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9461发布日期:2021-02-09 18: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万用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万用表。


背景技术:

[0002]
万能表也称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
[0003]
在相关技术中,便携式万用表的测试线与检测表插拔连接,使用时插入,不使用时分开放置。测试线一般具有一定的长度,过长的线路常常造成检测使用不便和收纳不便。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万用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万用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万用表的测试线过长,造成检测和收纳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万用表,包括:
[0007]
检测表;
[0008]
收线结构,所述收线结构包括嵌入盒、隔板、绕线筒、转轴、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驱动轴及拨轮;所述嵌入盒嵌入所述检测表,所述隔板固设于所述嵌入盒内,并将所述嵌入盒内划分为收线空腔与转动空腔;所述绕线筒设于所述收线空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筒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伸入所述转动空腔内,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设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嵌入盒伸入所述转动空腔后,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拨轮设于所述驱动轴背离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
[0009]
测试线,所述测试线贯穿所述嵌入盒,并绕设于所述绕线筒,所述测试线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表连接,其另一端与接触件连接。
[0010]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万用表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检测表的背面,以便于固定所述接触件。
[0011]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万用表还包括出线机构,所述出线机构包括出线筒、滑杆、活动块、弹性件与滚轮,所述出线筒固设于所述嵌入盒,所述测试线贯穿通过所述出线筒,所述出线筒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测试线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之间;
[0012]
每个所述凹槽内均设有所述滑杆、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弹性件;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出线筒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块,并与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出线筒;
[0013]
所述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块,且沿垂直于所述测试线的方向,两个所述滚轮夹持所述测试线。
[0014]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外周缘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与所述测试线接触。
[0015]
优选地,每个凹槽内设有两个所述滑杆,两个所述滑杆设于所述活动块的两端。
[0016]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与所述滑杆的数量相等,所述弹性件套设在于所述滑杆上。
[0017]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多个。
[0018]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万用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万用表中,测试线贯穿所述嵌入盒,并绕设于所述绕线筒;当检测使用时,可抽拉测试线,拉伸到测试线所需的使用长度,以便于检测使用;当需要收纳测试线时,通过驱动拨轮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绕线筒转动,最终实现收卷测试线,以便于收纳携带。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万用表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万用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2所示的便携式万用表的局剖视图;
[0023]
图4为图3所示的出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标号:
[0025]
1-检测表、2-测试线、3-接触件、4-收线结构、5-出线机构、6-安装件;
[0026]
41-嵌入盒、42-隔板、43-绕线筒、44-转轴、45-第一锥形齿轮、46-第二锥形齿轮、47-驱动轴、48-拨轮;4a-收线空腔;4b-转动空腔;
[0027]
51-出线筒、52-滑杆、53-活动块、54-弹性件、55-滚轮、5a-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9]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万用表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万用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便携式万用表的局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出线筒51的结构示意图。
[0030]
便携式万用表包括:
[0031]
检测表1;
[0032]
收线结构4,所述收线结构4包括嵌入盒41、隔板42、绕线筒43、转轴44、第一锥形齿轮45、第二锥形齿轮46、驱动轴47及拨轮48;所述嵌入盒41嵌入所述检测表1,所述隔板42固设于所述嵌入盒41内,并将所述嵌入盒41内划分为收线空腔4a与转动空腔4b;所述绕线筒43设于所述收线空腔4a内,所述转轴44的一端与所述绕线筒43连接,所述转轴44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隔板42伸入所述转动空腔4b内,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设于所述转轴44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47贯穿所述嵌入盒41伸入所述转动空腔4b后,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6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6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啮合,所述拨轮48设于所述驱动轴47背离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6的一端;
[0033]
测试线2,所述测试线2贯穿所述嵌入盒41,并绕设于所述绕线筒43,所述测试线2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表1连接,其另一端与接触件3连接。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万用表中,测试线2贯穿所述嵌入盒41,并绕设于所述
绕线筒43;当检测使用时,可抽拉测试线2,拉伸到测试线2所需的使用长度,以便于检测使用;当需要收纳测试线2时,通过驱动拨轮48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46、第一锥形齿轮45、绕线筒43转动,最终实现收卷测试线2,以便于收纳携带。
[0035]
请再次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嵌入盒41可以嵌入所述检测表1的底端;所述测试线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所述绕线筒43与所述测试线2的数量相等,二者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绕线筒43依次相连后,与所述转轴44连接。
[0036]
请再次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万用表还包括安装件6,所述安装件6设于所述检测表1的背面,以便于固定所述接触件3。
[0037]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也可以设置所述检测表1的正面。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3可以是接触夹或者接触笔,所述安装件6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安装孔,以便于接触件3的安装固定。
[0039]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所述便携式万用表还包括出线机构5,所述出线机构5包括出线筒51、滑杆52、活动块53、弹性件54与滚轮55,所述出线筒51固设于所述嵌入盒41,所述测试线2贯穿通过所述出线筒51,所述出线筒5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5a,所述测试线2位于两个所述凹槽5a之间;
[0040]
每个所述凹槽5a内均设有所述滑杆52、所述活动块53与所述弹性件54;所述滑杆52的一端与所述出线筒51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块53,并与所述活动块53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54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块53与所述出线筒51;
[0041]
所述滚轮55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块53,且沿垂直于所述测试线2的方向,两个所述滚轮55夹持所述测试线2。
[0042]
所述滚轮55的外周缘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与所述测试线2接触。
[0043]
每个凹槽5a内设有两个所述滑杆52,两个所述滑杆52设于所述活动块53的两端。
[0044]
所述弹性件54的数量与所述滑杆52的数量相等,所述弹性件54套设在于所述滑杆52上。
[0045]
所述滚轮55的数量为多个。优选的,每个所述活动块53上安装有三个滚轮55。
[0046]
在收线时,通过滚轮55对测试线2外部的产生的挤压,能够对测试线2进行调直,进一步的,滚轮55的外周缘设置有海绵层,能够对测试线2外表面的水分、尘土等吸附杂物进行清理,以提高测试线2的清洁度。
[004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8]
当检测使用时:
[0049]
测试线2贯穿所述嵌入盒41,并绕设于所述绕线筒43;可沿远离所述嵌入盒41的方向抽拉测试线2,拉伸到测试线2所需的使用长度,以便于检测使用;
[0050]
当需要收纳测试线2时:
[0051]
通过驱动拨轮48转动,拨轮48的转动带动驱动轴47与第二锥形齿轮4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45、转轴44和绕线筒43转动,从而收卷测试线2,以便于收纳携带;
[0052]
当需要清洁测试线2时:
[0053]
测试线2在卷绕在绕线筒43上的过程中,滚轮55的外部设置有海绵层,能够对测试线2外表面的水分、尘土等吸附杂物进行清理,以提高测试线2的清洁度。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