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9808发布日期:2021-10-27 17:3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


背景技术:

2.防油纸,广义上,指的是能防油脂吸收渗透的纸;狭义上,指的是使用漂白、半漂或未漂化学木浆,通过高打浆度处理而抄造的一类纸;也包括使用浆内添加或表面涂布防油剂而生产的能够抗拒油脂渗透和吸收的纸种。产品的定量可低至20g/m
²
,视用户要求而定。有一定的强度和较高的平滑度,但透气度较低,这种纸因纤维受到强烈的打浆作用,纤维结合点很多,纸页的空隙度很低,透明度较高。因此,可防止油脂的渗透和吸收。
3.在投量生产过程前,需要先对防油纸样品进行各项检测,其中包括渗透检测,传统的在对防油纸进行渗透检测时,需要人工采用胶头滴管将检测试剂滴在防油纸上,然后去观察时间,实现既定时间内对防油纸的渗透检测,这就导致时间上会存在误差,造成检测数据不准确;同时,人工检测无法精确控制检测试剂的低落高度,导致高度不统一,造成渗透检测的数据不准确,影响检测效果。
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精确控制检测试剂的滴落高度、便于观察检测时间的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能够对防油纸进行渗透检测,精确控制检测试剂的滴落高度,对检测时间进行方便快速计时,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包括储液筒和与所述储液筒同轴滑动设置的放液总成;
8.所述储液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的底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放液通道,若干所述放液通道均与滑动通道连接贯通,所述筒体的外壁下方卡接有若干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用于限定所述筒体的底部与防油纸之间的距离;
9.所述放液总成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按帽、上固定杆、内部中空的下放液杆,所述按帽与所述筒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且与所述上固定杆同轴设置,所述下放液杆的底部设置有上限位块和位于所述上限位块下侧的密封套总成,所述密封套总成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放液孔,所述放液孔与所述放液通道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所述下放液杆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下限位接头;
10.所述限位支架的底部斜向远离所述筒体的轴线一侧设置;
11.所述筒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槽型光电开关且位于所述下限位接头的外侧,所述槽型光电开关与计数计时器电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方,所述进液口与固定设置于外壁外侧的进液腔室连接贯通,所述进液腔室的顶部插接有橡皮塞。
13.优选的, 所述限位支架的数量为2个以上。
14.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限位凸台、连接部、下限位凸台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斜向远离所述筒体的轴线一侧设置,所述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限位凸台和所述下限位凸台配合使用的上弧形卡扣和下弧形卡扣。
15.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筒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50
°

16.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筒体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15~30mm。
17.优选的,所述放液孔的数量为2个以上。
1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顶部一侧设置有弧形固定手柄。
19.优选的,所述密封套总成包括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所述下放液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上锁止块和下锁止块;
20.所述上锁止块与所述上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所述上密封部进行位置锁止;
21.所述下锁止块与所述下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所述下密封部进行位置锁止。
22.优选的,所述放液通道包括引流腔和与所述引流腔连接贯通的导流腔,所述引流腔斜向靠近所述筒体的内壁一侧设置,所述导流腔斜向靠近所述筒体的轴线一侧设置,所述放液孔与所述导流腔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均一致。
2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储液筒和放液总成,储液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可以通过进液口将检测试剂注入到储液筒的内部,进行存储;放液总成中下放液杆为内部中空结构,下放液杆的底部设置有放液孔,通过按压按帽,带动下放液杆向下运动,带动放液孔向放液通道运动,实现放液通道通过放液孔与下放液杆的内部连接贯通,排出检测试剂,滴落至下方的防油纸上,方便快捷,改变了原有人工采用滴管进行悬空滴落试剂的方式;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外壁上卡接有若干限位支架,限位支架能够限定筒体底部与防油纸之间的高度,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限位支架,就能改变筒体底部与防油纸之间的高度差,即改变了检测试剂滴落的高度值,满足了在不同高度下,对防油纸的检测需求,也满足了在同等高度下,采用不同检测试剂对防油纸进行检测的需求,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槽型光电开关,槽型光电开关与计数计时器电连接,下限位接头在下移的过程中,检测试剂通过下放液杆排出,滴落,而红外线被下限位接头遮挡,其余段的红外线正常接收,槽型光电开关根据此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槽型光电开关与计数计时器电连接,计数计时器接收脉冲信号之后,进行计时,改变了原有采用人工进行计时的方式,减少因时间导致误差的存在,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5.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液口与固定设置于外壁外侧的进液腔室连接贯通,进液腔室的顶部插接有橡皮塞。在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室,便于对筒体的内部进行检测试剂注入,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同时采用橡皮塞进行密封,防止外界杂质污染内部的检测试剂。
26.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套总成包括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下放液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上锁止块和下锁止块;上锁止块与上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上密封部进行位置锁
止;下锁止块与下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下密封部进行位置锁止。上密封部、下密封部分别与滑动通道的内壁配合,对放液孔进行上下方向的密封,防止检测试剂通过滑动通道排出,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上锁止块与上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上密封部进行位置锁止,下锁止块与下密封部配合使用,用于对下密封部进行位置锁止,防止下放液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上密封套和下密封套发生位移,保证了密封效果。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能够对防油纸进行渗透检测,精确控制检测试剂的滴落高度,对检测时间进行方便快速计时,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31.图3是图2中密封套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试剂滴落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
[0034]1‑
储液筒、11

筒体、12

进气口、13

进液口、14

放液通道、141

引流腔、142

导流腔、15

滑动通道、16

上弧形卡扣、17

下弧形卡扣、18

固定手柄、2

放液总成、21

按帽、22

上固定杆、23

下放液杆、231

上限位块、232

放液孔、233

上锁止块、234

下锁止块、24

弹簧、25

密封套总成、251

上密封部、252

下密封部、26

下限位接头、3

限位支架、31

上限位凸台、32

连接部、33

下限位凸台、34

支撑部、4

槽型光电开关、5

计数计时器、6

进液腔、61

橡皮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液筒1和与储液筒1同轴滑动设置的放液总成2。
[0037]
储液筒1包括筒体11,筒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2,筒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口13,筒体11的底部周向设置有若干放液通道14,若干放液通道14均与滑动通道15连接贯通,筒体11的外壁下方卡接有若干限位支架3,限位支架3的数量为2个以上,优选的,采用4个,周向设置于筒体11的外壁下方,限位支架3用于限定筒体11的底部与防油纸之间的距离。
[0038]
进液口13设置于筒体11的外壁上方,进液口13与固定设置于外壁外侧的进液腔室6连接贯通,进液腔室6的顶部插接有橡皮塞61。通过在筒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液腔室6,进液腔室6为单独结构,进液腔室6的底部开口与进液口13连接,进液腔室6通过进液口13与筒体11的内部连接贯通,采用单独设置的进液腔室6,便于对筒体11的内部进行检测试剂注入,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和快速性,同时采用橡皮塞61进行密封,防止外界杂质污染内部的
检测试剂。
[0039]
放液总成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按帽21、上固定杆22、内部中空的下放液杆23,按帽21与筒体1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24且与上固定杆22同轴设置,下放液杆23的底部设置有上限位块231和位于上限位块231下侧的密封套总成25,密封套总成25的中部设置有若干放液孔232,优选的,放液孔232的数量为2个以上,放液孔232与放液通道14的位置数量一一对应,下放液杆23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下限位接头26。
[0040]
放液通道14包括引流腔141和与引流腔141连接贯通的导流腔142,引流腔141斜向靠近筒体11的内壁一侧设置,导流腔142斜向靠近筒体11的轴线一侧设置,放液孔232与导流腔142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均一致。
[0041]
限位支架3的底部斜向远离筒体11的轴线一侧设置。
[0042]
限位支架3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上限位凸台31、连接部32、下限位凸台33和支撑部34,支撑部34斜向远离筒体11的轴线一侧设置,支撑部34与筒体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50
°
,支撑部34的底部与筒体11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15~30mm,筒体11的外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上限位凸台31和下限位凸台31配合使用的上弧形卡扣16和下弧形卡扣17。
[0043]
筒体1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槽型光电开关4且位于下限位接头26的外侧,槽型光电开关4与计数计时器5电连接。
[0044]
筒体11的外壁顶部一侧设置有弧形固定手柄18,便于工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固定手柄18对手部减少损伤和负担,提高使用舒适度。
[0045]
密封套总成25包括上密封部251和下密封部252,下放液杆23的外壁上设置有上锁止块233和下锁止块234;上锁止块233与上密封部251配合使用,用于对上密封部251进行位置锁止;下锁止块234与下密封部252配合使用,用于对下密封部252进行位置锁止。上密封部251、下密封部252分别与滑动通道15的内壁配合,对放液孔232进行上下方向的密封,防止检测试剂通过滑动通道15排出,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上锁止块233与上密封部251配合使用,用于对上密封部251进行位置锁止,下锁止块234与下密封部252配合使用,用于对下密封部252进行位置锁止,防止下放液杆2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上密封套251和下密封套252发生位移,保证了密封效果。
[004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开启橡皮塞61,经进液腔室6、进液口13向筒体11的内部进行检测试剂的注入,注入完成以后,封闭橡皮塞61,工作人员选择适合高度的限位支架3,卡接在筒体11的外壁上,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限位支架3,就能改变筒体11底部与防油纸之间的高度差,即改变了检测试剂滴落的高度值,满足了在不同高度下,对防油纸的检测需求,也满足了在同等高度下,采用不同检测试剂对防油纸进行检测的需求,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0047]
卡接完成以后,工作人员握持筒体11的外壁,支撑部34按压在桌面上,放置待检测的防油纸至下限位接头26的下方,然后工作人员的大拇指按压按帽21,在按帽21的带动下,下放液杆23向下移动,实现放液孔232与导流腔142连接贯通,筒体11内部的检测试剂经放液管道14、放液孔232进入下放液杆23的内部,并滴落至下方的防油纸上,完成检测。在下放液杆2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下限位接头26一起向下移动,筒体1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槽型光电开关4,槽型光电开关4与计数计时器5电连接,下限位接头26在下移的过程中,检测
试剂通过下放液杆23排出,滴落,而红外线被下限位接头23遮挡,其余段的红外线正常接收,槽型光电开关4根据此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输出,槽型光电开关4与计数计时器5电连接,计数计时器5接收脉冲信号之后,进行计时,改变了原有采用人工进行计时的方式,减少因时间导致误差的存在,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槽型光电开关4也叫槽型红外光电门,其槽型结构的两内侧对应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被红外接收器接收;计数计时器5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检测电路、数据处理存储电路等,面板上有数码管显示电路、电源开关和功能按键。采用槽型光电开关4与计数计时器5电连接完成计时操作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
[004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持式防油纸检测器,能够对防油纸进行渗透检测,精确控制检测试剂的滴落高度,对检测时间进行方便快速计时,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