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6912发布日期:2022-02-25 22:2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及精细化管理要求,需要对车载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因而需要使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一般采集方法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车辆的前后钢板弹簧悬架上;现有的压力传感器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存在的弊端在于:其一,压力传感器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受力面局部受压位置处的应力集中,既存在结构上容易撕裂破损的问题,也存在测量数据不精准、不稳定的问题;其二,安装不稳定、不可靠,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尤其起步阶段,误差率达到3%左右,影响数据的实时采集;因此,本发明研制了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传感器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存在弊端而导致数据采集不精准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应用于车辆的钢板弹簧悬架内,包括壳体,以及压设于壳体上方的板体;所述壳体内具有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外侧端连接有与腔室连通的连接器,上端面具有凸出的受力面;所述板体设置在壳体上方,并压设于受力面上。
5.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基体及密封盖,所述腔室开设于基体内,并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所述基体侧壁上开设通孔,所述连接器内部通过通孔与腔室连通,且连接器内置压力测试元件;所述受力面设置于密封盖上端面。
6.优选的,所述压力测试元件选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
7.优选的,所述板体与基体外轮廓形状相同,通过销轴进行定位,四周顶角处具有对齐且贯穿设置的安装孔,中部具有贯穿设置的中心孔;所述受力面共具有两个,并分设于密封盖上中心孔的两侧,所述板体下端面具有供受力面配合的凹腔。
8.优选的,所述腔室中部具有定位台及凸台,所述定位台上端面与密封盖下端面贴合设置,所述凸台与密封盖上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所述腔室外壁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密封盖下端面贴合设置,所述腔室外壁与密封盖过盈配合;所述密封盖下端面与定位台上端面、台阶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9.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座、连接端子及锁紧件;所述连接座呈中通型结构,一侧端部与通孔配合,另一侧端部与连接端子配合;所述压力测试元件内置于连接端子内。
10.优选的,所述基体外壁上还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注油孔及真空孔,所述腔室内部充满液体后,通过柱塞和密封圈对注油孔及真空孔进行密封。
11.优选的,所述腔室内灌装的液体选用硅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3.本发明在传统的传感器上方增设了压设于受力面上的板体,使得受力面上受力更均匀,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结构撕裂破损及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壳体与板体用于与钢板弹簧悬架直接连接安装,稳定性强,避免行进过程中,尤其是起步、刹车阶段,因发生颠簸而引起数据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5.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应用于钢板弹簧悬架上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的爆炸图;
18.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19.其中:01、钢板弹簧,02、u型丝,03、车桥;
20.1、壳体,11、基体,12、密封盖,13、腔室,14、受力面,15、定位台,16、凸台,17、台阶面,18、通孔;
21.2、板体,21、凹腔;
22.3、连接器,31、连接座,32、连接端子,33、锁紧件;
23.4、安装孔,5、中心孔,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应用于车辆前后的钢板弹簧悬架上,钢板弹簧悬架指的是钢板弹簧被用做非独立悬架的弹性元件,由于它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使得悬架系统大为简化;该钢板弹簧悬架由若干钢板弹簧01组成,中部通过穿心丝固定连接,并通过一对u型丝02将钢板弹簧固定在车桥03上,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钢板弹簧01最下端与车桥03之间,并通过u型丝02贯穿限位。
26.具体的,如图2-5所示,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压设于壳体1上方的板体2。
27.壳体1内具有用于灌装液体的腔室13,该液体一般选用硅油,外侧端连接有与腔室13连通的连接器3,上端面具有凸出的受力面14;为实现腔室13的形成,该壳体1由基体11及密封盖12构成,其中,受力面14设置于密封盖12上端面,腔室13开设于基体11内,并通过密封盖12进行密封;基体11侧壁上开设通孔18,连接器3内部通过通孔18与腔室13连通,具体的,该连接器3包括连接座31、连接端子32及锁紧件33;连接座31呈中通型结构,一侧端部与通孔18配合,且设置密封圈(未示出),另一侧端部与连接端子32配合,通过锁紧件33固定;该连接端子32内置压力测试元件,压力测试元件选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灵敏度高、精度高。
28.为保证腔室13内硅油的注入,基体11外壁上还设置有与腔室13连通的注油孔及真空孔,注油孔用于与注油设备连接,真空孔用于与抽真空设备连接,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向腔室13内注入硅油,既能提高注油效率,又能保证注油均匀,不会产生气泡;当腔室13内部充满硅油后,通过柱塞和密封圈(未示出)对注油孔及真空孔进行密封。
29.板体2设置在壳体1上方,并压设于受力面14上,板体2与基体11外轮廓形状相同,通过销轴进行定位,四周顶角处具有对齐且贯穿设置的安装孔4,该安装孔4供u型丝02贯穿,中部具有贯穿设置的中心孔5,该中心孔5供穿心丝容纳;由于中心孔5的设置,因此受力面14共具有两个,并分设于密封盖12上中心孔5的两侧,板体2下端面具有供受力面14配合的凹腔21。
30.基于上述结构的设置,密封盖12与基体11的配合方式如下:腔室13中部具有定位台15及凸台16,定位台15上端面与密封盖12下端面贴合设置,凸台16与密封盖12上的中心孔5过盈配合;腔室13外壁处形成台阶面17,台阶面17与密封盖12下端面贴合设置,腔室13外壁与密封盖12过盈配合;密封盖12下端面与定位台15上端面、台阶面17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6。
31.本发明通过增设板体2,使得受力面14上受力更均匀,避免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结构撕裂破损及数据采集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壳体1与板体2直接通过u型丝02进行限位安装,减少车辆行进过程中外部环境对测量数据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