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7798发布日期:2021-11-18 00: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万用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


背景技术:

2.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
3.现有技术中,万用表没有提手进行携带运输,人们通常用手拿着万用表,手掌的张力过大,运输过程中舒适度低下,携带不便;现有的万用表的用途较为单一化,仅仅作为检测使用,功能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所述万用表本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的下方设置有转动按钮,所述万用表本体的下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放置板,所述万用表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共同设置有手提机构,所述万用表本体的后端中部设置有放置机构。
7.优选的,所述手提机构包括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开设在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远离万用表本体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柱,两个所述转柱的外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提手。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支撑腿高度的二倍。
9.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固定板、手机壳和两个梯形块,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万用表本体的后端中部,所述固定板远离万用表本体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梯形槽,两个所述梯形块对称固定安装在手机壳的前端,两个所述梯形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梯形槽内将手机壳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梯形块内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腔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弹簧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梯形硅胶块。
10.优选的,所述梯形硅胶块的尺寸与梯形块的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结构,两个相互靠近的所述弹簧活动连接在凹槽内,四个所述梯形硅胶块分别两两成组的活动连接在两个梯形槽内。
11.优选的,所述万用表本体为福禄克数字万用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在万用表本体进行携带时,通过拉动提手,对万用表本体进行携带运输,受力面
积小,便于携带,也可将其挂在手臂上,携带更省力,通过转柱的设置,可以对万用表本体进行不同方位的转动携带,调节舒适角度进行背带,手提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万用表本体没有提手进行运输,人们通常用手拿着万用表本体,手掌的张力过大,运输舒适度低下的现象。
14.2、过将手机卡在手机壳内,通过两个梯形块滑动在两个梯形槽内,将手机壳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弹簧的伸缩,将四个梯形硅胶块塞进两个梯形槽内,将两个梯形块固定在两个梯形槽内,放置机构的设置,便于人们在携带万用表本体时同时将手机携带,用途更广,且手机壳便于拆卸,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15.3、将万用表本体手提至检测点使,通过放置板可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以便使用,同时也可通过放置板将装置放置在桌面上,将手机卡在手机壳内,将装置当做手机支架进行使用,提高观看舒适度,功能多样化。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手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的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万用表本体;2、显示板;3、调节按钮;4、转动按钮;5、支撑腿;6、放置板;7、手提机构;71、滑槽;72、滑块;73、转柱;74、支撑杆;75、提手;76、固定柱;8、放置机构;81、固定板;82、梯形槽;83、手机壳;84、梯形块;841、凹槽;842、固定杆;843、弹簧;844、梯形硅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如图1

4所示,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包括万用表本体1,万用表本体1的前端上部设置有显示板2,显示板2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按钮3,调节按钮3的下方设置有转动按钮4,万用表本体1的下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腿5,两个支撑腿5的下端共同连接有放置板6,万用表本体1的左端和右端共同设置有手提机构7,万用表本体1的后端中部设置有
放置机构8。
25.手提机构7包括两个滑槽71,两个滑槽71对称开设在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两个滑槽7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2,两个滑块72相互远离万用表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76,两个固定柱76的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柱73,两个转柱73的外表面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74,两个支撑杆74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提手75;在万用表本体1进行携带时,通过拉动提手75,对万用表本体1进行携带运输,受力面积小,便于携带,也可将其挂在手臂上,携带更省力,通过转柱73的设置,可以对万用表本体1进行不同方位的转动携带,调节舒适角度进行背带,手提机构7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万用表本体1没有提手75进行运输,人们通常用手拿着万用表本体1,手掌的张力过大,运输舒适度低下的现象。
26.支撑杆74的高度为支撑腿5高度的二倍,便于转柱73转动至万用表本体1下端时,进行手提。
27.放置机构8包括固定板81、手机壳83和两个梯形块84,固定板81固定安装在万用表本体1的后端中部,固定板81远离万用表本体1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两个梯形槽82,两个梯形块84对称固定安装在手机壳83的前端,两个梯形块8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梯形槽82内将手机壳83与固定板81滑动连接在一起,两个梯形块84内均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凹槽841,两个凹槽841的内腔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842,两个固定杆84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843,两个相互靠近的弹簧843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梯形硅胶块844;通过将手机卡在手机壳83内,通过两个梯形块84滑动在两个梯形槽82内,将手机壳83与固定板81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弹簧843的伸缩,将四个梯形硅胶块844塞进两个梯形槽82内,将两个梯形块84固定在两个梯形槽82内,放置机构8的设置,便于人们在携带万用表本体1时同时将手机携带,用途更广,且手机壳83便于拆卸,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适用范围更广;将万用表本体1手提至检测点使,通过放置板6可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以便使用,同时也可通过放置板6将装置放置在桌面上,将手机卡在手机壳83内,将装置当做手机支架进行使用,提高观看舒适度,功能多样化,值得提倡使用。
28.梯形硅胶块844的尺寸与梯形块84的形状相同且均为梯形结构,两个相互靠近的弹簧843活动连接在凹槽841内,四个梯形硅胶块844分别两两成组的活动连接在两个梯形槽82内,便于将梯形块84固定。
29.万用表本体1为福禄克数字万用表。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用途智能检测万用表,使用时,通过万用表本体1进行检测;在万用表本体1进行携带时,通过拉动提手75,对万用表本体1进行携带运输,受力面积小,便于携带,也可将其挂在手臂上,携带更省力,通过转柱73的设置,可以对万用表本体1进行不同方位的转动携带,调节舒适角度进行背带,手提机构7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万用表本体1没有提手75进行运输,人们通常用手拿着万用表本体1,手掌的张力过大,运输舒适度低下的现象;通过将手机卡在手机壳83内,通过两个梯形块84滑动在两个梯形槽82内,将手机壳83与固定板81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弹簧843的伸缩,将四个梯形硅胶块844塞进两个梯形槽82内,将两个梯形块84固定在两个梯形槽82内,放置机构8的设置,便于人们在携带万用表本体1时同时将手机携带,用途更广,且手机壳83便于拆卸,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适用范围更广;将万用表本体1手提至检测点使,通过放置板6可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以便使用,同时也可通过放置板6将装置放置在桌面上,将手机卡在手机壳83内,将
装置当做手机支架进行使用,提高观看舒适度,功能多样化,值得提倡使用。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