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3801发布日期:2022-04-02 06:1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市政工程在建设时需要用到各种板材,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建设前需要使用检测装置对这些板材的强度进行检测。
3.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只能单块夹持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人工取下,再次检测下一块板材,导致检测效率低下,影响后续板材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槽箱,所述槽箱上设置有架箱,所述架箱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锥棘轮,所述架箱上转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卡板,多个卡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多个弹簧均与轴杆固定连接,所述槽箱内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轴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槽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传送带,所述架箱内设置有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第三带轮,第三带轮与转杆固定连接,架箱内转动安装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第四带轮上固定安装有绳轮,所述绳轮上固定安装有绳索,绳索上固定安装有重锤。
7.优选的,所述槽箱内设置有两个气缸,架箱上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气缸和两个挡板相互配合。
8.优选的,所述架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绳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槽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五轴承,第五轴承的内圈与第二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架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锥棘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槽箱内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的内圈与第一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架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轴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4.1、本方案在使用时,运输机构中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能够把板材不断运输到测试机构的下方,方便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的板材能够继续运走,提高了检测效率。
15.2、本方案在使用时,测试机构中绳轮、绳索和重锤的配合使用能够测试板材在同等撞击力下,板材是否达到了要求的强度,检测板材是否合格,确定板材能否使用,气缸和挡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夹持或者放开板材,方便检测,方便运输,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16.本发明能够快速对板材进行强度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使得板材能够快速使用,进而提高了建设效率,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图2中架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锥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槽箱、2架箱、3电机、4转杆、5第一锥齿轮、6锥棘轮、7轴杆、8卡板、9弹簧、10第二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12第一带轮、13第二带轮、14传送带、15第三带轮、16第四带轮、17皮带、18绳轮、19绳索、20重锤、21气缸、22挡板、23齿轮、24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实施例一
26.参照图1-5,一种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装置,包括槽箱1,槽箱1上设置有架箱2,架箱2内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杆4,转杆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第一锥齿轮5上啮合有锥棘轮6,架箱2上转动安装有轴杆7,轴杆7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卡板8,多个卡板8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9,多个弹簧9均与轴杆7固定连接,槽箱1内设置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与轴杆7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10上啮合有第三锥齿轮11,第三锥齿轮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12,槽箱1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带轮13,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3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传送带14,架箱2内设置有测试机构。
27.本发明中,测试机构包括第三带轮15,第三带轮15与转杆4固定连接,架箱2内转动
安装有第四带轮16,第三带轮15和第四带轮16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17,第四带轮16上固定安装有绳轮18,绳轮18上固定安装有绳索19,绳索19上固定安装有重锤20。
28.本发明中,槽箱1内设置有两个气缸21,架箱2上设置有两个挡板22,两个气缸21和两个挡板22相互配合。
29.本发明中,架箱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锥棘轮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轴承能够使得锥棘轮6在固定位置转动。
30.本发明中,架箱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轴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二轴承能够使得轴杆7在固定位置转动。
31.本发明中,架箱2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绳轮18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轴承能够使得绳轮18在固定位置转动。
32.本发明中,槽箱1内固定安装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的内圈与第一带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四轴承能够使得第一带轮12在固定位置转动。
33.本发明中,槽箱1内固定安装有第五轴承,第五轴承的内圈与第二带轮1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五轴承能够使得第二带轮13在固定位置转动。
3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板材放置到传送带14上,启动电机3,进而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锥棘轮6转动,此时多个卡板8均卡在锥棘轮6上,因此锥棘轮6转动,进而带动轴杆7转动,轴杆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齿轮11转动,第三锥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带轮12转动,在第二带轮13的配合下,第一带轮12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14传动,把板材向右侧运输,当板材运输到两个挡板22下方时,启动两个气缸21,顶起板材,在两个挡板22的配合下夹持板材,方便检测,此时反转电机2,进而带动转杆4反向转动,转杆4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带轮15反向转动,在皮带17的配合下,第三带轮1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四带轮16反向转动,第四带轮16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绳轮18反向转动,放开绳索19,此时重锤20下落撞击板材,进行强度测试,转杆4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反向转动,第一锥齿轮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锥棘轮6反向转动,此时多个卡板8均压缩弹簧9,因此锥棘轮6反向转动,轴杆7不转动,因此传送带14不传动,此时板材不运行,测试完成后,控制两个气缸21把板材放回传送带14上,继续正向转动电机3,此时绳轮18收卷绳索19把重锤20复位,此时传送带14把检测完成的板材运走,并且把新的待检测的板材带到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快速检测所有板材。
35.实施例二
36.参照图6,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测试机构包括第三带轮15,第三带轮15与转杆4固定连接,架箱2内转动安装有第四带轮16,第三带轮15和第四带轮16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皮带17,第四带轮16上固定安装有齿轮23,齿轮23上啮合有齿条24,齿条24上固定安装有绳索19,绳索19上固定安装有重锤20。
37.本发明中,架箱2内设置有滑轨,滑轨与齿条24滑动连接,滑轨能够使得齿条24在固定位置滑动。
3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板材放置到传送带14上,启动电机3,进而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锥棘轮6转动,此时多个卡板8均卡在锥棘轮6上,因此锥棘轮6转动,进而带动轴杆7转动,轴杆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
锥齿轮10转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锥齿轮11转动,第三锥齿轮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带轮12转动,在第二带轮13的配合下,第一带轮12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14传动,把板材向右侧运输,当板材运输到两个挡板22下方时,启动两个气缸21,顶起板材,在两个挡板22的配合下夹持板材,方便检测,此时反转电机2,进而带动转杆4反向转动,转杆4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带轮15反向转动,在皮带17的配合下,第三带轮1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四带轮16反向转动,第四带轮16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齿轮23反向转动,齿轮23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齿条24下降,齿条24下降,放开绳索19,此时重锤20下落撞击板材,进行强度测试,转杆4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5反向转动,第一锥齿轮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锥棘轮6反向转动,此时多个卡板8均压缩弹簧9,因此锥棘轮6反向转动,轴杆7不转动,因此传送带14不传动,此时板材不运行,测试完成后,控制两个气缸21把板材放回传送带14上,继续正向转动电机3,此时齿条24上升拉动绳索19把重锤20复位,此时传送带14把检测完成的板材运走,并且把新的待检测的板材带到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快速检测所有板材。
39.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