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

文档序号:34217927发布日期:2023-05-19 19:4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

本申请涉及卫星遥感观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低轨不同幅宽和分辨率的在轨卫星共同构成了对地观测网络。特别是超宽幅遥感卫星,采用垂轨扫描、沿轨拼接的超宽覆盖成像新体制,卫星轨道高度500km,星下点空间分辨率1米,成像幅宽达3000km,可以实现单日对地球表面全域覆盖。由多颗超宽卫星构成对地宽域覆盖星座,或与其它类型卫星进行协同观测,则能进一步提高时间分辨率和应用效能。但不同类型的卫星应用目标不同,观测能力差异明显,因此需要根据各颗卫星的对地观测能力来协调各颗卫星的观测任务,以避免卫星出现“空转”和“无效观测”,从而造成卫星资源的浪费。

2、但是,相关技术中,采用“星下点轨迹+幅宽缓冲区+时间点串”或“path+row+时间点串”的模式描述卫星对地观测能力。但是,“幅宽缓冲区”、“path”、“row”都是随卫星变化的变量,会受到遥感器视场角、轨道高度、分辨率等因素影响,从而会显著增加卫星对地观测能力的计算复杂度,进而增加了计算量和分析难度。并且,采用“星下点轨迹+幅宽缓冲区+时间点串”的模式描述卫星对地观测能力时,由于不同卫星的幅宽不同,且幅宽值变化的范围大,没有统一的表征尺度,因此难以将多卫星对地观测能力的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卫星对地观测能力的计算复杂度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包括:

3、获取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

4、根据所述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生成多星覆盖映射表;

5、获取需要检索的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

6、通过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对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检索;

7、若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中检索到所述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则返回所述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对应的数据信息。

8、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装置,包括:

9、表征模块,用于获取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

10、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生成多星覆盖映射表;

1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要检索的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

12、检索模块,用于通过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对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检索;

13、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中检索到所述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则返回所述网格编码和/时间编码对应的数据信息。

14、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15、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能够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公开提供的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获取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根据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生成多星覆盖映射表,并获取需要检索的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然后通过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对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检索,若多星覆盖映射表中检索到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则返回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对应的数据信息。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可以直接通过多星覆盖映射表获取卫星的对地观测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检索得出该网格被卫星对地观测覆盖的情况,以便对卫星分配不同的观测任务,合理利用卫星资源。

18、此外,本公开提出的方法,是通过卫星的参数和网格层级,得出卫星对地覆盖的网格编码集合,从而可以通过卫星对地覆盖的网格编码集合统一描述卫星的对地观测能力,还可以将多星对地观测能力整合到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分析,降低了卫星对地观测能力的计算复杂度。

19、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征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生成多星覆盖映射表包括基于所述所有卫星的对地覆盖网格编码集合,生成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其中,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中包括网格编码、卫星编码、时间编码、卫星名称、卫星探测能力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征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的网格层级对应不同的网格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与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一种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征与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星覆盖映射表中包括网格编码、卫星编码、时间编码、卫星名称、卫星探测能力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征与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网格的超宽幅遥感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与检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中,获取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根据卫星对地观测能力表征,生成多星覆盖映射表,并获取需要检索的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然后通过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对多星覆盖映射表进行检索,若多星覆盖映射表中检索到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则返回网格编码和/或时间编码对应的数据信息。由此可知,本公开提出的方法中,可以统一描述卫星的对地观测能力,并降低了卫星对地观测能力的计算复杂度、合理利用了卫星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魏小峰,杨建朋,张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