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3094发布日期:2022-01-26 15:4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其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目前,印刷玻璃作为玻璃使用中常见的一种,其通过高温烧结工艺将图文印刷到玻璃的表面而形成,印刷玻璃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其生产质量需要经过印刷面的色差检测工序。
3.公开号为cn2065732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镀膜玻璃色差均匀度检测装置,包括线体上用于运输玻璃的输送轨道和安装于输送轨道上下部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正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检测箱的正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标记器控制按钮,所述检测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检测箱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镀膜玻璃计数的第一计数器,所述检测箱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标记的标记器,所述线体上位于检测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镀膜玻璃计数的第二计数器,且第二计数器的一侧线体上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该专利通过设置的第一计数器、第二计数器和标记器可以很好地区别出来经色差检验后的不合格品,并进行线后筛选下线,且不会停线,完成镀膜玻璃的色差检测工作;但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该镀膜玻璃在进行色差检测时通过输送轨道输送,容易造成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轨道发生摩擦或碰撞,从而出现磨损及裂痕,提高了玻璃的不良率;第二,该玻璃在色差检测过程中,无法满足玻璃上料、检测以及下料一体化自动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三,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的玻璃色差检测操作,其整体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的不良率较高,无法满足玻璃上料、检测以及下料一体化自动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整体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轨道、移动架、横向移动机构和检测机,所述轨道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安装在移动架上,所述检测机固定在横向移动机构的移动端上,还包括转动机构、旋转台、驱动机构、两个吸附机构和两个供料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工作台的内底部,所述旋转台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两个所述吸附机构间隔位于工作台内且两个吸附机构均固定在转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旋转台的顶部且驱动机构与两个供料机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供料机构对称设置在旋转台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转动电机和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对称安装在工作台的内底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安
装在一个固定座上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一端相连接。
7.优选的,每个所述吸附机构均包括转动臂、同步链、传动组件、支撑架、两个连动组件和若干吸盘,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转动臂上且与同步链传动连接,所述同步链位于转动臂内且同步链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连动组件的一端上,两个所述连动组件对称设置在转动臂上,并且每个连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臂和支撑架相连接,若干所述吸盘等间距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
8.优选的,每个所述连动组件均包括副齿轮、两个连接臂和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架和转动臂内,每个连接臂的两端与两个连接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副齿轮位于转动臂内且固定在一个连接轴上,所述同步链套设在两个副齿轮上。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同步带、主齿轮、传动轴和两个同步轮,所述传动轴固定在转动臂上,所述主齿轮固定在传动轴的中端部且与同步链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转动臂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两个同步轮的外部上。
10.优选的,每个所述供料机构均包括底支架、固定轴和三个承载组件,所述底支架与旋转台的顶部相连接,三个所述承载组件等间距安装在底支架上,所述固定轴与三个承载组件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旋转台的顶部且与两个承载组件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每个所述承载组件均包括三角架、承托臂、连接块、升降架和导向轴,所述三角架与底支架相连接,所述承托臂的一端铰接在三角架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块与承托臂远离三角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架的顶端通过固定轴与连接块相连接,并且升降架滑动设置在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呈竖直安装在底支架上。
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u型板、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联动轴和两个调节齿轮,所述u型板倒置安装在旋转台的顶部,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位于u型板内,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u型板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联动轴转动安装在u型板上,并且联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齿轮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联动轴的中端上且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位于所述底支架中间处两个升降架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的齿棱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转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转动,带动与转动轴相连接的两个吸附机构向供料机构转动,在传动电机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同步轮转动,在同步带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相连接的传动轴和主齿轮转动,从而使同步链转动带动两个副齿轮转动,两个副齿轮带动两个连接轴和分别与两个连接轴相连接的两个连接臂转动,既而使与连接臂相连接的支撑架自水平转动至竖直倾斜状态,在支撑架顶部设置的若干吸盘工作实现将三个承载组件上的玻璃吸附,同理,转动电机驱动转动轴复位,在传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吸盘复位,带动若干吸盘上的玻璃呈水平位于工作台上,利用工作台上的移动架在轨道上移动,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同步移动,从而满足玻璃整个色差检测工序,解决了传统通过输送轨道输送的方式,造成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轨道发生摩擦或碰撞的情况发生;其中,利用连接臂的转动以及自身的长度,能够根据位于三个承载组件上的玻璃,实时调节支撑架的转动角度,从而使位于支撑架顶部上的若干吸盘与玻璃最大程度的对接,提高玻璃转运上料的稳定性,其次,还能够满足三个承载组件上若干玻
璃的间歇式转运上料;(2)通过转动机构带动两个吸附机构向一个供料机构移动,使该供料机构上的玻璃在吸附机构的作用下转运上料至工作台上,完成玻璃色差检测前的自动上料,且上料稳定,不会造成玻璃的磨损情况的发生;随后,利用工作台上的移动架在轨道上移动,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检测机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玻璃整个色差检测工序;最后,当完成玻璃的色差检测后,利用旋转台驱动其顶部的两个供料机构转动,两个吸附机构将已检测后的玻璃向另一个供料机构移动,实现玻璃检测后的自动下料步骤,既而达到满足玻璃上料、检测以及下料一体化自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3)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玻璃进行色差检测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联动轴转动,随即使联动轴两端上的两个调节齿轮转动,在位于底支架中间处的两个升降架侧壁设有与两个调节齿轮相啮合的齿棱组作用下,使两个升降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带动与升降架相连接的承托臂和连接块绕与三角架一端铰接处转动,从而调节承托臂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在固定轴的作用下,使所有承托臂同步移动,从而使位于承托臂上的玻璃进行实时调节,从而满足可根据不同玻璃尺寸实时调节承托臂的倾斜角度以及高度,便于不同玻璃的存放,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支撑架上的若干吸盘转动角度,实时调节三个承托臂上的玻璃位置调节,使玻璃的上料及下料更加稳定衔接,提高了玻璃的稳定检测工序。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的吸附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8的仰视图。
16.附图标记:工作台1,轨道2,移动架3,横向移动机构4,检测机5,转动机构6,转动轴61,转动电机62,固定座63,旋转台7,驱动机构8,u型板81,驱动电机82,驱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联动轴85,调节齿轮86,齿棱组87,吸附机构9,转动臂91,同步链92,传动组件93,传动电机931,同步带932,主齿轮933,传动轴934,同步轮935,支撑架94,连动组件95,副齿轮951,连接臂952,连接轴953,吸盘96,供料机构10,底支架101,固定轴102,承载组件103,三角架1031,承托臂1032,连接块1033,升降架1034,导向轴1035。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19.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下面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玻璃的色差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轨道2、移动架3、横向移动机构4和检测机5,所述轨道2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移动架3滑动设置在轨道2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4安装在移动架3上,所述检测机5固定在横向移动机构4的移动端上,还包括转动机构6、旋转台7、驱动机构8、两个吸附机构9和两个供料机构10,所述转动机构6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底部,所述旋转台7设置在工作台1的一侧,两个所述吸附机构9间隔位于工作台1内且两个吸附机构9均固定在转动机构6上,所述驱动机构8安装在旋转台7的顶部且驱动机构8与两个供料机构10传动连接,两个所述供料机构10对称设置在旋转台7的顶部。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转动轴61、转动电机62和两个固定座63,两个所述固定座63对称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底部,所述转动轴6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6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62安装在一个固定座63上且转动电机62的输出端与转动轴61的一端相连接,通过转动电机62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61转动,带动与转动轴61相连接的两个吸附机构9向两个供料机构10转动,实现玻璃的稳定吸附转运上料及下料步骤。
2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每个所述吸附机构9均包括转动臂91、同步链92、传动组件93、支撑架94、两个连动组件95和若干吸盘96,所述转动臂9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轴61上,所述传动组件93安装在转动臂91上且与同步链92传动连接,所述同步链92位于转动臂91内且同步链92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连动组件95的一端上,两个所述连动组件95对称设置在转动臂91上,并且每个连动组件9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臂91和支撑架94相连接,若干所述吸盘96等间距安装在支撑架94的顶部,通过转动电机62带动转动臂91上的同步链92、传动组件93、支撑架94、两个连动组件95和若干吸盘96同步转动,在传动组件
93的工作下,带动同步链92、支撑架94、两个连动组件95和若干吸盘96进一步的转动,使若干吸盘96最大程度与玻璃相对接,实现玻璃的稳定吸附转运上料及下料步骤。
25.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每个所述连动组件95均包括副齿轮951、两个连接臂952和两个连接轴953,两个所述连接轴953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架94和转动臂91内,每个连接臂952的两端与两个连接轴95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副齿轮951位于转动臂91内且固定在一个连接轴953上,所述同步链92套设在两个副齿轮951上,通过传动组件93驱动副齿轮951、两个连接臂952和两个连接轴953转动,带动支撑架94上的若干吸盘96随即向供料机构10移动,实现玻璃的自动转运上料以及下料工序,其中,在连接臂952的转动以及自身的长度,能够根据位于三个承载组件103上的玻璃,实时调节支撑架94的转动角度,从而使位于支撑架94顶部上的若干吸盘96与玻璃最大程度的对接,提高玻璃转运上料的稳定性。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示,所述传动组件93包括传动电机931、同步带932、主齿轮933、传动轴934和两个同步轮935,所述传动轴934固定在转动臂91上,所述主齿轮933固定在传动轴934的中端部且与同步链9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931固定在转动臂91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同步轮935分别与传动电机931的输出端和传动轴93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同步带932套设在两个同步轮935的外部上,通过传动电机931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同步轮935转动,在同步带932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935相连接的传动轴934和主齿轮933转动,从而使同步链92转动带动两个副齿轮951转动,两个副齿轮951带动两个连接轴953和分别与两个连接轴953相连接的两个连接臂952转动,既而使与连接臂952相连接的支撑架94自水平转动至竖直倾斜状态,在支撑架94顶部设置的若干吸盘96工作实现将三个承载组件103上的玻璃吸附,同理,转动电机62驱动转动轴61复位,在传动电机931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吸盘96复位,带动若干吸盘96上的玻璃呈水平位于工作台1上,完成玻璃的自动转运上料步骤。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7所示,每个所述供料机构10均包括底支架101、固定轴102和三个承载组件103,所述底支架101与旋转台7的顶部相连接,三个所述承载组件103等间距安装在底支架101上,所述固定轴102与三个承载组件103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8安装在旋转台7的顶部且与两个承载组件103传动连接,通过旋转台7能够根据带动两组三个承载组件103转动,满足玻璃自动上料以及下料交替工作,实现整体自动化操作。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每个所述承载组件103均包括三角架1031、承托臂1032、连接块1033、升降架1034和导向轴1035,所述三角架1031与底支架101相连接,所述承托臂1032的一端铰接在三角架1031的一端上,所述连接块1033与承托臂1032远离三角架103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架1034的顶端通过固定轴102与连接块1033相连接,并且升降架1034滑动设置在导向轴1035上,三角架1031能够满足玻璃底部的承载与支撑,便于玻璃的稳定存放,利用驱动机构8能够使与升降架1034相连接的连接块1033以及承托臂1032沿三角架1031的铰接处转动,实时根据不同尺寸的玻璃调节承托臂1032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所述导向轴1035呈竖直安装在底支架101上,导向轴1035对升降架1034在竖直方向上的行程进行导向。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u型板81、驱动电机82、驱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联动轴85和两个调节齿轮86,所述u型板81倒置安装在旋转台7的
顶部,所述驱动齿轮83和从动齿轮84均位于u型板81内,所述驱动电机82安装在u型板81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82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83相连接,所述联动轴85转动安装在u型板81上,并且联动轴8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齿轮86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84固定在联动轴85的中端上且与驱动齿轮83相啮合,位于所述底支架101中间处两个升降架1034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与调节齿轮86相啮合的齿棱组87,利用驱动电机82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驱动齿轮83转动,带动与驱动齿轮83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4和联动轴85转动,随即使联动轴85两端上的两个调节齿轮86转动,在位于底支架101中间处的两个升降架1034侧壁设有与两个调节齿轮86相啮合的齿棱组87作用下,使两个升降架103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带动与升降架1034相连接的承托臂1032和连接块1033绕与三角架1031一端铰接处转动,从而调节承托臂1032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在固定轴102的作用下,使所有承托臂1032同步移动,从而使位于承托臂1032上的玻璃进行实时调节,从而满足可根据不同玻璃尺寸实时调节承托臂1032的倾斜角度以及高度,便于不同玻璃的存放,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支撑架94上的若干吸盘96转动角度,实时调节三个承托臂1032上的玻璃位置调节,使玻璃的上料及下料更加稳定衔接,提高了玻璃的稳定检测工序。
3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转动电机62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转动轴61转动,带动与转动轴61相连接的两个吸附机构9向供料机构10转动,在传动电机931驱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一个同步轮935转动,在同步带932的作用下,带动与另一个同步轮935相连接的传动轴934和主齿轮933转动,从而使同步链92转动带动两个副齿轮951转动,两个副齿轮951带动两个连接轴953和分别与两个连接轴953相连接的两个连接臂952转动,既而使与连接臂952相连接的支撑架94自水平转动至竖直倾斜状态,在支撑架94顶部设置的若干吸盘96工作实现将三个承载组件103上的玻璃吸附,同理,转动电机62驱动转动轴61复位,在传动电机931的作用下,带动若干吸盘96复位,带动若干吸盘96上的玻璃呈水平位于工作台1上,利用工作台1上的移动架3在轨道2上移动,横向移动机构4带动检测机5同步移动,从而满足玻璃整个色差检测工序,解决了传统通过输送轨道2输送的方式,造成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与输送轨道2发生摩擦或碰撞的情况发生;其中,利用连接臂952的转动以及自身的长度,能够根据位于三个承载组件103上的玻璃,实时调节支撑架94的转动角度,从而使位于支撑架94顶部上的若干吸盘96与玻璃最大程度的对接,提高玻璃转运上料的稳定性,其次,还能够满足三个承载组件103上若干玻璃的间歇式转运上料;通过转动机构6带动两个吸附机构9向一个供料机构10移动,使该供料机构10上的玻璃在吸附机构9的作用下转运上料至工作台1上,完成玻璃色差检测前的自动上料,且上料稳定,不会造成玻璃的磨损情况的发生;随后,利用工作台1上的移动架3在轨道2上移动,横向移动机构4带动检测机5同步移动,从而实现玻璃整个色差检测工序;最后,当完成玻璃的色差检测后,利用旋转台7驱动其顶部的两个供料机构10转动,两个吸附机构9将已检测后的玻璃向另一个供料机构10移动,实现玻璃检测后的自动下料步骤,既而达到满足玻璃上料、检测以及下料一体化自动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玻璃进行色差检测时,利用驱动电机82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驱动齿轮83转动,带动与驱动齿轮83相啮合的从动齿轮84和联动轴85转动,随即使联动轴85两端上的两个调节齿轮86转动,在位于底支架101中间处的两个升降架1034侧壁设有与两个调节齿轮86相啮合的齿棱组87作用下,使两个升降架103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带动与升降架1034相连接的承托臂1032和连接块1033绕与三角架1031一端铰接处转动,从而调
节承托臂1032的高度以及倾斜角度,在固定轴102的作用下,使所有承托臂1032同步移动,从而使位于承托臂1032上的玻璃进行实时调节,从而满足可根据不同玻璃尺寸实时调节承托臂1032的倾斜角度以及高度,便于不同玻璃的存放,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支撑架94上的若干吸盘96转动角度,实时调节三个承托臂1032上的玻璃位置调节,使玻璃的上料及下料更加稳定衔接,提高了玻璃的稳定检测工序。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