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1346发布日期:2021-11-29 16: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测距轮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测距轮为人工操作,因此测距轮在滚动测量距离时,易产生偏差,进而使得测距轮在使用后需要检测装置对测量距离进行检测,而检测装置通过脚轮对测量距离偏差进行检测,脚轮使用时需要调节位置;针对上述所提到的检测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2022000455.7一种防测距轮失效的轨道走行距离检测装置,该种防测距轮失效的轨道走行距离检测装置,能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位置的异常,避免了因错误的测距数据导致的轨道移动设备误动作所引发的生产事故和设备事故;结合检测专利发现,检测装置通过脚轮对测距轮的偏差进行测量,测量时需要根据测距轮的位置对脚轮位置进行调节,而脚轮在测量时需要人工固定,避免脚轮测量时移位,导致检测装置无法利用惯性对脚轮进行自动限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4.本发明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的内侧贯穿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有脚轮,所述滑杆的内侧设有可自动限位的传动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凸块、连杆、固定架、轨道、滑动架、卡环和集水架,凸块滑动于滑杆的内侧,连杆分布于凸块的两侧,轨道滑动于连杆的一侧,固定架安装于滑杆的内壁,滑动架滑动于轨道的内部,卡环安装于滑动架的两侧,集水架嵌入于滑动架的另一侧。
6.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一侧延伸至滑杆的外侧,凸出高度为0.5

1cm,凸块的另一侧延伸至滑杆的内部,连杆呈倾斜分布设置,倾斜角度为25

45
°
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呈横向“t”状设置,轨道的一侧嵌入有凹槽,固定架通过凹槽与轨道滑动连接,轨道呈凹状设置,轨道内部靠近集水架的一侧填充有清水,滑动架呈“l”状设置,滑动架的一端延伸至滑杆的内壁。
8.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一侧与脚轮滑动贴合,凸块靠近脚轮的一侧呈圆环状设置,凸块于滑杆内部的滑动距离为2

3cm。
9.进一步的,所述凸块滑动时,连杆呈同步滑动,并轨道同步滑动,同时滑动架延伸至滑杆的内壁。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于轨道的内部滑动,能够增加轨道整体稳定性,固定架的形状设置,能够减少固定架与轨道内侧接触面积。
11.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滑动时,轨道内部清水利用惯性冲击至滑动架的一侧,清水能够对滑动架形成冲击,轨道的形状设置,能够方便滑动架于轨道的滑动,同时对清水形状密闭。
12.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架呈半圆弧状设置,集水架半圆弧角度为180
°
,集水架靠近清水的一侧设置,集水架排布有3

5个,能够利用集水架增加滑动架与清水接触面积。
1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贯穿架、轴臂、卡块、旋转轴承和支撑架,限位块滑动于滑动架的一侧,贯穿架贯穿于限位块的内侧,轴臂和卡块依次摆动于贯穿架的内侧,旋转轴承和支撑架折叠于轴臂的内侧。
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滑动贯穿于滑杆的内侧,贯穿架呈凹状设置,轴臂呈倾斜15

65
°
设置,卡块的一侧与脚轮的外侧贴合,支撑架呈菱形设置,旋转轴承贯穿于支撑架的两侧。
15.有益效果:1.脚轮的一侧滑动至凸块的一侧,进而凸块滑动延伸至滑杆的内侧,凸块通过连杆带动轨道同步滑动,轨道于固定架的外侧滑动,轨道滑动时,清水首先冲击至轨道的内壁,由于惯性,清水反向冲击至滑动架的内侧,且滑动架由于轨道的单次滑动产生惯性,滑动架通过卡环于轨道的内部反向滑动,进而滑动架由滑杆的内侧滑动至滑杆的外侧,从而使得该种滑动架能够利用惯性进行滑动;2.滑动架带动限位块延伸至滑杆的外侧,能够利用限位块对脚轮的外侧进行自动限位,且贯穿架内侧轴臂和卡块失去滑杆内壁支撑,整体呈角度摆动,卡块的一侧与脚轮的外侧贴合,且支撑架通过旋转轴承延伸,从而使得该种检测装置能够利用惯性自动对脚轮的外侧进行限位固定;3.限位块(4)滑动至脚轮(102)的一侧时,气囊(405)与脚轮(102)的侧面贴合嵌套,进而滑块(404)于限位块(4)的内侧滑动,气囊(405)整体产生形变,从而能够通过气囊(405)进一步辅助限位块(4)对脚轮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图3中轨道移动后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轨道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限位块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1

7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

检测器,101

滑杆,102

脚轮,2

凸块,201

连杆,202

固定架,3

轨道,301

滑动架,302

卡环,303

集水架,4

限位块,401

贯穿架,402

轴臂,403

卡块,404

滑块,405

气囊,5

旋转轴承,501

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实施例1:如说明书附图1和2所示,一种测距轮偏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1,检测器1的内侧贯穿有滑杆101,滑杆101的外侧滑动有脚轮102,滑杆101的内侧设有可自动限位的传动机构;其中:检测器1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脚轮102对轨道偏差进行检测,脚轮102呈圆环状设置,滑杆101的内部呈中空状设置,脚轮102于滑杆101的外侧滑动时,脚轮102利用重力带动传动机构传动,传动机构利用惯性自动对脚轮的两侧进行限位;如说明书附图3、4和5所示,传动机构包括凸块2、连杆201、固定架202、轨道3、滑动架301、卡环302和集水架303,凸块2滑动于滑杆101的内侧,连杆201分布于凸块2的两侧,轨道3滑动于连杆201的一侧,固定架202安装于滑杆101的内壁,滑动架301滑动于轨道3的内部,卡环302安装于滑动架301的两侧,集水架303嵌入于滑动架301的另一侧;凸块2的一侧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凸出高度为0.5

1cm,凸块2的另一侧延伸至滑杆101的内部,连杆201呈倾斜分布设置,倾斜角度为25

45
°
设置,固定架202呈横向“t”状设置,轨道3的一侧嵌入有凹槽,固定架202通过凹槽与轨道3滑动连接,轨道3呈凹状设置,轨道3内部靠近集水架303的一侧填充有清水,滑动架301呈“l”状设置,滑动架301的一端延伸至滑杆101的内壁;其中:脚轮102的一侧滑动至凸块2的一侧,进而凸块2滑动延伸至滑杆101的内侧,凸块2通过连杆201带动轨道3同步滑动,轨道3于固定架202的外侧滑动,轨道3滑动时,清水首先冲击至轨道3的内壁,由于惯性,清水反向冲击至滑动架301的内侧,且滑动架301由于轨道3的单次滑动产生惯性,滑动架301通过卡环302于轨道3的内部反向滑动,进而滑动架301由滑杆101的内侧滑动至滑杆101的外侧,从而使得该种滑动架301能够利用惯性进行滑动;脚轮102于滑杆101的外侧滑动,脚轮102的一侧滑动至凸块2的一侧,进而凸块2滑动延伸至滑杆101的内侧,凸块2通过连杆201带动轨道3同步滑动,轨道3于固定架202的外侧滑动,轨道3滑动时,清水首先冲击至轨道3的内壁,由于惯性,清水反向冲击至滑动架301的内侧,且滑动架301由于轨道3的单次滑动产生惯性,滑动架301通过卡环302于轨道3的内部反向滑动,进而滑动架301由滑杆101的内侧滑动至滑杆101的外侧;其中:凸块2,凸块2的一侧与脚轮102滑动贴合,凸块2靠近脚轮102的一侧呈圆环状设置,凸块2于滑杆101内部的滑动距离为2

3cm;参考说明书附图4:连杆201,凸块2滑动时,连杆201呈同步滑动,并轨道3同步滑动,同时滑动架301延伸至滑杆101的内壁;固定架202,固定架202于轨道3的内部滑动,能够增加轨道3整体稳定性,固定架202的形状设置,能够减少固定架202与轨道3内侧接触面积;
轨道3,轨道3滑动时,轨道3内部清水利用惯性冲击至滑动架301的一侧,清水能够对滑动架301形成冲击;轨道3的形状设置,能够方便滑动架301于轨道3的滑动,同时对清水形状密闭;滑动架301,滑动架301的形状设置,能够方便快速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同时方便滑动架301的一端于轨道3的内部滑动;卡环302,卡环302呈半圆弧状设置,卡环302与轨道3的内壁贴合滑动,卡环302半圆弧角度为15

45
°
;集水架303,集水架303呈半圆弧状设置,集水架303半圆弧角度为180
°
,集水架303靠近清水的一侧设置,集水架303排布有3

5个,能够利用集水架303增加滑动架301与清水接触面积;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6和7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传动机构包括限位块4、贯穿架401、轴臂402、卡块403、旋转轴承5和支撑架501,限位块4滑动于滑动架301的一侧,贯穿架401贯穿于限位块4的内侧,轴臂402和卡块403依次摆动于贯穿架401的内侧,旋转轴承5和支撑架501折叠于轴臂402的内侧;限位块4滑动贯穿于滑杆101的内侧,贯穿架401呈凹状设置,轴臂402呈倾斜15

65
°
设置,卡块403的一侧与脚轮102的外侧贴合,支撑架501呈菱形设置,旋转轴承5贯穿于支撑架501的两侧;其中:滑动架301带动限位块4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能够利用限位块4对脚轮102的外侧进行自动限位,且贯穿架401内侧轴臂402和卡块403失去滑杆101内壁支撑,整体呈角度摆动,卡块403的一侧与脚轮102的外侧贴合,且支撑架501通过旋转轴承5延伸,从而使得该种检测装置能够利用惯性自动对脚轮101的外侧进行限位固定;滑动架301摆动时,滑动架301带动限位块4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能够利用限位块4对脚轮102的外侧进行自动限位,且贯穿架401内侧轴臂402和卡块403失去滑杆101内壁支撑,整体呈角度摆动,卡块403的一侧与脚轮102的外侧贴合,且支撑架501通过旋转轴承5延伸;其中:限位块4,滑动架301滑动时,限位块4同步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限位块4能够高于滑杆101的外侧1

2cm;滑杆101的内部贯穿有凹槽,限位块4整体设于凹槽的内侧;限位块4滑动时,限位块4从凹槽的内部延伸至滑杆101的外侧;贯穿架401,贯穿架401的形状设置,能够方便轴臂402和卡块403收纳于限位块4的内侧;轴臂402,轴臂402和卡块403整体呈三角分布设置,而旋转轴承5和支撑架501设于轴臂402和卡块403夹角处;轴臂402和卡块403为橡胶或柔韧性材质;如说明书附图3和4所示,支撑架501,支撑架501通过旋转轴承5呈角度折叠,轴臂402摆动时,支撑架501整体延伸,轴臂402收纳于贯穿架401的内部时,支撑架501通过旋转轴承5整体压缩;实施例3:参考说明书附图6可得知,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在于,所述限位块(4)靠近脚轮(102)的一侧滑动有滑块(404),所述滑块(404)的一侧镶嵌有气囊(405);
限位块(4)靠近滑块(404)的一侧嵌入有凹槽,滑块(404)于凹槽内侧呈水平滑动,气囊(405)呈半圆弧状设置,气囊(405)整体厚度为1

3cm;限位块(4)滑动至脚轮(102)的一侧时,气囊(405)与脚轮(102)的侧面贴合嵌套,进而滑块(404)于限位块(4)的内侧滑动,气囊(405)整体产生形变,从而能够通过气囊(405)进一步辅助限位块(4)对脚轮进行限位;其中:气囊(405),气囊(405)半圆弧角度为180
°
,气囊(405)与脚轮(102)的外侧滑动贴合,气囊(405)与限位块(4)配套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