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

文档序号:29124229发布日期:2022-03-04 2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系统,获取多视场、多谱段的时序图像;步骤二:对步骤一获取的多视场、多谱段的时序图像进行配准;步骤三:融合多视场、多谱段、多时相信息,实现超分辨率重建;步骤四:利用图像复原算法提升图像传递函数,去除非设计级次衍射光产生的背景辐射,得到高分辨率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系统由若干个分布式排列的子衍射系统组成,其中:每个子衍射系统独立成像;每个子衍射系统具有不同探测谱段,子衍射系统图像间存在亚像素视场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衍射系统的排列方式为环形或矩阵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衍射系统的主镜均采用单体衍射透镜结构或传统折射/反射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衍射透镜结构为菲涅尔透镜或光子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配准方法为以基于金字塔结构的由粗到细的配准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采用小波融合、pca融合、凸集投影或map方法进行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步骤如下:在正则化图像复原模型基础上,将衍射效率影响引入正则化图像复原模型,得到正则化方程为:式中,g为步骤三中超分辨率重建得到的图像结果,f为最终图像复原结果,式中,g为步骤三中超分辨率重建得到的图像结果,f为最终图像复原结果,分别是水平差分滤波器与竖直差分滤波器,h为系统传递函数,χ为可信度参数,δ为脉冲响应函数,η为系统衍射效率,||
·1、||
·
||2分别表示1范数、2范数计算符号;正则化方程的求解步骤如下:(1)设初始迭代图像f1=g,在第j次迭代中,计算中间变量ω
j
:ω
j
=v-th
t
(hf
j-v);式中,v表示利用差分滤波器得到的高频图像,t为阈值,f
j
表示第j次迭代时的清晰图像计算结果;(2)利用软阈值算法更新图像,计算公式为:f
j+1
=max(|ω
j
|-tχ,0)sign(ω
j
);
式中,max(
·
)表示最大值运算,sign(
·
)表示符号运算;(3)重复步骤(1)和步骤(2),当迭代次数达到预设值时,可得到图像复原结果,该图像即为最终高分辨率图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分布式多模衍射成像系统,获取多视场、多谱段的时序图像;步骤二:对获取的多视场、多谱段的时序图像进行配准;步骤三:融合多视场、多谱段、多时相信息,实现超分辨率重建;步骤四:利用图像复原算法提升图像传递函数,去除非设计级次衍射光产生的背景辐射,得到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利用分布式排列的多个子衍射系统单独成像,且具有不同探测谱段,图像间存在亚像素偏移,获取多视场、多谱段、多时相图像数据后,通过融合、超分、复原算法最终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具有高分辨率、轻量化、成本低等优势,为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载荷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术途径。术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凯 胡建明 智喜洋 张伟 董俊廷 鲍广震 施天俊 王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