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4147发布日期:2021-10-09 09:4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毒素(biotoxin)有两种称法,分别是生物毒和天然毒素。生物毒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为天然毒素。天然毒素,是指生物来源并不可自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对其它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3.生物毒素的存在十分复杂,若合理利用,可对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益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目前传统的生物毒素检测装置,往往工序复杂,操作繁琐,且需要与人工配合才能使用,无法实现全自动操作,又不利于清洁。
4.针对以上情况,现需求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具有可自动化控制,操作便捷,效率高,检测准确的优点,且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实现可自动化控制,使得操作便捷,效率高,检测准确的目的,且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洁。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安装有进液盘;所述进液盘内布设有样品管和试剂管,且所述进液盘顶面分别留有样品管和试剂管的进口;所述样品管和试剂管底部均连通有毛细管;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外壳内布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布设有反应器;所述毛细管底部伸入反应器内;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布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布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延伸至反应器内部;且所述转杆外围布设有搅拌杆。
8.所述支撑台上还布设有检测皿;所述检测皿与反应器之间连通有转液管;所述检测皿内布设有检测卡;所述支撑架下方还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摄像头;所述外壳底部布设有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与检测皿之间连通有管道;所述收集罐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外壳外部的出液管。
9.所述外壳顶部还布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连通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端部安装有布设在反应器内的喷头。
10.优选的,所述检测卡布设在检测皿内的透明镜上;所述透明镜与检测皿底板之间布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照灯。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下方还布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布设在摄像头下方的放大镜。
12.优选的,所述水管上布设有水泵;所述转液管上布设有蠕动泵;所述水泵和蠕动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还布设有用于摄像头呈像的显示屏。
14.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上还布设有控制阀。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增设的搅拌杆,可使得样品与试剂快速混合均匀,节省时间,且避免由于试剂混合不匀影响检测结果;增设的水箱以及喷头,能够对反应器以及检测皿进行清洁,操作便捷,节省人力;增设的控制器,使得本装置的更加智能高效,可实现自动控制;增设了摄像头、照灯,使用者可通过显示屏直接观察检测皿内的检测情况,使得观测方便;增设的放大镜,可将检测卡上的液体进行放大,使得呈像更加清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使得操作便捷,效率高,检测准确,且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外壳;2、进液盘;21、样品管;22、试剂管;23、毛细管;3、控制器;4、水箱;41、水泵;42、进水口;43、水管;44、喷头;5、摄像头;6、支撑架;7、立柱;71、放大镜;8、收集罐;81、控制阀;82、出液管;9、检测皿;10、照灯;11、检测卡;12、转液管;121、蠕动泵;13、支撑台;14、电机;141、电机座;15、转杆;151、搅拌杆;16、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所示,一种生物毒素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顶部安装有进液盘2;进液盘2内布设有样品管21和试剂管22,且进液盘2顶面分别留有样品管21和试剂管22的进口;样品管21和试剂管22底部均连通有毛细管23;外壳1顶部设有控制器3;外壳1内布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上布设有反应器16;毛细管23底部伸入反应器16内;外壳1底部设有支撑台13;支撑台13上布设有电机座141;电机座141内布设有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的电机14;电机14上安装有转杆151;转杆151一端延伸至反应器16内部;且转杆151外围布设有搅拌杆15;通过控制器3启动电机14,使得电机14驱动转杆151以及搅拌杆15对加入反应器16内的液体进行搅拌,使得样品与试剂的迅速混合均匀。
22.支撑台13上还布设有检测皿9;检测皿9与反应器16之间连通有转液管12;转液管12上布设有蠕动泵121;蠕动泵121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检测皿9内布设有检测卡11;检测卡11布设在检测皿9内的透明镜上;透明镜与检测皿9的底板之间布设有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的照灯10,通过控制器3打开照灯10,可提高检测皿9内的光线;支撑架6下方还安装有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的摄像头5;控制器3上还布设有用于摄像头5呈像的显示屏;支撑架6下方还布设有立柱7;立柱7上安装有布设在摄像头5下方的放大镜71,通过放大镜71的放大作用,使得观测更加清晰;外壳1底部布设有收集罐8;收集罐8与检测皿9之间连通有管道;收集罐8底部连通有延伸至外壳1外部的出液管82;出液管82上还布设有控制阀81;经过反应器16混合搅拌后的液体从转液管12流入检测皿9内,通过检测卡11对液体进行检测,支撑架6上的摄像头5随时反应检测皿9内的检测情况,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3上的显示屏直接观察检
测结果。
23.外壳1顶部还布设有水箱4;水箱4顶部连通有进水口42;水箱4底部连通有水管43;水管43端部安装有布设在反应器16内的喷头44;水管43上布设有水泵41;水泵41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通过进水口42向水箱4内加入用于清洁反应器16以及检测皿9的水,在水泵41的作用下,水箱4内的水被输送到水管43内,通过水管43端部的喷头44流向反应器16内,对反应器16内壁进行清洁,流入反应器16内的水接着流入检测皿9,对检测皿9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流入收集罐8,最后从出液管82流出外壳1。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通过控制器3启动电机14、蠕动泵121、摄像头5和照灯10,将待测样品加入样品管21内,将用于检测生物毒素的试剂加入试剂管22内,通过搅拌杆151的搅拌使得样品与试剂混合均匀,混合后的液体从转液管12流入检测皿9内进行检测,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3的显示屏观察检测结果,最后打开控制阀81对液体进行收集即可。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