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托压式灯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921发布日期:2021-09-25 11:4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转盘托压式灯检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检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托压式灯检机。


背景技术:

2.灯检机一般为用于对产品进行灯检操作的设备,一般用于对瓶体类产品的检测,例如用于输液瓶、安瓿瓶等产品。转盘托压式灯检机则是对被检测产品的底部通过底座组件进行托举,对产品顶部通过压头组件进行下压,以使得产品被“托压”夹持固定后随相应转盘的输送通道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进行检测。转盘托压式灯检机主要为用于瓶直径较小、长度较长的一类细长的产品,例如安瓿瓶、口服液瓶等产品的灯检;因这类产品较为细长,若仅从产品底部或者头部进行夹持,往往无法保证产品夹持的姿态统一,容易产生夹持偏斜的情况,因此为确保产品夹持精度,需要采用托压式灯检机进行夹持灯检。
3.但是,灯检机在采集图像时需要设置相机等图像采集装置以及设置背光源为产品打光;而由于转盘托压式灯检机需要从产品的上下端部同时与产品接触,因而其转盘实际会设置有上旋盘和下旋盘的结构,而在上旋盘和下旋盘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形成灯检输送通道,被检测产品将随灯检输送通道移动,相应的背光源和相机中其中之一将设置于灯检输送通道围成的区域的内侧,而另一个则需要设置在外侧。由于背光源与相机往往需要保持与被检测产品同步跟踪移动一段距离,因此要求背光源与相机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同步状态,即保持相同的角速度。传统处理方式为将相机跟踪盘和背光源跟踪盘设置为一体的固定连接关系,通过在主轴上套设相应的夹层轴套来实现绕过上旋盘或下旋盘后进行固定连接,然后通过设置一个驱动机构直接驱动相机跟踪盘和背光源跟踪盘跟踪移动;但是此种结构会导致主轴部分的结构关系复杂,通常需要设置三层及以上的彼此能够相对转动的轴或轴套结构,同时轴套还需要穿过上旋盘或下旋盘与主轴之间的连接结构,而且加工和装配也非常繁琐,同时还会增加设备成本以及后期维护难度。
4.另外,在托压式灯检机中,灯检机设置有底座组件用于与被检测瓶体的底部配合,用于承托并带动产品旋转。由于在灯检过程中一般需要从瓶底进行打光,以便于对瓶底或瓶内进行检测。但是对于如安瓿瓶等瓶体直径较小且相对高度较高的这一类细长的产品而言,由于产品的直径非常小,因此底座组件结构本身也较小,进而导致设置于底座组件内部的导光通道往往较细,因而若仅通过在底座组件下方设置光源进行打光,通过导光通道后照射到产品底部的光照强度将比较弱,打光效果不佳。
5.另外,在托压式灯检机中,需要通过设置相应的压头组件用于下压灯检产品,以实现对产品的下压夹持并输送。如申请号为cn202020111810.5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灯检机的压瓶装置”。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压瓶装置,其导杆的高度不方便调节,当所检测的产品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往往需要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导杆,因此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机构简单的转盘托压式灯检机。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盘托压式灯检机,包括安装平台,在安装平台上安装有进料装置、主旋盘检测装置和出料装置,主旋盘检测装置包括主轴套、主轴、主轴驱动机构、上旋盘、下旋盘、第一跟踪盘、第二跟踪盘、压头组件和底座组件,主轴套固定于安装平台上,主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主轴套中,上旋盘和下旋盘分别固定安装在主轴上,压头组件沿上旋盘外周边沿部位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底座组件沿下旋盘外周边沿部位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且一个压头组件与一个底座组件对应配合形成产品夹持工位,在上旋盘和下旋盘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形成灯检输送通道,沿上述灯检输送通道设置有至少一组图像采集组件,每组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和背光源,相机安装于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的其中之一上,背光源安装于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的另一个之上;主轴驱动机构与主轴传动连接以驱动主轴转动,还包括第一跟踪驱动机构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第一跟踪盘设置于上旋盘和下旋盘之间的灯检输送通道的外部,第二跟踪盘设置于上旋盘和下旋盘之间的灯检输送通道的内部,第一跟踪驱动机构与第一跟踪盘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跟踪盘往复摆动,第二跟踪驱动机构与第二跟踪盘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跟踪盘往复摆动,并且同步控制第一跟踪驱动机构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以使第一跟踪盘的往复摆动与第二跟踪盘的往复摆动同步。
8.进一步的是:第一跟踪驱动机构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均为伺服电机;第一跟踪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安装板与主轴套固定连接;第一跟踪盘通过第一轴承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套上,在第一跟踪盘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齿条,第一从动齿条与第一跟踪驱动机构上的第一主动轮啮合传动;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一端伸入上旋盘和下旋盘之间后通过活动套设于主轴上的第一轴套连接,安装支架的另一端从上旋盘和下旋盘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形成灯检输送通道之间的间隙口伸出后通过安装柱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第二跟踪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第二跟踪盘通过第二轴承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上,在第二跟踪盘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条,第二从动齿条与第二跟踪驱动机构上的第二主动轮啮合传动;主轴驱动机构通过第二安装板与主轴套固定连接,主轴驱动机构上的第三主动轮与主轴上设置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9.进一步的是:第二跟踪盘包括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通过第二轴承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上;第一轴套通过第三轴承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上;在主轴套和主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包括设置于主轴套内上端的第一滚子轴承和设置于主轴套内下端的第一球轴承。
10.进一步的是: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输送线、进料螺旋和进料星轮,在进料星轮的外周间隔分布设置有若干容瓶槽;进料螺旋的一端与进料输送线相连以进料,进料螺旋的另一端与进料星轮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进料星轮与上旋盘和下旋盘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出料星轮和若干第二出料星轮,与每个第二出料星轮对应设置有出料输送线,在第一出料星轮和第二出料星轮的外周间隔分布设置有若干容瓶槽;第一出料星轮与上旋盘和下旋盘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各第二出料星轮分别与第一出料星轮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并且在第二出料星轮与第一出料星轮相切配合处设置有控制开关。
11.上述转盘托压式灯检机,通过分别为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单独设置对应的第一跟踪驱动机构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这样可使得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无需在结构上
有固定连接关系,进而能解决转盘托压式灯检机中因上旋盘与下旋盘同时存在而导致的不方便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固定连接的情况;同时为实现第一跟踪盘和第二跟踪盘的同步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能够同步控制的第一跟踪驱动机构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利用对跟踪驱动机构的电控制技术来实现同步驱动。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结构中需要设置套设在主轴上的夹层轴套而言,可使得主轴部分的结构关系更加简单,而且加工和装配也更加方便,可减少设备成本以及后期维护难度。
12.在上述结构的转盘托压式灯检机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瓶体打光效果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安装座、旋瓶轴、旋瓶座、驱动轮和旋瓶驱动机构,在安装座内设有通孔,旋瓶轴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的通孔内,旋瓶座安装于旋瓶轴的上部,驱动轮固定套设于旋瓶轴的下部,旋瓶驱动机构与驱动轮转动传动配合;在旋瓶轴内设置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导光通道,在旋瓶座上与所述导光通道对应的设置有底孔,在导光通道内设置有一根导光棒,导光棒从导光通道的上端延伸至导光通道的下端;在导光棒的下方设置有底光源,底光源的光照方向朝向导光棒;在下旋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安装孔内。
13.进一步的是:在导光通道的上端覆盖设置有一块透明玻璃板,在导光棒的两端设置有阶梯结构,并且位于两端的阶梯结构之间的导光棒的直径大于两端部分的导光棒的直径;在导光棒的两端,位于导光通道的内壁与导光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在旋瓶轴的下端还连接设置有一块压板,导光棒的下端从压板上设置的让位孔穿出;压板压在导光棒下端的阶梯结构上;旋瓶座为套设在旋瓶轴上端以及上端外周的环形套结构,并且在环形套的内壁与旋瓶轴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在旋瓶轴上位于旋瓶座与安装座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从旋瓶轴中部向外延伸的外延部,并且所述外延部向外延伸至超过安装座的上端部外周边沿后进一步向下折弯后包围安装座的上端部;在安装座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台阶,上限位台阶扣接在下旋盘的安装孔的上端边沿上,安装座的下部穿过下旋盘的安装孔后套设有锁紧螺母。
14.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光源包括发光部、光源座、聚光杯、底光源线缆和凸透镜,光源座呈桶状,光源座的侧壁上设有穿线孔,发光部固定在光源座的内底部,聚光杯固定在光源座中,发光部位于聚光杯的入光口中,聚光杯的出光口位于光源座的开口处,凸透镜固定在光源座的开口处,凸透镜的凸起部分位于光源座外,凸透镜、聚光杯和导光棒同轴设置,底光源线缆穿过穿线孔与发光部电连接。
15.进一步的是:发光部为灯珠;光源座的内环面上设有限位台阶,聚光杯的外侧壁与限位台阶过盈配合;还包括上盖,上盖呈环状,上盖与光源座可拆卸连接,凸透镜位于上盖和光源座之间;在凸透镜与上盖之间和/或凸透镜与光源座之间设置密封件;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固定在与穿线孔连通的光源座的内侧壁上或穿线孔中,底光源线缆穿过密封圈与发光部电连接;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光源座的外底部,并且在连接板上设有螺柱连接孔。
16.上述通过在导光通道内增加设置一根导光棒,利用导光棒的导光效果,以增强设置于导光棒下方的底光源最终通过导光通道的光照量,进而能够提高照射到产品底部的光照强度,提高打光效果。另外,通过设置相应的透明玻璃板、o型圈或者外延部等结构,可有效地避免灯检过程中泄漏的液体渗入到导光通道内。而进一步通过设置底光源采用聚光杯
与凸透镜的双重聚光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底光源的聚光效果,进而使得底光源的光束更加集中,通过导光棒传导后照射到产品上时的亮度更高,能进一步提高打光效果。
17.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背光打光效果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背光控制器、背板、边框、扩散板和灯板,由背板、边框、扩散板围合形成箱体结构,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结构内部,在灯板上分布设置有若干发光灯珠,在箱体结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隔板以将箱体结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分区,在每个分区内均设置有灯板以及安装于灯板上的发光灯珠;不同分区内的灯板上的发光灯珠分别独立控制地与背光控制器电性相连。
18.进一步的是:所述隔板为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隔板的四周边沿分别与背板、扩散板以及边框接触以在隔板两侧完全分割,各隔板彼此平行的竖向设置,并且由各隔板所形成的分区包括宽条区和窄条区,并且宽条区和窄条区依次间隔分布,宽条区的宽度尺寸l1大于窄条区的宽度尺寸l2;背板和边框均为不透明材料制成,扩散板为亚克力板;在背板后部设置有控制柜,所述背光控制器安装于控制柜内。
19.上述通过在背光源内设置不同的分区,同时通过对不同分区内的发光灯珠的独立控制,通过对不同分区的开关控制,即可实现不同的打光方案,进而可作为多工位、多功能的光源使用。另外,通过各隔板彼此平行的竖向设置,可使得光源能够实现面光源与条形光源的不同打光组合方案。
20.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转盘托压式灯检机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能够便于调节压头组件中压头高度的压头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包括导杆、压头、弹簧、压头座、滚轮和锁定件,在上旋盘上方设置有一个限位盘,限位盘通过支杆固定安装于上旋盘上,在限位盘和上旋盘上分别设置有允许导杆穿过的穿孔,压头安装于导杆的下端,滚轮安装于压头座上,在导杆上设置有沿导杆的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压头座为活动套设安装在导杆上,锁定件安装于压头座上,并且锁定件的一端为能够伸缩调节并插入到导杆的其中一个定位孔内以实现压头座与导杆的定位锁定;所述弹簧套设于导杆上且被预压缩在限位盘和压头座之间。
21.进一步的是:在上旋盘的穿孔处设置有导杆套,所述导杆设置为活动配合地穿过导杆套;在压头座上位于导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锁定件为定位柱塞,并且在定位柱塞上安装入压头座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在压头座内设置有定位螺孔,定位柱塞的螺纹段与定位螺孔螺纹配合;所述压头组件还包括压头安装套,所述压头安装套固定安装在导杆的下端,压头通过轴承能够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压头安装套内;在弹簧的两端且位于弹簧与导杆之间分别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滚轮为轴承。
22.上述压头组件中,通过设置锁定件以及在导杆上设置相应的定位孔的结构后,通过调节锁定件,使锁定件与不同的定位孔进行定位锁定,即可实现对导杆与压头座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进而最终实现对压头高度位置的调节,可实现对不同高度尺寸的产品的快速调节适配,并且调节过程非常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盘托压式灯检机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5.图3为图1中隐藏上旋盘部分以及压头组件部分后的示意图;
26.图4为图3的俯视图;
27.图5为图2中隐藏压头组件部分后的侧视图;
28.图6为图3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29.图7为图3的剖视图;
30.图8为第一跟踪盘的立体示意图;
31.图9为底座组件的剖视图;
32.图10为底光源的俯视图;
33.图11为图10中a

a截面的剖视图;
34.图12为背光源的主视图;
35.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36.图14为图12的俯视图;
37.图15为灯板部分的主视图;
38.图16为上压头组件部分的主视图;
39.图17为图16中b

b截面的剖视图;
40.图18为图17所示情况下滚轮与凸轮配合后将导杆提起一定高度时的示意图;
41.图19为滚轮与凸轮配合导向过程的示意图;
42.图中标记为:安装平台1、主轴套2、主轴3、主轴驱动机构4、上旋盘5、下旋盘6、第一跟踪盘7、第二跟踪盘8、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三轴承15、第一从动齿条16、第一主动轮17、安装支架18、第一轴套19、间隙口20、安装柱21、第二从动齿条22、第二主动轮23、第二轴套24、第一滚子轴承25、第一球轴承26、第三主动轮27、从动齿轮28、分区29、宽条区30、窄条区31、控制柜32、相机33、背光源34、背板35、边框36、扩散板377、灯板38、发光灯珠39、隔板40、产品41、进料装置100、进料输送线101、进料螺旋102、进料星轮103、主旋盘检测装置200、出料装置300、第一出料星轮301、第二出料星轮302、出料输送线303、压头组件400、导杆401、压头402、弹簧403、压头座404、滚轮405、锁定件406、限位盘407、定位孔408、压头安装套409、导杆套410、凸轮411、底座组件500、安装座501、旋瓶轴502、旋瓶座503、驱动轮504、导光通道505、底孔506、导光棒507、底光源508、透明玻璃板509、第一o型圈510、压板511、第二o型圈512、外延部513、锁紧螺母514、发光部515、光源座516、聚光杯517、底光源线缆518、凸透镜519、上盖520、密封圈521、连接板522。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4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方位用语,是为了利于构件间相对位置联系的描述,非为相关构件、构件间位置关系的绝对位置特指,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实用新型中有涉及数量的用语,如“多”、“多个”、“若干”等,具体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
45.如图1至图1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盘托压式灯检机,转盘托压式灯检机,
包括安装平台1,在安装平台1上安装有进料装置100、主旋盘检测装置200和出料装置300,主旋盘检测装置200包括主轴套2、主轴3、主轴驱动机构4、上旋盘5、下旋盘6、第一跟踪盘7、第二跟踪盘8、压头组件400和底座组件500,主轴套2固定于安装平台1上,主轴3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主轴套2中,上旋盘5和下旋盘6分别固定安装在主轴3上,压头组件400沿上旋盘5外周边沿部位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底座组件500沿下旋盘6外周边沿部位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并且一个压头组件400与一个底座组件500对应配合形成产品夹持工位,在上旋盘5和下旋盘6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形成灯检输送通道,沿上述灯检输送通道设置有至少一组图像采集组件,每组图像采集组件包括相机33和背光源34,相机33安装于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的其中之一上,背光源34安装于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的另一个之上;主轴驱动机构4与主轴3传动连接以驱动主轴3转动。
46.更具体的,进料装置100具体可包括进料输送线101、进料螺旋102和进料星轮103,在进料星轮103的外周间隔分布设置有若干容瓶槽;进料螺旋102的一端与进料输送线101相连以进料,进料螺旋102的另一端与进料星轮103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进料星轮103与上旋盘5和下旋盘6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即被检测产品41,如安瓿瓶产品,从进料输送线101输入,通过进料螺旋102、进料星轮103后交接到上旋盘5与下旋盘6之间,被上旋盘5上的压头组件400与下旋盘6上的底座组件500夹持后随上旋盘5和下旋盘6一起转动并沿上旋盘5和下旋盘6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的灯检输送通道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被进行相应的图像采集和检测。而出料装置300则具体可包括第一出料星轮301和若干第二出料星轮302,与每个第二出料星轮302对应设置有出料输送线303,在第一出料星轮301和第二出料星轮302的外周间隔分布设置有若干容瓶槽;第一出料星轮301与上旋盘5和下旋盘6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各第二出料星轮302分别与第一出料星轮301相切配合以实现对被检产品的交接,并且在第二出料星轮302与第一出料星轮301相切配合处设置有控制开关。这样,被主旋盘检测装置200检测后的产品41从上旋盘5和下旋盘6之间交接给第一出料星轮301后,通过第一出料星轮301与对应的第二出料星轮302之间的控制开关的控制交接到对应的出料输送线303后排出。
47.其中,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即为用于图像采集所需的相机33和背光源34进行安装并实现同步跟踪的机构,相机33和背光源34理论上可分别对应安装到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上,如附图中所示,为将相机33安装到第一跟踪盘7上,而将背光源34安装到第二跟踪盘8上。另外,根据对产品41检测部位的不同、检测对象的不同,理论上可沿灯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多组图像采集装置,每组中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相机33以及背光源34等。当然,所有组中的相机33可全部安装于第一跟踪盘7上,而所有组中的背光源34可全部安装于第二跟踪盘8上。
48.本实用新型中,具体还包括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第一跟踪盘7设置于上旋盘5和下旋盘6之间的灯检输送通道的外部,第二跟踪盘8设置于上旋盘5和下旋盘6之间的灯检输送通道的内部,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与第一跟踪盘7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跟踪盘7往复摆动,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与第二跟踪盘8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跟踪盘8往复摆动,并且同步控制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以使第一跟踪盘7的往复摆动与第二跟踪盘8的往复摆动同步。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分别为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单独设置对应的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这样可使得第
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无需在结构上有固定连接关系,进而能解决转盘托压式灯检机中因上旋盘5与下旋盘6同时存在而导致的不方便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固定连接的问题;同时为实现第一跟踪盘7和第二跟踪盘8的同步效果,则通过采用同步控制的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利用对跟踪驱动机构的电控制技术来实现同步驱动。例如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均为伺服电机,这样通过两个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对二者进行同步驱动控制,即可实现对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的精确同步控制,确保二者的同步驱动,进而保证相机33与背光源34的同步跟踪。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结构中需要设置套设在主轴3上的夹层轴套而言,可使得主轴部分的结构关系更加简单,而且加工和装配也更加方便,可减少设备成本以及后期维护难度。
49.更为具体的,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可设置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通过第一安装板11与主轴套2固定连接;第一跟踪盘7通过第一轴承13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套2上,在第一跟踪盘7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齿条16,第一从动齿条16与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上的第一主动轮17啮合传动。这样可使得对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的安装非常简单,直接安装到主轴套2上即可;同时第一跟踪盘7的安装也非常简单,直接通过第一轴承13安装到主轴套2上即可。
50.更具体的,为了便于安装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还包括安装支架18,安装支架18的一端伸入上旋盘5和下旋盘6之间后通过活动套设于主轴3上的第一轴套19连接,安装支架18的另一端从上旋盘5和下旋盘6的外周边沿部位之间形成灯检输送通道之间的间隙口20伸出后通过安装柱21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1,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8上;第二跟踪盘8通过第二轴承14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3上,在第二跟踪盘8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齿条22,第二从动齿条22与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上的第二主动轮23啮合传动。其中间隙口20,如附图中所示位置,其为在进料星轮103与第一出料星轮301之间,由于该位置在压头组件400与底座组件500之间没有被检测产品,因此在该位置的上旋盘5和下旋盘6之间会形成一个角度相对较小的间隙口20,本实用新型中及为利用该间隙口20将安装支架18伸入到上旋盘5和下旋盘6的内部区域,以作为固定安装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的承载基础,同时通过安装柱21将安装支架18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1上,而通过第一轴套19则可进一步起到对安装支架18伸入的那端端部的支撑作用。当然,为确保第一轴套19与主轴3之间的相对转动配合,进一步可设置第一轴套19通过第三轴承15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3上。
51.更具体的,为确保第二跟踪盘8与主轴3之间的相对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可设置第二跟踪盘8包括有第二轴套24,第二轴套24通过第二轴承14能够转动地套设安装在主轴3上。
52.更具体的,为确保主轴套2与之间的相对转动配合,同时通过主轴套2为主轴3提供轴向支撑作用,进一步在主轴套2和主轴3之间设置有轴承组,所述轴承组包括设置于主轴套2内上端的第一滚子轴承25和设置于主轴套2内下端的第一球轴承26。其中,第一滚子轴承25设置于上端,利用第一滚子轴承25具有较好的轴向承载能力,以为轴承3提供较强的轴向支撑。
53.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主轴驱动机构4的传动结构,可进一步设置为主轴驱
动机构4通过第二安装板12与主轴套2固定连接,主轴驱动机构4上的第三主动轮27与主轴3上设置的从动齿轮28啮合传动。
54.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轴驱动机构4、第一跟踪驱动机构9和第二跟踪驱动机构10均为采用齿轮间啮合或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结构进行传动,这样可确保传动的精度较高,以确保同步跟踪的精度要求。
55.另外,为提高底座组件500对产品41底部的打光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01、旋瓶轴502、旋瓶座503、驱动轮504和旋瓶驱动机构,在安装座501内设有通孔,旋瓶轴50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501的通孔内,旋瓶座503安装于旋瓶轴502的上部,驱动轮504固定套设于旋瓶轴502的下部,旋瓶驱动机构与驱动轮504转动传动配合;在旋瓶轴502内设置有沿其轴向贯穿的导光通道505,在旋瓶座503上与所述导光通道505对应的设置有底孔506,在导光通道505内设置有一根导光棒507,导光棒507从导光通道505的上端延伸至导光通道505的下端;在导光棒507的下方设置有底光源508,底光源508的光照方向朝向导光棒507;在下旋盘6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501安装于安装孔内。这样,从底光源508发出的光线可通过导光棒507的导光效果,使得在通过导光通道505的过程中能有效地降低光照损失,进而提高照射到产品底部的光照强度,提高打光效果。当然,不失一般性,导光棒507具体可采用带黑色保护套导光棒,并且在黑色保护套的内为采用光纤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导光棒507。
56.更具体的,为避免位于旋瓶座503上方的产品41漏液后液体进入到导光通道505内以及进一步沿导光通道505下漏,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导光通道505的上端覆盖设置有一块透明玻璃板509;通过设置透明玻璃板509,可起到对导光通道505顶部的遮盖效果,进而避免下漏的液体进入到导光通道505内;并且进一步可在透明玻璃板509与旋瓶轴502接触处涂抹密封胶,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57.更具体的,为进一步增强密封性,本实用新型中还可在导光棒507的两端,在导光通道505的内壁与导光棒507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圈510;具体如附图中所示。
58.更具体的,为了便于安装导光棒507,本实用新型中可在导光棒507的两端设置有阶梯结构,并且位于两端的阶梯结构之间的导光棒507的直径大于两端部分的导光棒507的直径。这样,对于上述设置有第一o型圈510的情况下,可将两端的第一o型圈510套设于两端部的直径较小的部分上,实际即为附图9中所示结构。
59.另外,为进一步实现对导光棒507的限位安装,进一步在旋瓶轴502的下端还连接设置有一块压板511,导光棒507的下端从压板511上设置的让位孔穿出;当然,导光棒507下端的阶梯结构将与压板511配合,即通过压板511压在导光棒507下端的阶梯结构上,以实现对导光棒507的限位安装,进一步阻挡导光棒507从导光通道505内落下来。当然,压板511同时还可作为驱动轮504的限位结构,以实现驱动轮504的限位安装。
60.不失一般性,由于旋瓶轴502在运行时需要转动,以带动产品41同步自旋;因此旋瓶轴502需求为能够转动的安装在安装座501内,具体的可通过设置相应的轴承将旋瓶轴502安装在安装座501的通孔内。另外,旋瓶轴502的转动为通过相应的驱动机构驱动驱动轮504转动后带动旋瓶轴502转动;而具体的驱动轮504可设置为带轮结构,驱动轮504通过相应的驱动皮带与驱动机构传动配合。
61.更具体的,如附图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旋瓶座503为套设在旋瓶轴
502上端以及上端外周的环形套结构,并且在环形套的内壁与旋瓶轴50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圈512。这样设置可更便于旋瓶座503与旋瓶轴502的安装配合,同时通过设置第二o型圈512,一方面可起到过盈配合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通过第二o型圈512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
62.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旋瓶轴502上位于旋瓶座503与安装座501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从旋瓶轴502中部向外延伸的外延部513,并且所述外延部513向外延伸至超过安装座501的上端部外周边沿后进一步向下折弯后包围安装座501的上端部。这样通过设置外延部513后,当旋瓶座503的外壁有下落的液体时,可通过外延部513将下落的液体引导至安装座501的外周壁上,进而能进一步避免液体从安装座501的上端进入到安装座501内的通孔内。
63.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组件500整体为安装到灯检机的下旋盘6上,因此需要在下旋盘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安装座501的安装孔,同时在安装座501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台阶,上限位台阶扣接在下旋盘6的安装孔的上端边沿上,安装座501的下部穿过下旋盘6的安装孔后套设有锁紧螺母514;这样通过旋拧锁紧螺母514以实现对安装座501的拆装,进而实现底座组件500的安装;而安装座501则为通过其上限位台阶与锁紧螺母514而将下旋盘6夹紧实现安装。
64.另外,为进一步提高底光源508的聚光效果,进而提高底光源508投射入导光棒507内的光照量,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光源508包括发光部515、光源座516、聚光杯517、底光源线缆518和凸透镜519,光源座516呈桶状,光源座516的侧壁上设有穿线孔,发光部515固定在光源座516的内底部,聚光杯517固定在光源座516中,发光部515位于聚光杯517的入光口中,聚光杯517的出光口位于光源座516的开口处,凸透镜519固定在光源座516的开口处,凸透镜519的凸起部分位于光源座516外,凸透镜519、聚光杯517和导光棒507同轴设置,底光源线缆518穿过穿线孔与发光部515电连接。这样,通过采用聚光杯517与凸透镜519的双重聚光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底光源508的聚光效果,进而使得底光源508的光束更加集中,通过导光棒507传导后照射到产品上时的亮度更高,能进一步提高打光效果。
65.更具体的,为了使得底光源508的照射效果好,优选设置发光部515为灯珠,灯珠发出的光线能够均匀投射到聚光杯517的反光面上。当然,灯珠优选设置于聚光杯517的聚光焦点上。
66.更具体的,为了使得凸透镜519固定得更牢靠,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盖520,上盖520呈环状,上盖520与光源座516通过螺纹、卡扣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凸透镜519位于上盖520和光源座516之间;通过上盖520将凸透镜519夹紧安装在光源座516和上盖520之间。
67.更具体的,为了提高底光源508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水滴等进入聚光杯517或光源座516中,在凸透镜519与上盖520之间和/或凸透镜519与光源座516之间设置密封件,密封件为橡胶密封垫、密封胶粘剂等可以起到密封作用的物件。
68.更具体的,为了提高底光源508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水滴等进入光源座516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密封圈521,密封圈521固定在与穿线孔连通的光源座516的内侧壁上或穿线孔中,底光源线缆518穿过密封圈521与发光部515电连接。
69.更具体的,为便于底光源508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板522,连接板522固定在光源座516的外底部,可以通过将连接板522与其它结构用粘接、螺接等方式连接而固
定本实用新型。
70.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与其它结构连接固定,连接板522上设有螺柱连接孔,螺柱通过螺柱连接孔与其它结构螺纹连接而固定安装底光源508;如通过螺栓将底光源508固定安装在下旋盘6上并位于对应的底座组件500内的导光棒507的正下方。
71.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不同打光效果的背光源34的结构,所述背光源34包括背光控制器、背板35、边框36、扩散板37和灯板38,由背板35、边框36、扩散板37围合形成箱体结构,灯板38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结构内部,在灯板38上分布设置有若干发光灯珠39,在箱体结构内部还设置有若干隔板40以将箱体结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分区29,在每个分区29内均设置有灯板38以及安装于灯板38上的发光灯珠39;不同分区29内的灯板38上的发光灯珠39分别独立控制地与背光控制器电性相连。这样,通过设置不同分区29内的灯板38上的发光灯珠39分别独立控制地与控制器电性相连,即能够通过控制器实现对不同分区29内的发光灯珠39进行独立的开关控制,进而能够选择性地控制其中部分分区29发光而其余部分分区29则不发光,这样即可通过合理的控制,实现光源的不同区域进行发光,以满足不同的打光需要。当然,不失一般性的,位于同一分区29内的若干发光灯珠39则可为同步的开关控制,即同一分区29内的发光灯珠39全部同时开或同时关。
72.另外,上述各分区29内的灯板38理论上可为同一块板,如为同一块pcb板,但是对于不同分区29内的部分灯板38上安装的发光灯珠39应当进行区分,即通过不同的控制电路与控制器连接,以实现不同分区29的独立控制。当然,也可为每个分区29分别设置一块灯板38,这样不同分区29内的灯板38将彼此独立,然后在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实现独立控制。
73.不失一般性的,背光源34中的背板35以及边框36等应当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以避免漏光,而扩散板37则应当采用具有一定透光和扩散效果的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亚克力板制成扩散板37。
74.更具体的,为了实现相邻分区29的有效光隔离,避免相邻分区29之间漏光,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隔板40为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隔板40的四周边沿分别与背板35、扩散板37以及边框36接触以在隔板40两侧完全分割。例如,具体可优选设置隔板40为金属板;并且在隔板40的两侧表面可设置为反光层,如涂刷一层白色反光层。
75.更具体的,为便于控制器的安装,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背板35后部设置有控制柜32,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控制柜32内;当然,控制器需要通过必要的电路与各分区29内的发光灯珠39电性连接,以实现开关控制。
76.更具体的参照附图12至15中所示的一种具体的隔板40的分布设置结构,为将各隔板40彼此平行的沿上下竖向设置。这样,由各隔板40将整个光源分割形成相应数量的条状分区29;这样设置后通过控制各分区29的开关,可实现如下不同的打光效果:第一种、所有分区29均开启,此时整个光源呈平面光源,可作为整体的平面背光源;第二种、各分区29依次间隔开关设置,即各分区29为“开






……”
的打光设置,此时整个光源呈明暗交替的条形光源,可作为条形光源使用;当然若各分区29的宽度尺寸相同时,则上述第二种打光实际为均匀间隔的明暗交替的条形光源。
77.更为具体的,在上述将各隔板40彼此平行的竖向设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各隔板40所形成的分区29包括宽条区30和窄条区31,并且宽条区30和窄条区31依
次间隔分布,宽条区30的宽度尺寸l1大于窄条区31的宽度尺寸l2。这样一来,即可通过同时控制所有的窄条区31开启以及同时控制所有的宽条区30关闭,可形成不均匀间隔的明暗交替的条形光源,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根据被打光产品的宽度设置对应宽度的宽条区30,当被打光的产品与宽条区30对应时,通过宽条区30两侧的窄条区31的打光可实现对被打光产品的两侧边沿进行打光而与此同时被打光产品的背部整体为不打光的黑暗状态,以便于对特定打光状态下的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当然,上述方案也可通过同时控制所有的窄条区31关闭以及同时控制所有的宽条区30开启,也可形成另一种打光状态。
78.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压头402高度的压头组件400;所述压头组件400包括导杆401、压头402、弹簧403、压头座404、滚轮405和锁定件406,在上旋盘5上方设置有一个限位盘407,限位盘407通过支杆固定安装于上旋盘5上,在限位盘407和上旋盘5上分别设置有允许导杆401穿过的穿孔,压头402安装于导杆401的下端,滚轮405安装于压头座404上,在导杆401上设置有沿导杆401的轴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定位孔408,所述压头座404为活动套设安装在导杆401上,锁定件406安装于压头座404上,并且锁定件406的一端为能够伸缩调节并插入到导杆401的其中一个定位孔408内以实现压头座404与导杆401的定位锁定;所述弹簧403套设于导杆401上且被预压缩在限位盘407和压头座404之间。
79.上述压头组件400,通过设置锁定件406和导杆401上设置相应的定位孔408的结构后,通过调节锁定件406,使锁定件406与不同的定位孔408进行定位锁定,即可实现对导杆401与压头座404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而压头座404实际又作为限制导杆401轴向移动行程的限位件,因此可最终实现对压头402在沿导杆401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即附图中所示的压头402的高度位置的调节。
80.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上旋盘5的穿孔处设置有导杆套410,所述导杆401设置为活动配合地穿过导杆套410。这样可通过导杆套410起到对导杆401的导向作用,使得导杆40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偏斜。当然,不失一般性,导杆套410在其轴向方向上应当具有一定的长度以确保对导杆401的导向效果。另外,为提高导杆401相对于导杆套410的轴向移动效果,进一步可在导杆套410与导杆401之间设置有轴承配合,并且优先设置该出的轴承为直线轴承。
81.更具体的,可在压头座404上位于导杆4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405;这样两侧的滚轮405均可根据需要在灯检过程中配套设置相应的凸轮411与对应的滚轮405进行导向配合,以实现对导杆401连同压头402整体的升降驱动。具体的,对于凸轮411与滚轮405的导向配合原理可参照附图19中所示,凸轮411可设置为条状结构,并且其随着滚轮405的移动轨迹发生相应的升降变化,这样在灯检过程中随着整个压头组件的移动,滚轮405沿参照附图19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对于凸轮411移动,借助凸轮411上相应的斜坡过渡结构驱动滚轮405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导杆401以及压头402向上或向下移动。更具体的,为提高滚轮405与凸轮411的配合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滚轮405具体可设置为轴承,并且该出的轴承可具体设置为滚子轴承。
82.更具体的,上述压头组件400中可进一步在弹簧40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进行配合,此处的轴承设置于弹簧403与导杆401之间,并且优选设置该轴承为直线轴承。这样,可使得导杆401更便于相对弹簧403轴向移动。当然,不失一般性,弹簧403对应套设在导杆401上的内径应当大于导杆401的外径,以使得弹簧403与导杆40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另外,为了便于弹簧403与导杆401之间的轴承承载弹簧403两端的轴向作用力,还可在该处轴承上设置有外凸的限位台阶,这样弹簧403的端部部分套设在轴承的外周的同时弹簧403的端面直接抵靠在上述限位台阶上实现轴向作用。
83.更具体的,上述压头组件400中的锁定件406具体可设置为定位柱塞,即其大致呈一个圆柱体的柱塞结构,并且在定位柱塞上安装入压头座404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在压头座404内设置有定位螺孔,定位柱塞的螺纹段与定位螺孔螺纹配合。这样通过定位柱塞与定位螺孔的螺纹配合实现对定位柱塞的插入深度调节,进而实现定位柱塞与导杆401上的定位孔408的拆装。
84.更具体的,上述压头组件400中可进一步还包括压头安装套409,所述压头安装套409固定安装在导杆401的下端,在压头安装套409内设置有轴承,压头402通过该处的轴承能够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压头安装套409内,并且该处的轴承可具体设置为滚子轴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