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6705发布日期:2021-05-28 10:5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替设备用的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岩心驱替装置可用来评估钻井液、完井液及其他流入井内流体与储层岩心接触的作用效果。该设备能完成包括岩心敏感性实验、岩心渗透率梯度实验、钻完井液损害评价实验、酸化解堵、化学剂驱油实验。可以为油藏预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岩心驱替设备通过烘箱、岩心夹持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温度压力,恒速泵与装有油、水、剂的中间容器连接模拟油饱和、水驱、剂驱、后续水驱开采过程。通过计量出液的油水量计算采收率。

而现有技术的缺陷主要来自于:(1)人工估读滴定管数据很不准确:出液中混杂的油会在滴定管中大量挂壁;油水界面不清晰;而且滴定管的量程造成估读会存在误差,对后续采收率计算以及波及程度的观察有影响;(2)耗时耗力,需要每隔10分钟记一次数据,而且可能会出现读数时间不一致又会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而且记录的数据点也不算多;(3)滴定管放置在烘箱中容易发生老化,使用多次会出现漏水现象影响实验结果,还需要采购新的滴定管,实验成本高,且滴定管的清洁也比较麻烦,需要使用石油醚进行刷洗,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量筒,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对设置的通孔,两个通孔内分别穿设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且量筒内容置有水,水的液面高度与进液接头及出液接头所在的水平面相齐平;

烧杯,用以容纳水;

亲油疏水构件,容置于量筒内,漂浮于水平面上且位于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之间,且进液接头通过第一管路连通驱替设备的出液端,用以输入油水混合液,亲油疏水构件用以吸收油水混合液中的油,出液接头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烧杯,用以将油水混合液内的水输出至烧杯;

第一测重机构,其测重平台上放置有量筒,用以实时检测量筒的质量变化;

第二测重机构,其测重平台上放置有烧杯,用以实时检测烧杯的质量变化;

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第一测重机构及第二测重机构,用以接收并记录两个测重机构输入的质量值。

较佳的,亲油疏水构件为三聚氰胺海绵。

较佳的,烧杯的上敞口端密封贴覆有保鲜膜,且第二管路穿过保鲜膜并伸入烧杯内部。

较佳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为乳胶管。

较佳的,第一测重机构和第二测重机构均为电子天平。

较佳的,量筒底部通过强力胶水粘接于第一测重机构的测重平台上。

较佳的,烧杯底部通过强力胶水粘接于第二测重机构的测重平台上。

较佳的,第一测重机构和第二测重机构内均设置有传感器,且第一测重机构和第二测重机构通过传感器电性连接终端设备。

较佳的,终端设备为pc。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量筒、烧杯、亲油疏水构件、第一测重机构、第二测重机构以及终端设备,使得能够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同时为驱替设备的读数提供一系列的方便,无需人为每隔分钟进行计数,节约了人力成本,且读数更为精准,数据点更多,能够更为直观的观察出油量,便于后续对采收率进行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包括:

量筒1,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对设置的通孔,两个通孔内分别穿设进液接头6和出液接头7,且量筒1内容置有水,水的液面高度与进液接头6及出液接头7所在的水平面相齐平;

烧杯2,用以容纳水;

亲油疏水构件8,容置于量筒1内,漂浮于水平面上且位于进液接头6和出液接头7之间,且进液接头6通过第一管路9连通驱替设备的出液端,用以输入油水混合液,亲油疏水构件8用以吸收油水混合液中的油,出液接头7通过第二管路10连通烧杯2,用以将油水混合液内的水输出至烧杯2;

第一测重机构3,其测重平台上放置有上述的量筒1,用以实时检测量筒1的质量变化;

第二测重机构4,其测重平台上放置有上述的烧杯2,用以实时检测烧杯2的质量变化;

终端设备5,通讯连接第一测重机构3及第二测重机构4,用以接收并记录两个测重机构输入的质量值。

具体应用中,首先,油水混合液经进液接头6流入量筒1内,由亲油疏水构件8吸收油水混合液内的油分,而水份因量筒1内水平面与出液接头7相齐平而直接流出并经由第二管路10流动至烧杯2,同步的,第一测重机构3和第二测重机构4分别实时检测量筒1和烧杯2的质量变化并传输至终端设备5内存储,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油份和水份的密度预知或可预先测出,可根据上述的质量变化值结合密度计算出油份和水份的体积,在实验结束后使用镊子或钩子将亲油疏水构件8取出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于驱替设备的新型油水分离装置包括量筒1、烧杯2、亲油疏水构件8、第一测重机构3、第二测重机构4以及终端设备5,使得能够实现油水分离的目的同时为驱替设备的读数提供一系列的方便,无需人为每隔10分钟进行计数,节约了人力成本,且读数更为精准,数据点更多,能够更为直观的观察出油量,便于后续对采收率进行研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烧杯2的上敞口端密封贴覆有保鲜膜11,且第二管路10穿过保鲜膜11并伸入烧杯2内部,能够防止水挥发,确保出液计量准确。进一步的,第一管路9和第二管路10均为乳胶管,用乳胶管替代现有的橡胶管可防止管线老化,且出液中油份也不易于在乳胶管上挂壁。进一步的,亲油疏水构件8为三聚氰胺海绵,其成本较低但具有优秀的亲油不亲水性能,契合油水分离的目的,且处理起来更方便,集中收集然后丢弃即可,无需耗时进行滴定管的清洁维护。但显然,上述具体材料的选择均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并不局限于此。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测重机构3和第二测重机构4均为电子天平,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称重设备。进一步的,量筒1底部通过强力胶水粘接于第一测重机构3的测重平台上。进一步的,烧杯2底部通过强力胶水粘接于第二测重机构4的测重平台上。进一步的,第一测重机构3和第二测重机构4内均设置有传感器12,且第一测重机构3和第二测重机构4通过传感器12电性连接终端设备5,便于将实时检测的质量变化数值进行传输。进一步的,终端设备5为pc。

值得指出的是,电子天平带有的传感器12可实时传递准确的油量数据至pc端的电脑软件中,后续与时间对应即可找到每个瞬时时间的总出水量。

且在现有的实验中,驱替设备对出液油水量的计量采用的是人为定时对滴定管进行读数,存在着人为误差、滴定管油挂壁误差、油水界面不清晰误差的问题,而使用了该油水分离装置,可大幅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更精确,且数据点更多,更具有参考意义。同时,试验结束后处理更方便,不需要使用石油醚清洗滴定管,对人体健康影响小,且只需要使用三聚氰胺海绵进行更换,量筒1、烧杯2均可以多次使用,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大量采购滴定管,节约了实验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