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机场道基沉降监测结构

文档序号:26762749发布日期:2021-09-25 09: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面本体(1),所述道面本体(1)包括路面层(11)和道基层(12),所述道基层(12)中设有道基沉降监测系统(2),所述道基沉降监测系统(2)包括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承载件(23)和单点沉降测量仪(24),所述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和承载件(23)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光缆(21)和第二光缆(22)贴合于承载件(23)的表面,所述单点沉降测量仪(24)在承载件(23)的延伸方向上分布,所述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和承载件(23)直线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基层(12)中设有多个道基沉降监测系统(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按道面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和承载件(23)均为横向埋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基沉降监测系统(2)包括多个单点沉降测量仪(24),所述单点沉降测量仪(24)在承载件(23)的延伸方向上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21)包括第一光纤本体和用于包裹第一光纤本体的第一光缆外套;所述第二光缆(22)包括第二光纤本体和用于包裹第二光纤本体的第二光缆外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21)和第二光缆(22)分别对称地位于承载件(23)的上方和下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承载件(23)和单点沉降测量仪(24)填埋于细砂中;所述第一光缆(21)、第二光缆(22)、承载件(23)和单点沉降测量仪(24)上覆盖有回填原状土。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23)为柔性材料;所述承载件(23)的外径为5~10cm;所述承载件(23)的形状为柱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tdr分布式传感器,所述botdr分布式传感器分别与各光缆中的光纤相连。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基选自机场道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包括道面本体,所述道面本体包括路面层和道基层,所述道基层中设有道基沉降监测系统,所述道基沉降监测系统包括第一光缆、第二光缆、承载件和单点沉降测量仪。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BOTDR技术的承载式道基沉降监测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点式监测方法,采用分布式光纤作为传感介质与传输通道,将光缆固定在测试管的上下两侧,随着土体的不均匀沉降,测试管发生沉降与弯曲,并直观反映到贴于测试管上下两侧的光缆上,且不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素的影响。素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凌建明 杨毅杰 钱劲松 方意心 张家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26
技术公布日:2021/9/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