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17835发布日期:2021-10-27 19:1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小型锂电移动电源得到了飞速发展,小型移动电源具有超长寿命、高能量比和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移动设备中。
3.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小型移动电源的主流控制为负极控制方式,当小型移动电源出现短路、过流等状态时,电池管理系统会切断负极控制回路,对小型移动电源起到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负载检测回路的存在,输出端口仍有一定的电压存在,该电压会造成损耗以及容易导致终端设备的失效,不利于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电压损耗以及终端设备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在切断负极回路时,实现零输出,更好的保护终端产品以及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6.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有信号控制端口,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有检测端口;
7.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负载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e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
8.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9.所述第一电阻设于第一三极管的b极与负载之间;
10.所述第二电阻设于第一三极管的b极与第二开关单元之间,第一电阻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为第一三极管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一三极管的误动作。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设于第一三极管的b极与负载之间,第一二极管为隔离作用,避免地线上的干扰串入负载。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b极分别连接信号控制端口和地线,第二三极管的e极连接地线,第二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14.所述第三电阻设于第二三极管的b极与信号控制端口之间;
15.所述第四电阻设于第二三极管的b极与地线之间,第三电阻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为第二三极管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二二极管的误动作。
16.可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b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第三三极管的e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和电源,第三三极管的c极连接检测端口和地线。
17.可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
18.所述第五电阻设于第三三极管的b极和e极之间;
19.所述第六电阻设于第五电阻和第一开关单元之间;
20.所述第七电阻设于第三三极管的c极与地线之间;
21.所述第八电阻设于第三三极管的c极与检测端口之间,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为第三三极管的偏置电路,用于控制第三三极管的开关动作,第七电阻为第三三极管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三三极管的误动作;第八电阻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检测端口。
22.可选的,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设于第三三极管和第一开关单元之间,第二二极管为隔离作用,避免干扰信号串入第三三极管控制回路。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在切断负极回路时,实现零输出,更好的保护终端产品以及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例如,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有信号控制端口,第三开关单元连接有检测端口;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负载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e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
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在切断负极回路时,实现零输出,更好的保护终端产品以及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29.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分别连接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连
接有信号控制端口,第三开关单元连接有检测端口。
30.当小型移动电源出现短路、过流状态时,电源管理系统切断负极回路,此时信号控制端口输出高电平至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导通,在第二开关单元导通的情况下,当第一开关单元满足其他导通条件时,第一开关单元导通进而带动第三开关单元导通,此时检测端口检测到高电平。
31.相反的,当第二开关单元导通后,在第一开关单元不满足其他导通条件时,第三开关单元不导通,此时检测端口检测到低电平。
32.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负载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e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
33.参考图1,第一三极管为q25,第一三极管q25的b极连接负载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q25的e极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第一三极管q25的c极连接第三开关单元。
34.当负载已被移除的情况下,第一三极管q25不导通,检测端口检测到低电平;当负载未被移除时,在第二开关单元导通的情况下,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也满足导通条件,此时检测端口检测到高电平。
35.通过检测端口检测到高电平或低电平来判断负载是否已被移除,进而做出保护机制是否需要保留的动作,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36.该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当移动电源出现短路、过流状态时,电源管理系统切断负极回路,并定时开启信号控制端口,开启时间在毫秒级,在电源管理系统处于保护机制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输出。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38.参考图1,第一电阻为r246,第二电阻为r247,其中,第一电阻r246设于第一三极管q25的b极与负载之间;第二电阻r247设于第一三极管q25的b极与第二开关单元之间。
39.第一电阻r246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第一三极管q25,第二电阻r247为第一三极管q25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一三极管q25的误动作。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为d42。
41.第一二极管d42设于第一三极管q25的b极与负载之间,第一二极管d42为隔离作用,避免地线上的干扰串入负载。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参考图1,第二三极管为q26。
43.第二三极管q26的b极分别连接信号控制端口和地线,第二三极管q26的e极连接地线,第二三极管q26的c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
44.具体的,第二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为r56,第四电阻为r156,第三电阻r56设于第二三极管q26的b极与信号控制端口之间;第四电阻r156设于第二三极管q26的b极与地线之间。
45.第三电阻r56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第二三极管q26,第四电阻r156为第二三极管q26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二二极管q26的误动作。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三极管,参考图1,第三三极管为q18。
47.第三三极管q18的b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第三三极管q18的e极连接第一开关单元和电源,第三三极管q18的c极连接检测端口和地线。
48.具体的,第三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第五电
阻为r107,第六电阻为r93,第七电阻为r108,第八电阻为r57。
49.第五电阻r107设于第三三极管q18的b极和e极之间;第六电阻r93设于第五电阻r107和第一开关单元之间;第七电阻r108设于第三三极管q18的c极与地线之间;第八电阻r57设于第三三极管q18的c极与检测端口之间。
50.第五电阻r107和第六电阻r93为第三三极管q18的偏置电路,用于控制第三三极管q18的开关动作,第七电阻r108为第三三极管q18的下拉电阻,用于滤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规避第三三极管q18的误动作;第八电阻r57为限流电阻,避免电流过大,损坏检测端口。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41,第二二极管d41设于第三三极管q18和第一开关单元之间。
52.具体的,第二二极管d41为隔离作用,避免干扰信号串入第三三极管控制回路。
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移动电源负载检测电路,在切断负极回路时,实现零输出,更好的保护终端产品以及提高小型移动电源的使用稳定性。
54.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实施例仅仅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结构的可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方案实施的限定。
5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