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1044发布日期:2023-03-15 03:4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光学传感装置是能够把光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从而可以用于检测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等。光学传感装置一般包括光学传感器和壳体,光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而为了使得光学传感器能够正常接收光,一般会在壳体上设置供光透过的光学罩。
3.然而,在一些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降雪的环境中,光学罩上会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的光透过率降低,从而导致光学传感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及车辆,能够防止光热转换罩上凝结水雾或冰霜。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光透射窗口;光学罩,设置于所述光透射窗口处;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光学传感器的受光面朝向所述光学罩,以接收透过所述光学罩的光;加热组件,包括透光的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贴附于所述光学罩的表面上且与所述光学罩触接。
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光学罩上,且与所述电加热层电连接。
7.基于上述实施例,导电部件可以实现电加热层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并且导电部件切断了电加热层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力传导,当通过导电部件与电加热层电连接的部件发生抖动或拉扯时,电加热层不会发生抖动或拉扯,从而可以防止其他部件发生抖动或拉扯时导致电加热层与光学罩分离。
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件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光学罩上。
9.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极大地增加导电部件与光学罩的连接强度以及连接可靠性,防止导电部件脱落。
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导电电极,与所述电加热层以及所述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导电电极的制备材料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电加热层的制备材料的电阻率。
11.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导电电极实现电加热层与导电部件的电连接,导电电极的电阻率较小,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导电电极与电加热层之间的电阻和电阻压降,使得电加热层上与导电电极连接的任意两处的电压保持一致,提高电加热层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延伸部以及
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导电部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电加热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部和第二侧边部,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侧边部且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侧边部且与所述第二侧边部电连接。
13.基于上述实施例,将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靠近电加热层的边缘设置,可以防止穿过光学罩的光被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遮挡影响光学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并且使得电加热层的大部分均可以进行加热,提高电加热层的加热效率。
1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长度,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侧边部的长度。
15.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增加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与电加热层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电加热层的可加热部分,提高电加热层的加热效率。
1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粘附于所述光学罩、所述电加热层以及所述导电部件上。
17.基于上述实施例,在利用导电电极实现电加热层与导电部件的电连接的同时,提升导电电极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导电电极脱落。
1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其一端与所述导电部件焊接,以实现与所述导电部件的电连接。
19.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电路板可以实现电源等部件与导电部件的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等部件与电加热层的电连接,并且将电路板与导电部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确保连接强度与可靠性。
2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罩包括:主体,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容纳腔;光学增透膜,贴附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或/和第二侧面上。
21.基于上述实施例,光学增透膜可以提高光学罩的光透过率,以提升光学传感器接收的光的强度,从而提高光学传感装置的光学信息输入量,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光学传感装置的识别精度、识别成功率以及识别距离等。
2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主体部分以及硬化部分,所述硬化部分是通过对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或/和第二侧面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的。
23.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对主体的表面进行硬化处理以在主体的表面形成硬化部分,硬化部分可以提升光学罩的表面耐磨性以及整体结构强度,同时硬化部分具有增透作用,可以提升光学罩的光透过率。
2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塑胶主体。
25.基于上述实施例,塑胶比玻璃具有更好的耐冲击和成本优势,可以提升光学罩的耐冲击性,并降低光学罩的成本。
26.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层包括氧化铟锡层、纳米银线层、金属网格层、导电油墨层或碳纳米芽层。
27.基于上述实施例,氧化铟锡层、纳米银线层、金属网格层以及碳纳米芽层均为良好的透光导电材料,可以对光学罩进行加热,同时可以减小对光学罩的光透过率的影响,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
2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传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学传感器以及所述电加热层电连接。
29.基于上述实施例,控制器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确定光学罩上是否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并在光学罩上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控制电加热层对光学罩进行加热。例如,当光学罩上出现冰霜时,光学罩的光透过率会大幅降低,导致光学传感器接收的光的强度大幅降低,此时光学传感器可以向控制器传输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加热层开启,电加热层对光学罩进行加热,并且在电加热层的加热过程中,控制器还可以根据光学罩的光透过率的改善,降低电加热层的温度或使电加热层停止加热。
3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传感装置,所述光学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加热层可以对光学罩进行加热,电加热层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度,使得光学罩的温度均匀提升,从而可以避免光学罩上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的光透过率降低、光输入受到干扰、引起光学畸变从而输入错误信息以及系统信噪比降低等问题,同时电加热层可以透光,并且电加热层与光学罩直接接触,电加热层与光学罩之间没有基材薄膜,消除了基材薄膜对光学罩的光透过率的衰减,可以大幅提升光学罩的光透过率,保证光学罩光透过率的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罩与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光学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
37.10、壳体;11、容纳腔;12、光透射窗口;20、光学罩;21、主体;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13、主体部分;214、硬化部分;22、光学增透膜;30、光学传感器;40、加热组件;41、电加热层;411、第一侧边部;412、第二侧边部;42、导电部件;421、第一焊盘;422、第二焊盘;43、导电电极;431、第一电极;432、第二电极;433、第一延伸部;434、第二延伸部;44、电路板;5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9.光学传感装置是能够把光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从而可以用于检测零件直
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距离、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等。光学传感装置一般包括光学传感器和壳体,光学传感器位于壳体内,而为了使得光学传感器能够正常接收光,一般会在壳体上设置供光透过的光学罩。
40.然而,在一些工作环境中,比如在降雪的环境中,光学罩上会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的光透过率降低、光输入受到干扰、引起光学畸变从而输入错误信息以及系统信噪比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光学传感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及车辆,以解决在一些工作环境中,光学传感装置的光学罩上会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的光透过率降低、光输入受到干扰、引起光学畸变从而输入错误信息以及系统信噪比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光学传感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4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如图1所示,光学传感装置包括壳体10、光学罩20、光学传感器30以及加热组件40。
43.其中,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光透射窗口12,壳体10用于对光学传感器30等部件进行保护,光透射窗口12用于供壳体10外部的光射入容纳腔11内。壳体10的制备材料可以为非透光材料,如不透光的塑料、金属、木材或树脂等,本技术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壳体10的形状可以圆筒状、方筒状或其他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也不做具体限制。
44.所述光学罩20设置于所述光透射窗口12处,用于密封光透射窗口12,使得光学罩20与壳体10可以形成密闭空间;光学罩20的制备材料为透光材料,如透光玻璃、透光塑料或透光树脂等,使得壳体10外部的光可以透过光学罩20以射入容纳腔11内。光学罩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光学罩20的厚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技术实施例也不做具体限制。
45.所述光学传感器30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光学传感器30的受光面朝向所述光学罩20,以接收透过所述光学罩20的光。需要说明的是,光学传感器30的受光面为光学传感器30接收光的一面,光学传感器30接收壳体10外部透过光学罩20射入容纳腔11内的光,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以光学传感装置是应用于车辆上的激光雷达为例,光学传感装置根据发射信号向目标物体发射探测光束,光学传感器30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束并输出对应的反射信号,光学传感装置中的控制部分对反射信号进行处理后,可以获得目标物体的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和形状等参数,从而实现雷达探测功能。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光学传感装置也可以实现零件直径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应变检测、位移检测、振动检测、速度检测、距离检测、加速度检测以及物体的形状检测等功能,光学传感器30的具体工作原理在相关技术中早有公示,本技术实施例不做赘叙。光学传感器30的型号和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光学传感器30可以通过铆接、卡接、胶接或焊接等方式安装于壳体10的内壁上,以防止光学传感器30与壳体10发生相对移动。
46.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组件40包括透光的电加热层41,所述电加热层41贴附于所述光学罩20的表面上且与所述光学罩20触接。
47.其中,可以仅在光学罩20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电加热层41,也可以在光学罩2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均设置电加热层41;电加热层41可以为加热材料通过镀膜、旋涂、丝印、蚀刻或增材印刷等工艺在光学罩20的表面上形成。
48.需要说明的是,电加热层41可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以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从而可以提升光学罩20的温度,可以避免光学罩20上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降低、光输入受到干扰、引起光学畸变从而输入错误信息以及系统信噪比降低等问题,从而使得光学传感装置在降雪以及低温等特殊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同时电加热层41可以透光,可以保证光学罩20光透过率的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
49.还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利用加热丝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或者将加热材料镀在基材薄膜表面,制成加热器后,再将基材薄膜通过胶水粘附在光学罩20表面,基材薄膜会大幅降低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并且受基材薄膜表面形状的约束,基材薄膜在光学罩20的弧面上的粘附强度较差,而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胶水的耐候性和可靠性较差,加热器易发生破裂或脱落。
50.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电加热层41贴附于光学罩20上,电加热层41与光学罩20直接接触,相比于利用加热丝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电加热层41的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光学罩20的温度提升更加均匀。
51.还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将基材薄膜通过胶水粘附在光学罩20表面,本技术中,电加热层41与光学罩20之间没有基材薄膜,消除了基材薄膜对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衰减,可以大幅提升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并且电加热层41的成型形状取决于光学罩20的形状,不受基材薄膜表面形状的约束,使得即使光学罩20的表面为弧面,电加热层41在光学罩20的弧面上的结合强度仍然较强,同时电加热层41不需要通过胶水与光学罩20粘结,而是通过镀膜、旋涂、丝印、蚀刻或增材印刷等工艺贴附于光学罩20表面,可以避免因胶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候性和可靠性较差导致电加热层41发生破裂或脱落。
52.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40还包括导电部件42,所述导电部件42固定于所述光学罩20上,且与所述电加热层41电连接。
53.可以理解的是,导电部件42可以实现电加热层41与其他部件(如光学传感装置的电路板或控制器等)的电连接,并且导电部件42切断了电加热层4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力传导,当与导电部件42电连接的其他部件发生抖动或拉扯时,电加热层41不会发生抖动或拉扯,从而可以防止其他部件发生抖动或拉扯时导致电加热层41与光学罩20分离。
54.其中,所述导电部件42可以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光学罩20上。需要说明的是,嵌件注塑又称为嵌件成型,是指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后注入树脂,熔融的树脂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法,而导电部件42采用嵌件注塑的方式形成于光学罩20上,是指导电部件42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与光学罩20形成一体式结构,从而可以极大地增加导电部件42与光学罩20的连接强度以及连接可靠性,防止导电部件42脱落。嵌件注塑工艺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具体工作过程在相关技术中早有公示,本技术实施例不做赘叙。
55.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求,导电部件4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光学罩20上,如通过焊接、胶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
56.继续参见图2所示,所述加热组件40还可以包括导电电极43,所述导电电极43与所述电加热层41以及所述导电部件42电连接,所述导电电极43的制备材料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电加热层41的制备材料的电阻率。
57.其中,导电电极43的制备材料可以为银、铜或金等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利用导电电
极43实现电加热层41与导电部件42的电连接,导电电极43的电阻率较小,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导电电极43与电加热层41之间的电阻和电阻压降,使得电加热层41上与导电电极43连接的任意两处的电压保持一致,提高电加热层41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58.需要说明的是,导电电极43可以为导电材料通过镀膜、旋涂、丝印或印刷等工艺直接在光学罩20的表面上形成,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将导电电极43镀在基材薄膜表面,再将基材薄膜通过胶水粘附在光学罩20表面,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导电电极43直接在光学罩20的表面上形成,消除了基材薄膜对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衰减,从而可以降低导电电极43对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影响。
59.继续参见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导电电极43包括第一电极431、第二电极432、第一延伸部433以及第二延伸部434,所述第一电极431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433与所述导电部件4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432通过所述所述第二延伸部434与所述导电部件42电连接。
60.其中,所述电加热层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部411和第二侧边部412,所述第一电极431位于所述第一侧边部411且与所述第一侧边部41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432位于所述第二侧边部412且与所述第二侧边部412电连接。
6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边部411以及第二侧边部412均为电加热层41的边缘部分,将第一电极431以及第二电极432靠近电加热层41的边缘设置,可以防止穿过光学罩20的光被第一电极431以及第二电极432遮挡影响光学传感器30的正常工作,并且使得电加热层41的大部分均可以进行加热,提高电加热层41的加热效率。
6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43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边部411的长度,所述第二电极43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侧边部412的长度,以增加第一电极431以及第二电极432与电加热层4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电加热层41的可加热部分,提高电加热层41的加热效率。
63.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电极43可以粘附于所述光学罩20、所述电加热层41以及所述导电部件42上,在利用导电电极43实现电加热层41与导电部件42的电连接的同时,提升导电电极43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导电电极43脱落。
64.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40还包括电路板44,所述电路板44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部件42焊接,以实现与所述导电部件42的电连接。
65.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电路板44可以实现电源等部件与导电部件42的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等部件与电加热层41的电连接,并且将电路板44与导电部件4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可以确保电路板44与导电部件42之间的连接强度与可靠性。
66.其中,所述电路板44可以为软板(fpc)、硬板(pcb)或软硬结合板(fpcb);电路板44可以为单面板、双面板或多层板,本技术实施例对电路板44的类型、型号以及尺寸等不做具体限定。焊接材料可以为锡、银或铜等金属,使得电路板44与导电部件42的焊接点具有更小的电阻和更好的导电性。
67.继续参见图2所示,所述导电部件42可以包括第一焊盘421和第二焊盘422,所述第一焊盘421和第二焊盘4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431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433与所述第一焊盘42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432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434与所述第二焊盘422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421以及所述第二焊盘422与所述电路板44电连接。
68.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罩20包括主体21以及光学增透膜22。
69.其中,所述主体21包括第一侧面211以及第二侧面212,所述第一侧面211朝向所述容纳腔11,所述第二侧面212远离所述容纳腔11;所述光学增透膜22贴附于所述主体21的第一侧面211或/和第二侧面212上。
7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仅在第一侧面211或第二侧面212上贴附光学增透膜22,也可以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上均贴附光学增透膜22,光学增透膜22可以提高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以提升光学传感器30接收的光的强度,从而提高光学传感装置的光学信息输入量,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光学传感装置的识别精度、识别成功率以及识别距离等。光学增透膜22的具体工作原理和组成在相关技术中早有公示,本技术实施例不做赘叙。
71.需要说明的是,当仅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中的一者上贴附光学增透膜22时,此时可以仅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中的另一者上贴附电加热层41,或者仅在在光学增透膜22上贴附电加热层41,或者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中的另一者上以及光学增透膜22上均贴附电加热层41;当在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上均贴附光学增透膜22时,此时可以仅在一个光学增透膜22上贴附电加热层41,或者在两个光学增透膜22上均贴附电加热层41。
72.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光学增透膜22上贴附电加热层41时,电加热层41可以位于光学增透膜22远离主体21的一侧上,当然,电加热层41也可以位于光学增透膜22与主体21之间。
73.继续参见图3所示,所述主体21可以包括主体部分213以及硬化部分214,所述硬化部分214是通过对所述主体21的第一侧面211或/和第二侧面212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的。
7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主体21的表面进行硬化处理以在主体21的表面形成硬化部分214,硬化部分214可以提升光学罩20的表面耐磨性以及整体结构强度,同时硬化部分214具有增透作用,可以提升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
75.其中,所述主体21可以为塑胶主体。可以理解的是,与玻璃相比,塑胶比玻璃具有更好的耐冲击和成本优势,可以提升光学罩20的耐冲击性,并降低光学罩20的成本。
7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层41包括氧化铟锡层(ito),氧化铟锡材料是良好的透光加热材料,可以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同时可以减小对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影响,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
7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加热层41也可以包括纳米银线层、金属网格层、导电油墨层或碳纳米芽层。
78.需要说明的是,纳米银线层是利用纳米银线通过旋涂、丝印或印刷等工艺在光学罩20上形成,纳米银线层同样是良好的透光导电材料;金属网格层利用金属材料通过旋涂、丝印、蚀刻或增材印刷等工艺在光学罩20上形成,金属网格层是具有微结构的镂空金属层,光可以从镂空结构中透过,从而可以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金属材料可以为铜、铝、银、铜合金、铝合金或银合金等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导电油墨层同样是良好的透光导电材料,可以满足光学罩20的加热和透光需求;碳纳米芽层是利用碳纳米芽技术在光学罩20上形成的碳纳米芽薄膜,碳纳米芽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
79.继续参见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传感装置还包括控制器50,所述控制器50与所述光学传感器30以及所述电加热层41电连接。
80.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50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cu),控制器50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
30的反馈信号确定光学罩20上是否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并在光学罩20上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控制电加热层41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例如,当光学罩20上出现冰霜时,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会大幅降低,导致光学传感器30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降低,此时光学传感器30可以向控制器50传输反馈信号,控制器50根据反馈信号控制电加热层41开启,电加热层41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并且在电加热层41的加热过程中,控制器50还可以根据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改善,降低电加热层41的温度或使电加热层41停止加热。
81.其中,控制器50可以通过电路板44与所述光学传感器30以及所述电加热层41电连接。
8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光学罩20上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光学传感器30感应到透过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大幅变弱,导致光学传感器30接收的光信号的信噪比降低,此时光学传感器30可以向控制器50发送反馈信号,控制器50根据光学传感器30的反馈信号确定光学罩20上出现水雾或冰霜等不良现象时,控制电加热层41对光学罩20进行加热,电加热层41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度,使得光学罩20的温度均匀提升,从而可以避免光学罩20上凝结水雾或冰霜导致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降低、光输入受到干扰、引起光学畸变从而输入错误信息以及系统信噪比降低等问题,同时电加热层41可以透光,并且电加热层41与光学罩20直接接触,电加热层41与光学罩20之间没有基材薄膜,消除了基材薄膜对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的衰减,可以大幅提升光学罩20的光透过率,保证光学罩20光透过率的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光学传感装置的正常检测工作。
83.基于上述光学传感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的光学传感装置,所述光学传感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车辆可以为任何规格和型号的车辆,本技术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84.其中,光学传感装置可以应用于车辆的环境感知系统中,当然,光学传感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或机器人等设备的环境感知系统中,以实现3d(3dimensions)感知以及环境图像感知等功能。
85.当然,光学传感装置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主动悬架系统中,如在主动悬架系统中,光学传感装置能够根据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速率及制动等向车辆的电控单元发出相应信号,由车辆的电控单元控制悬架的执行机构,使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力及车身高度等参数改变,使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光学传感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车辆的灯光控制系统、车速测量系统以及行车控制系统等系统中。
8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