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6320发布日期:2022-03-23 00:0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命探测救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


背景技术:

2.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在针对应急救援活动时需要进行生命的探测,及时探测应急事故中的生命体可以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3.但,针对废墟中的生命探测活动时,由于倒塌处物体的堆积,传统的扫描式生命探测设备往往难以发挥较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发明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包括探测球、安放笼体以及探测系统,所述探测球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设有一移动电源仓,所述移动电源仓的一端固定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远离移动电源仓的一端固定设有安放笼体,所述安放笼体内设置有探测设备,所述探测球的顶端连接有软传导线,所述探测系统包括地面监控模块、地下探测模块以及信息传输模块,所述地下探测模块与探测设备电性连接。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测球由若干个六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组成,且所述探测球的外侧表面均固定设有油性垫纸。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外壳,所述减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呈均匀环状排列的减震器,且若干组减震器的内侧固定设有与移动电源仓固定连接有软导线。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放笼体有两个六角形结构的边板和若干个支撑条组成,所述支撑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条。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放笼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定螺环。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测设备包括红外扫描探头、针孔摄像头、微型聚光探照灯、超低频电波检测探头以及定位器,所述检测传感器通过软传导线与地面监控模块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扫描探头内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反馈单元,所述超低频电波检测探头内部设置有环境波段比对单元和心跳波段比对单元。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地面监控模块由中央控制电脑和区域独立控制电脑组成,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由软传导线和移动电源组成,所述移动电源设置在移动电源仓内部。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息传输模块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单元、
信号打包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且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打包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顺次工作。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通过设有的探测球,利用探测球的类似球形的形状,同时配合油性垫纸的降低摩擦力,便于将生命探测装置伸入坍塌处内部,从而实现对坍塌处内部生命体的检测,解决了针对废墟中的生命探测活动时,由于倒塌处物体的堆积,传统的扫描式生命探测设备往往难以发挥较好的作用的问题;
16.2、该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通过设有的安放笼体,在安放笼体的内部放入多种用于生命检测的定位的装置,用于精度定位和检测坍塌处的生命体,提高了后续救援的效率;
17.3、该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通过设有的探测系统,将地面检测的装置与地面的搜救行动相互结合,便于救援人员快速到达探测的生命救援地点就行救援,提高了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安放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的系统图。
23.图中:
24.1、探测球;
25.2、移动电源仓;
26.3、减震机构;301、减震外壳;302、减震器;303、软导线;
27.4、安放笼体;401、边板;402、支撑条;403、加固条;404、活动门;405、锁定螺环;
28.5、软传导线;
29.6、探测系统;
30.7、地面监控模块;
31.8、地下探测模块;
32.9、信息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4.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包括探测球1、安放笼体4以及探测系统6,探测球1的内部两端均固定设有一移动电源仓2,移动电源仓2的一端固定设有减震机构3,减震机构3远离移动电源仓2的一端固定设有安放笼体4,安放笼体4内设置有探测设备,探测球1的顶端连接有软传导线5,探测系统6包括地面监控模块7、地下探测模块8以及信息传输模块9,地下探测模块8与探测设备电性连接。
35.其中,探测球1由若干个六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组成,且探测球1的外侧表面均
固定设有油性垫纸,通过设有的探测球1,六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的设计增加了探测球1内外的通透性,一方面便于将检测用的传感器安装到探测球1内部,另一方面降低了探测球1对检测时信号的干扰,提高了生命探测的灵敏度,油性垫纸降低了探测球1与坍塌处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探测球1伸入坍塌处内部,提高了生命探测的范围。
36.其中,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外壳301,减震外壳3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呈均匀环状排列的减震器302,且若干组减震器302的内侧固定设有与移动电源仓2固定连接有软导线303,通过设有的减震机构3,在探测球1的下降过程中,探测球1与部分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在此过程中,减震器302可以有效降低碰撞造成的振动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抗损伤能力。
37.其中,安放笼体4有两个六角形结构的边板401和若干个支撑条402组成,支撑条4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条403,通过设有的加固条403,一方面提高了安放笼体4的稳定性,防止内部检测用的传感器受到损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部分尖锐物品对安放笼体4内部的检测用的传感器造成的损坏,保证了了装置的正常使用。
38.其中,安放笼体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门404,活动门40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定螺环405,通过设有的活动门404和锁定螺环405,转动锁定螺环405并解除对活动门404的锁定时,可以使实现对检测传感器的安装和拆卸,转动锁定螺环405并完成对活动门404的锁定时,可以完成了整个装置的组装,从而进行后续的生命探测。
39.其中,探测设备包括红外扫描探头、针孔摄像头、微型聚光探照灯、超低频电波检测探头以及定位器,检测传感器通过软传导线5与地面监控模块7电性连接,通过设有的多种探测设备,便于检测坍塌处是否存在生命,并根据生命的多项特征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且通过定位器和针孔摄像头可以快速找到生命所处的位置,提高了生命救援的效率。
40.其中,红外扫描探头内部设置有红外发射单元和红外反馈单元,超低频电波检测探头内部设置有环境波段比对单元和心跳波段比对单元,通过设置的红外发射单元可以发射红外光线,以及通过设置的红外反馈单元可以使发出的红外光线通过发射介质反射回来之后进行捕获,从而增加该生命探测系统的探测方法多样性,以及通过设置的环境波段比对单元和心跳波段比对单元可以对接收到的波段进行比对分析,增加该该生命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
41.其中,地面监控模块7由中央控制电脑和区域独立控制电脑组成,信息传输模块9由软传导线5和移动电源组成,移动电源设置在移动电源仓2内部,通过设有的探测系统6,便于将地下的检测信息与地面的控制系统进行连接,提高了各搜救的救援效率。
42.其中,信息传输模块9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打包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且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打包单元以及信号发送单元顺次工作,通过设置的信号接收单元可以接收各个单元接收到的信号,并经过信号打包单元进行打包,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及便利性,并最后通过信号发送单元进行发送。
43.工作原理:该种生命探测装备系统,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让使用者简单明了的理解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探测球1沿坍塌处缝隙伸入,在探测球1下降过程中,探测球1与部分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在此过程中,减震器302可以有效降低碰撞造成的振动损坏,同时安放笼体4中的多种探测设备,可以检测坍塌处是否存在生
命,并根据生命的多项特征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且通过定位器和针孔摄像头可以快速找到生命所处的位置,提高了生命救援的效率,然后探测系统6中地下探测模块8与探测设备电性连接,并通过软传导线5和移动电源将检测的情况回传到地面监控模块7,地面监控模块7根据检测的实际情况,快速调动救援人员进行搜救,有效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44.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