六个所述载具4上均放置有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而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的按键端设置在侧边,通过所述伺服电机15的驱动,所述传动带19上的连接板20带动所述载板3移动到所述x轴直线模组13的下方,所述x轴直线模组13带动所述按键杆2移动到第一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的上方,然后驱动所述升降气缸1带动两个所述按键杆2向下移动,直至所述按头5与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的按键端相对设置,最后所述x轴直线模组13驱动所述按键杆2移动直至所述按头5触摸到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的按键端,从而完成第一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的测试。

后续所述升降气缸1驱动所述按键杆2向上移动复位,而再次通过所述伺服电机15的驱动,带动下一组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移动到所述按键杆2的上方,通过所述升降气缸1的驱动,所述按键杆2向下移动对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进行测试......依次循环对每一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进行测试,由此可见,与传统的一对一测试方式相对比,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二对二的测试方式,并且能够周期性地对三组所述待测电子产品23进行测试,测试效率大大提高,更加简便快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适应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测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