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7150发布日期:2021-05-28 10:5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一种工具,治具就是用来辅助操作制作零部件的重要工具。

现有用于电路板测电流的治具一般至具备固定效果,固定后还是需要工人手持电表进行测量,这样操作非常麻烦不利用长时间操作,大量电路端点聚集在一起,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测量点接错的情况,操作失误容易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影响电路板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治具功能单一操作麻烦且测量容易失误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空槽,空槽内设置有电表,电表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销轴铰接在空槽内,电表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的一端插入至治具本体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内,电表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探测针,探测针固定连接在调节机构的右侧面,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治具本体的上表面,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治具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治具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硅胶垫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容纳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治具本体上表面的转轴,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拧块,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定位套,定位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转轴的外侧,定位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内套设有套杆,套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探测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铰接在电表左侧面的滑套,滑套内套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的两端分别与拉板和滑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卡块插入至第二卡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治具本体下侧的底板,治具本体与底板之间的四角处均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治具本体的下表面和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板,电磁铁板的上侧设置有磁吸板,磁吸板固定连接在治具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位于两个电磁铁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一卡孔,探测针的底端套设有橡胶罩,橡胶罩为漏斗形,橡胶罩贴合在治具本体的上表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转轴和定位套的作用下,定位套能够在转轴的外表面旋转,从而使得套管和套杆的角度能够被调节,从而能够带动探测针移动,进而使得探测针能够移动至任意位置,套杆能够在套管内随意移动,从而使得探测针能够被随意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探测针的探测范围,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橡胶罩,第一弹簧通过自身弹力收缩带动定位套向下移动,定位套带动探测针向下移动,此时探测针能够对电路板进行探测,且不需要工人手扶住探测针,极大的方便了工人的操作,而橡胶罩罩在电路板上能够避免探测针随意移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锁定机构,拉动拉板向上移动即可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带动卡块向上移动,此时卡块脱离第二卡孔,在销轴的作用下电表能够旋转至第一容纳槽内,因此在不需要使用时电表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通过设置第一卡孔,卡块能够卡在第一卡孔内,从而使得电表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内不会随意移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硅胶垫和通孔,电路板的上的引脚能够穿过硅胶垫进入至通孔内,随后工人能够将探测针插入至通孔内测量电路,不会导致探测针与多个引脚之间相互接触,避免测量数据出现错误,通过设置滑板和滑槽,滑板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得硅胶垫能够被抽出并随意更换,可以对不同型号的电路板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治具中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治具中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治具本体;2、电表;3、探测针;4、橡胶罩;5、调节机构;51、第一弹簧;52、拧块;53、转轴;54、定位套;55、套管;56、套杆;7、第一卡孔;8、硅胶垫;9、通孔;10、滑板;11、定位机构;111、底板;112、伸缩杆;113、凹槽;114、电磁铁板;115、磁吸板;116、第三弹簧;12、锁定机构;121、拉板;122、第二弹簧;123、滑套;124、销轴;12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所述治具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空槽,空槽内设置有电表2,电表2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销轴124铰接在空槽内,电表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机构12,锁定机构12的一端插入至治具本体1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内,电表2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探测针3,所述锁定机构12包括铰接在电表2左侧面的滑套123,滑套123内套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21,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25,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22,第二弹的两端分别与拉板121和滑套12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卡块125插入至第二卡槽内,通过设置锁定机构12,拉动拉板121向上移动即可带动滑杆向上移动,滑杆带动卡块125向上移动,此时卡块125脱离第二卡孔,在销轴124的作用下电表2能够旋转至第一容纳槽内,因此在不需要使用时电表2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

探测针3固定连接在调节机构5的右侧面,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在治具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治具本体1上表面的转轴53,转轴5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拧块52,转轴53的外表面套设有定位套54,定位套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1,第一弹簧51套设在转轴53的外侧,定位套5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套管55,套管55内套设有套杆56,套杆5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探测针3,通过设置调节机构5,在转轴53和定位套54的作用下,定位套54能够在转轴53的外表面旋转,从而使得套管55和套杆56的角度能够被调节,从而能够带动探测针3移动,进而使得探测针3能够移动至任意位置,套杆56能够在套管55内随意移动,从而使得探测针3能够被随意调节,进一步扩大了探测针3的探测范围;

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硅胶垫8,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一卡孔7,探测针3的底端套设有橡胶罩4,橡胶罩4为漏斗形,橡胶罩4贴合在治具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弹簧51和橡胶罩4,第一弹簧51通过自身弹力收缩带动定位套54向下移动,定位套54带动探测针3向下移动,此时探测针3能够对电路板进行探测,且不需要工人手扶住探测针3,极大的方便了工人的操作,所述硅胶垫8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10,滑板10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第一容纳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

硅胶垫8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9,所述治具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之间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治具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11,所述定位机构11包括位于治具本体1下侧的底板111,治具本体1与底板111之间的四角处均通过伸缩杆112固定连接,伸缩杆11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16,第三弹簧116的两端分别与治具本体1的下表面和伸缩杆1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板114,电磁铁板114的上侧设置有磁吸板115,磁吸板115固定连接在治具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底板11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3,凹槽113位于两个电磁铁板114之间,通过设置第三弹簧116和伸缩杆112,在伸缩杆112的作用下治具本体1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在第三弹簧116的作用下能够通过自身弹力顶动治具本体1向上移动与底板111分开,通过设置电磁铁板114和磁吸板115,电磁铁板114通电时能够吸附住磁吸板115,从而使得底板111与治具本体1之间相互接触,通过设置凹槽113和第二容纳槽,凹槽113和第二容纳槽能够夹住电路板,让电路板能够被正常检测。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人旋转电表2离开第一凹槽113,并利用锁定机构12固定住电表2,然后将电路板放置在凹槽113内,然后为电磁铁板114通电让其吸附磁吸板115,使得底板111与治具本体1之间相互接触,凹槽113和第二容纳槽能够夹住电路板,然后工人操作调节机构5控制探测针3移动,利用探测针3对通孔9内的引脚接触检测,检测结果在电表2上显示,结果准确且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