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3114发布日期:2021-09-04 09: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命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经济迅速增长,各种危险场所火灾频繁出现。尤其是化工仓储建筑、工业厂房、高层建筑、森林火灾、工厂火灾等,往往都会给社会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伤害。在城市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大量的多元化建筑层不断新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救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不能掌握火灾的实际情况,会增加救援者的救助难度系数和危险程度,受困人员得不到及时救助。在大型化工仓储发生火灾时,由于火灾热浪的冲击救援人员不能靠近危险品的存储罐,同时随着火灾的不断变化,存储罐整体温度急剧升温,随时会发生爆炸、泄漏等比火灾更为严重的破坏,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整个火灾现场的温度及进展情况,建筑物、受困人员、救援人员的生命危险系数随着时间和火灾变化而急剧增加,火灾现场情况不明,贸然施救可能还会给火灾救援指挥带来错误的判断,造成不可以弥补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该装置通过防火履带式移动装置,便于在勘测灾害现场内部或攀爬楼梯以及不平整地面,可保证装置在灾害现场内部顺利移动勘测受困人员和灾害现场发生的情况。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通过探测装置可以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火灾救援指挥部及机器人操控人员,便于施救者及时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尽快布署救援计划和施救布局。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详细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也可便于施救者对自身加强防护,减少受伤几率。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通过冷却系统可以在高温灾害现场对装置自身进行降温保护,维持设备正常运行。
8.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9.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底座上设有探测装置,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防火红外摄像头、设置在壳体上的防火红外线温度监控仪、设置在壳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器、设置在底座内且与无线数据传输器相连接的微型控制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空腔、设置在底座顶部与空腔相连接且位于壳体底部的一组通孔、设置在空腔和壳体内侧表面的冷却管、设置在空腔内且两端分别与冷却管两端相连接
的微型循环泵。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空腔内且位于微型控制器下方的电池、分别设置在空腔内相对两侧且旋转端向下的微型电机、分别设置在微型电机旋转端的一号锥齿轮、设置在空腔内且与一号锥齿轮相匹配的二号锥齿轮、插装在二号锥齿轮内且两端分别贯穿底座相对两侧的转杆、设置在底座侧表面相对位置且与转杆两端相匹配的轴承、分别设置在底座外侧且与转杆相连接的防火履带轮、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且套装在同侧防火履带轮上的防火履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底座前后均设有感应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防火履带表面的卡棱呈矩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贯穿通孔与微型循环泵相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与底座外表面均涂有防火涂料。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池为防爆充电电池。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防火红外摄像头设置在壳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器上。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履带材质采用防火橡胶。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火履带式移动装置,便于在勘测灾害现场内部攀爬楼梯以及不平整地面,可保证装置在灾害现场内部顺利移动勘测受困人员;通过探测装置可以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操控人员,便于施救者及时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尽快布局施救;详细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也可便于施救者对自身加强防护,减少受伤几率;通过冷却系统可以在高温灾害现场对装置自身进行降温保护,维持设备正常运行,该装置不仅适用于火灾,也适用于其他自然灾害生命探测。
附图说明
19.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仰视图剖面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移动装置连接状态俯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履带轮和防火履带连接状态侧视图。
[0026]1‑
底座;2

壳体;3

防火红外摄像头;4

无线数据传输器;5

微型控制器;6

空腔;7

通孔;8

冷却管;9

微型循环泵;10

电池;11

微型电机;12

一号锥齿轮;13

二号锥齿轮;14

转杆;15

轴承;16

防火履带轮;17

防火履带;18

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
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0028]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灾现场及生命探测定位机器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底座1上设有探测装置,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壳体2、设置在壳体2上的防火红外摄像头3、设置在壳体2内的无线数据传输器4、设置在底座1内且与无线数据传输器4相连接的微型控制器5;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的空腔6、设置在底座1顶部与空腔6相连接且位于壳体2底部的一组通孔7、设置在空腔6和壳体2内侧表面的冷却管8、设置在空腔6内且两端分别与冷却管8两端相连接的微型循环泵9。
[0029]
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空腔6内且位于微型控制器5下方的电池10、分别设置在空腔6内相对两侧且旋转端向下的微型电机11、分别设置在微型电机11旋转端的一号锥齿轮12、设置在空腔6内且与一号锥齿轮12相匹配的二号锥齿轮13、插装在二号锥齿轮13内且两端分别贯穿底座1相对两侧的转杆14、设置在底座1侧表面相对位置且与转杆14两端相匹配的轴承15、分别设置在底座1外侧且与转杆14相连接的防火履带轮16、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侧且套装在同侧防火履带轮16上的防火履带17;所述底座1前后均设有感应器18;所述防火履带17表面的卡棱呈矩形;所述冷却管8两端分别贯穿通孔7与微型循环泵9相连接;所述壳体2与底座1外表面均涂有防火涂料;所述电池10为防爆充电电池10。
[003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该装置通过防火履带17式移动装置爬楼梯是个非常核心的技术部分,该装置通过微型电机11驱动,采用防火履带17式轮子,通过自身精密的传感器和远程操作仪能过快速的攀爬楼梯以及不平整地面,遇到楼梯或者障碍时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摄像仪自我检测,测试出楼梯的高度及坡度,当到达楼梯底部时,自动将防火履带17式爬楼梯的轮子及防火履带17伸展,开始上楼动作,当到达平层时,通过防火红外摄像头3,探测到人体生命特征的时候,自动发送被困人员的定位数据和周围环境的影像资料给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为提供定点定位的救援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影像资料,为制定火灾救援方案提供可参考数据。该装置通过防火履带17式移动装置,便于在勘测灾害现场内部攀爬楼梯以及不平整地面,可保证装置在灾害现场内部顺利移动勘测受困人员;通过探测装置可以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操控人员,便于施救者及时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尽快布局施救;详细了解灾害现场内部情况也可便于施救者对自身加强防护,减少受伤几率;通过冷却系统可以在高温灾害现场对装置自身进行降温保护,维持设备正常运行。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