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0052发布日期:2021-09-18 01:4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钢轨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表面的焊缝进行检测,以确保钢轨的质量,目前的检测装置较为复杂,需要对应的检测设备分别对其轨底及轨顶进行扫查,以实现对钢轨的全面扫查检测,确保钢轨质量无缺陷。这种检测方式增加了对钢轨检测的复杂度,同时操作人员需要频繁更换检测设备,从而减低了对钢轨的检测效率。
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包括与安装架滑动配合的滑动座、设于滑动座中部的轨顶扫查装置、设于滑动座前后两侧的连接臂、设于连接臂上的轨底扫查装置,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滑动架滑动的滑动架驱动装置,滑动架驱动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所述轨顶扫查装置包括轨顶扫查探头,所述轨底扫查装置包括轨底扫查探头,所述轨顶扫查探头及轨底扫查探头均为超声探头。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滑动架包括滑动安装板、设于滑动安装板两侧并与安装架上导轨滑动配合的折板,所述连接臂的中部固设于折板上。
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滑动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轨顶楔块固连,所述轨顶扫查探头固设于轨顶楔块上。
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机体固设于连接臂的内腔中,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轨底楔块连接,所述轨底扫查探头安装于轨底楔块上。
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轨底楔块包括楔块本体,楔块本体的底端设有接触块,楔块本体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接触块的底面为耦合平面,接触块的侧面为与耦合平面倾斜相交的斜面,并且接触块的侧面与耦合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50度,接触块的侧面与楔块本体的侧面为圆形倒角。
1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安装架包括左右两端的端板及连接端板的导柱,两块端板之间还设有与滑动架滑动配合的导轨,
所述连接臂的顶端设置于导柱上。
11.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滑动架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控制箱内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导柱连接,导柱与所述连接臂螺纹连接。
1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所述控制箱的一端与安装架固连,控制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与控制箱固连,连接筒的另一端与安装架固连,连接筒的表面设有多个穿孔。
13.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通过在滑动架中部设置轨顶扫查装置实现了对轨顶的扫查,通过在连接臂上设置轨底扫查装置实现了对轨底的扫查,同时滑动座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滑动架的滑动,进而实现了同时对轨顶及轨底的扫查功能,其结构简单,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节约了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6.图1是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是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拆解图;
18.图3是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其中部分部件未示出;
19.图4是图3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20.图5是滑动架的部件的立体图;
21.图6是轨底楔块的主视图;
22.图7是轨底楔块的侧视图;
23.图8是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24.图中,安装架1,滑动架2,滑动座3,轨顶扫查装置4,连接臂5,轨底扫查装置6,滑动架驱动装置7,轨顶扫查探头8,轨底扫查探头9,滑动安装板10,导轨11,折板12,第一电机13,第二驱动电机14,轨底楔块15,楔块本体16,接触块17,安装面18,耦合平面19,端板20,导柱21,控制箱22,第三电机23,轨顶楔块24,连接筒25,钢轨26。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上可滑动地设置有滑动架2,滑动架包括与安装架滑动配合的滑动座3、设于滑动座中部的轨顶扫查装置4、设于滑动座前后两侧的连接臂5、设于连接臂上
的轨底扫查装置6,安装架上设有驱动滑动架滑动的滑动架驱动装置7,滑动架驱动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轨顶扫查装置包括轨顶扫查探头8,轨底扫查装置包括轨底扫查探头9,轨顶扫查探头及轨底扫查探头均为超声探头。
27.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通过在滑动架中部设置轨顶扫查装置实现了对轨顶的扫查,通过在连接臂上设置轨底扫查装置实现了对轨底的扫查,同时滑动座驱动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滑动架的滑动,进而实现了同时对轨顶及轨底的扫查功能,其结构简单,简化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节约了检测的成本,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8.具体工作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安装架设置于钢轨上,接着滑动架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滑动架沿导柱移动,从而使得设于滑动架上的轨顶扫查装置及轨底扫查装置在钢轨表面移动,进而通过轨底扫查探头及轨顶扫查探头实现对钢轨的全方位超声扫查。
29.其中,滑动架驱动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其可以是电缸、气缸等。
30.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滑动架包括滑动安装板10、设于滑动安装板两侧并与安装架上导轨11滑动配合的折板12,连接臂的中部固设于折板上。
3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滑动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轨顶楔块24固连,轨顶扫查探头固设于轨顶楔块上。
32.第一电机的设置实现了对轨顶楔块及轨顶扫查探头的转动驱动,从而实现了对轨顶的旋转扫查,进一步提高了其对轨顶的扫查范围。
33.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驱动电机的机体固设于连接臂的内腔中,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轨底楔块15连接,轨底扫查探头安装于轨底楔块上。
34.第二驱动电机的设置实现了对轨底的旋转扫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轨底的扫查范围。
3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轨底楔块包括楔块本体16,楔块本体的底端设有接触块17,楔块本体的一端为倾斜设置的安装面18,接触块的底面为耦合平面19,接触块的侧面为与耦合平面倾斜相交的斜面,并且接触块的侧面与耦合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150度,接触块的侧面与楔块本体的侧面为圆形倒角。
36.目前使用的楔块底面耦合面为矩形,其底面面积较大,而标准钢轨轨底轨面存在不同比例的坡度,当楔块在轨底一坡度面进行旋转扫查时,楔块一角通过旋转会接触另一坡度面,从而架空楔块底面,造成楔块底面与轨底的轨面耦合不良。该设计的轨底楔块,由于接触块的侧面具有大倾角,同时为圆形倒角,这使得其在小角度转动时可跨越轨底不同坡度面且耦合性良好,进而提高了扫查的效果。
3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安装架包括左右两端的端板20及连接端板的导柱21,两块端板之间还设有与滑动架滑动配合的导轨,连接臂的顶端设置于导柱上。
38.该设计实现了一种具体结构的安装架,安装架的端板与钢轨26适配,工作时,端板架在钢轨上,滑动架上的轨顶扫查装置正好与轨顶接触,轨底扫查装置正好与轨底接触。
39.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安装架上设
置有控制箱22,滑动架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控制箱内的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导柱21连接,导柱与连接臂螺纹连接。
40.该设计实现了对滑动架的驱动,具体的,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驱动导柱转动,进而带动与导柱螺纹连接的连接臂移动,最终实现对滑动架的驱动。
4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适应钢轨轨底坡度变化的相控阵检测装置,控制箱的一端与安装架固连,控制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筒25,连接筒的一端与控制箱固连,连接筒的另一端与安装架固连,连接筒的表面设有多个穿孔。
42.连接筒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控制箱更为稳固,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控制箱的降温。具体的,电控箱内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内腔与电控箱连通的连接筒输出,连接筒内可设置风扇,以提高降温效果。
4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44.此外,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