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0417发布日期:2021-06-29 23:3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移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拉绳位移传感器又称拉线位移传感器、拉绳传感器、拉绳电子尺等,它充分结合了角度传感器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优点。拉绳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位移检测和位置检测,广泛用于机械自动化行业、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建筑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

目前现有的拉绳位移传感器的量程普遍较短,最大量程不超过15米,使得拉绳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受到很大的局限;另一方面,现有的拉绳位移传感器普遍体积大,结构复杂,不适合一些小而精的设备使用,而且造价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并具体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包括线轮、电位器和电路板,所述线轮外壁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线轮上设有与所述线轮同心的连接孔,所述电位器的转轴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电位器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输出位移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改变所述电位器转速的变速结构,所述变速结构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电位器的转轴上固定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壳和定位板,所述线轮固定在所述底壳内;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壳的上方,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电位器的转轴穿过所述定位孔后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壳和定位板,所述线轮固定在所述底壳内,所述底壳的上方固定设有基座,所述主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基座后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定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电位器的转轴穿过所述定位孔后与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形状适配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固定设有发条结构,所述发条结构包括发条轴,所述发条轴与所述线轮的连接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发条轴连接的一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连接孔另一端的直径为6.3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是所述主动齿轮直径的1-90倍。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与所述底壳连接处设有滴胶防水结构,所述底壳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设有滴胶防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输出的位移信号包括以下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脉冲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rs485信号、rs232信号和ssi信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且结构紧凑,有效的缩小了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整体体积,使其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变速结构能够使拉绳位移传感器的量程大幅提高,能够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拉绳位移传感器,包括底壳1,底壳1的下方固定设有底座2,底壳1的上方固定设有保护罩3,底壳1与底座2和保护罩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滴胶防水结构。底座2内固定设有发条结构,发条结构包括发条轴。底壳1内设有线轮4,线轮4外壁缠绕有钢丝绳5,钢丝绳5的一端与线轮4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底壳1外;线轮4上设有与线轮4同心的连接孔41,发条轴插入连接孔41内固定连接,使得线轮4的转动能够联动发条结构旋紧或复位,发条结构用于线轮4上的钢丝绳5复位。保护罩3内设有电路板6、电位器7、定位板8和基座9,基座9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1的上方,基座9上固定设有定位板8,定位板8上设有定位孔81,电位器7的转轴71穿过定位孔81和基座9后与线轮4上的连接孔41固定连接,使电位器7限位在定位板8上,同时使得线轮4与电位器7同步转动;电路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板8的上方,电路板6与电位器7电性连接;电路板6上电连接有线路穿过保护罩3用于输出位移信号,通过设计电路板6的不同电路模块可输出以下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脉冲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rs485信号、rs232信号和ssi信号等,能够满足现在绝大部分的自动化设备的信号要求。为了减少拉绳位移传感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把线轮4的连接孔41做成高低位设计,连接孔41与发条轴连接的一端直径设置成6毫米,连接孔41与电位器7的转轴71连接的一端直径设置成6.35毫米。

工作原理如下:拉绳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并通电工作,拉动钢丝绳5,钢丝绳5带动线轮4转动,线轮4带动电位器7的转轴71转动,电位器7将位移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电路板6,电路板6把电信号转换成自动化设备能够识别的信号并发送到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端;释放钢丝绳5上的拉力,钢丝绳5在发条结构的作用下,自动复位缠绕在线轮4的外壁上。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改变电位器7转速的变速结构,变速结构包括主动轴10,主动轴10的一端穿过基座9后插入线轮4的连接孔41内固定,另一端固定设有主动齿轮11,主动齿轮11位于基座9的上方;电位器7的转轴71穿过定位板8的定位孔81,电位器7的转轴71端部固定设有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2啮合,从动齿轮12的直径是主动齿轮11直径的1-90倍,定位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9的上方,电路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定位板8的上方。这样能够使拉绳位移传感器的量程大幅增加,例如:当从动齿轮12的直径是主动齿轮11直径的两倍时,则主动齿轮11转一圈,从动齿轮12带动电位器7的转轴71只转半圈,使得拉绳位移传感器量程是原来不加变速结构的两倍,以此类推,最大可使拉绳位移传感器的量程扩大到原来的90倍,最大量程可超过100米。为了便于安装,基座9上设有与主动齿轮11和从动齿轮12形状适配的安装槽91。为了减少拉绳位移传感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把线轮4的连接孔41做成高低位设计,连接孔41与发条轴连接的一端直径设置成6毫米,连接孔41与主动轴10连接的一端直径设置成6.35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