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0419发布日期:2021-07-06 19:2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监测,尤其是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核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成熟,核工业的飞速发展,放射源或含放射性物质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放射性物质丢失和滥用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需要对生产生活中流通的交通工具、物品、人员进行放射性水平监测,以识别可能的辐射风险,防止其扩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辐射计、风速传感器、数据存储器、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显示器、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散热装置、报警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所述的辐射计、模数转换器、显示器、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散热装置、报警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模数转换器连接。
4.优选的,所述的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放射性气体检测仪、气体收集装置、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所述的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的射性气体检测仪、气体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
5.优选的,所述的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电磁阀、气罐、压缩机、压缩机控制器;所述的压缩机与所述的压缩机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压缩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设置在气罐的罐口;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电磁阀连通。
6.优选的,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微型风扇、风扇控制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型风扇与所述的风扇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风扇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风速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a100lk。
8.优选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meas 300 series。
9.优选的,所述的放射性气体检测仪采用的型号为gkzx

s6。
10.优选的,所述的压缩机控制器采用的型号为kn2

b6yd。
11.优选的,所述的辐射计采用的型号为jt29

sfr

3。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辐射计、风速传感器、数据存储器、温度传感器、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等装置,可以实现全面的辐射监测。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14.图2为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6.如图1所示,一种通道式放射性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处理器、辐射计、风速传感器、数据存储器、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显示器、通信模块、云端服务器、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散热装置、报警装置、身份识别装置;
17.其中的辐射计用于检测辐射强度;所述的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的风速数据;所述的数据存储器用于监测采集的数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监测装置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数据;所述的通信模块用于实时的远程的通信;所述的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放射性气体;所述的散热装置用于对监测装置进行散热;所述的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报警信息;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
18.所述的辐射计、模数转换器、显示器、通信模块、数据存储器、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散热装置、报警装置、身份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的模数转换器连接。
19.放射性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放射性气体检测仪、气体收集装置、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气压传感器与所述的模数转换器连接,所述的射性气体检测仪、气体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
20.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电磁阀、气罐、压缩机、压缩机控制器;所述的压缩机与所述的压缩机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压缩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电磁阀设置在气罐的罐口;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电磁阀连通。
21.散热装置包括包括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微型风扇、风扇控制器;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与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微型风扇与所述的风扇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半导体制冷器温度控制器、风扇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器连接。
22.风速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a100lk。温度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meas 300 series。
23.放射性气体检测仪采用的型号为gkzx

s6。压缩机控制器采用的型号为kn2

b6yd。辐射计采用的型号为jt29

sfr

3。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