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文档序号:32155661发布日期:2022-11-11 2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和装置外壳(5);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和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设置在装置外壳(5)内;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设置在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上,二者的一侧依次顺序连接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内设置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包括:进气口(1.1)、出气口(1.2)和准直室(1.3);所述准直室(1.3)为圆柱形空腔,该圆柱形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包括:电子发射冷阴极(2.1)、电子调制极组件(2.2)和阳极板(2.3);电子发射冷阴极(2.1)之上设置电子调制极组件(2.2);电子调制极组件(2.2)之上设置阳极板(2.3);电子调制极组件(2.2)位于电子发射冷阴极(2.1)和阳极板(2.3)之间,三者之间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射冷阴极(2.1)包括:冷阴极电子发射体(2.1.1)和框架支架(2.1.2);冷阴极电子发射体(2.1.1)呈圆柱状结构,框架支架(2.1.2)的横截面呈工字形结构,冷阴极电子发射体(2.1.1)设置在框架支架(2.1.2)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调制极组件(2.2)包括:第一圆柱状中空结构电极(2.2.1)和第二圆柱状中空结构电极(2.2.2);第一圆柱状空心结构电极(2.2.1)设置于第二圆柱状空心结构电极(2.2.2)下方,第一圆柱状空心结构电极(2.2.1)、第二圆柱状空心结构电极(2.2.2)的中轴线与电子发射冷阴极(2.1)的中轴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包括:第一电离区屏蔽栅网(3.1)和第二电离区屏蔽栅网(3.2);第二电离区屏蔽栅网(3.2)平行设置在电子调制极组件(2.2)顶端的内壁上,第一电离区屏蔽栅网(3.1)平行设置在电子调制极组件(2.2)和第二电离区屏蔽栅网(3.2)之间的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至少两个分析区屏蔽栅网(4.1)、至少四个分析区扫描栅网(4.2)和收集极(4.3);至少两个分析区屏蔽栅网(4.1)、至少四个分析区扫描栅网(4.2)和收集极(4.3)之间平行设置。8.一种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
所述的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航天器运行轨道高速入射的行星高层大气中性气体分子射入准直室(1.3)的进气口(1.1),行星高层大气中性气体分子进入准直室(1.3)内的电离区;冷阴极电子发射体(2.1.1)发射电子束流,并通过电子调制极组件(2.2)和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对电子束流的入射方向进行调整,将电子束流垂直入射至电离区(3.2);利用电子束流对行星高层大气中性气体分子进行电离,电离后的离子保持中性气体入射的分布状态射出,出射的离子穿过分析区屏蔽栅网(4.1),射入分析区扫描栅网(4.2),通过分析区扫描栅网(4.2),获得离子电流i,并利用扫描电压折算的速度v
g
,再结合公式(1)和(2),反演出中性气体分子的中心速度v
c
和热速度v
m
:i=gen
i
f(v)
ꢀꢀꢀꢀꢀꢀꢀꢀꢀꢀ
(2)其中,f(v)为与中性气体分子的速度v
c
和中性气体分子的热速度v
m
相关的分布函数;ge为常数因子;n
i
为中性气体的密度;根据计算得到的中性气体分子的热速度v
m
,可得到中性气体分子的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空间环境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航天器运行轨道空间大气风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和装置外壳(5);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和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设置在装置外壳(5)内;气体采样与准直子装置(1)设置在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上,二者的一侧依次顺序连接离子速度分析与收集子装置(4);冷阴极电子发射与聚焦子装置(2)内设置电离区电场控制子装置(3)。(3)。(3)。


技术研发人员:王馨悦 张爱兵 张贤国 刘超 田峥 郑湘芷 孔令高 唐萍 程立辉 关燚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