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4350发布日期:2021-12-11 11:3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力试验单位在为电厂进行试验时,经常要测量管道内蒸汽或水的温度,测量方法通常为安装温度测点在管道的温度测量孔中,具体为:一种在管道上预留孔洞,并在孔洞内安装金属套筒,热电阻或热电偶塞入金属套筒内,通过测温元件测量套筒底部温度来测量蒸汽或水的温度。
3.固定该测温元件的方式为:通常在温度测量元件(热电阻或热电偶),端部留有固定用螺孔,方便固定,避免测量时因测量位置松动,造成测量误差。
4.而各家试验单位,在进行短期试验时安装的各种临时温度测点,因使用的温度测量元件一般是通用型,其长度尺寸通常为500mm、750mm等固定长度,往往无法利用原有的螺孔固定在温度套筒内,只能依靠元件自身与套筒的摩擦力或用胶带临时固定,但随着自身的重力的影响或测量管道的振动会产生松动,从而造成测温元件移位,使得测量温度偏差。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温度测量元件往往无法稳定的安装在金属套管内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8.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包括由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向外延伸的弹性件和用于将弹性件收回的拉绳;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温度测量元件测量端的外壳连接,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具有第一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连接,所述拉绳由第一孔处伸入到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内部,并由接线盒端伸出。
9.本实用新型将温度测量元件深入到金属套管内,通过弹性件与套管内壁接触,并利用弹性件的弹力和摩擦力将温度测量元件稳定在金属套管内,使其测量时不会随意晃动,当需要将温度测量元件拿出时,拉动拉绳,将弹性件向温度测量元件靠近,弹性件不再与金属套管的内壁抵接,拿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温度测量元件在金属套管内的稳固性,避免温度测量元件松动造成的测量误差;且使用方便,能够适配一定范围内的金属套管内径尺寸,适应性强。
10.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具有向两侧的折弯边,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的折弯边与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折弯边与所述拉绳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为矩形长条状开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等于或小于弧形弹片
的长度。
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倾斜安装的条形弹片,所述条形弹片的一端具有水平折弯边,所述条形弹片的水平折弯边与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拉绳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孔为圆孔、矩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中的一种,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拉绳的尺寸。
14.优选的,所述温度测量元件的接线盒端具有第二孔,所述拉绳由第二孔穿过延伸至温度测量元件外壳的外部。
15.优选的,所述拉绳位于接线盒端外部的一端具有拉环。
16.拉环便于拉动拉绳,也可以用于限制拉伸缩回外壳内部。
17.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为多个时,沿温度测量元件的外壳圆周阵列。
18.通过多个弹性件提高温度测量元件与金属套管内壁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也可适应不规则的金属套管内壁。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将温度测量元件深入到金属套管内,通过弹性件与套管内壁接触,并利用弹性件的弹力和摩擦力将温度测量元件稳定在金属套管内,使其测量时不会随意晃动,当需要将温度测量元件拿出时,拉动拉绳,将弹性件向温度测量元件靠近,弹性件不再与金属套管的内壁抵接,拿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温度测量元件在金属套管内的稳固性,避免温度测量元件松动造成的测量误差;且使用方便,能够适配一定范围内的金属套管内径尺寸,适应性强;
21.(2)拉环便于拉动拉绳,也可以用于限制拉伸缩回外壳内部;
22.(3)通过多个弹性件提高温度测量元件与金属套管内壁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也可适应不规则的金属套管内壁。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的工作示意图;
24.图2是实施例一中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实施例二中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
27.1、温度测量元件;11、外壳;12、热电阻丝;13、法兰;14、接线盒;2、弹性件;3、拉绳;4、金属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所示,温度测量元件的固定结构,包括由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向外延伸的弹性件2和用于将弹性件2收回的拉绳3;温度测量元件1的左端为测量端,右端为接线盒14的端部;测量端的内部具有热电阻丝12,热电阻丝12缠绕在电阻丝支架上,电阻丝支架右端设有绝缘磁管,测量端的右端通过法兰13与接线盒14连接,接线盒14的底端通过电缆与数据收集系统连接。温度测量元件1可以为现有的元器件。
31.所述弹性件2的一端与温度测量元件1测量端的外壳11连接,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具有第一孔,所述弹性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3连接,所述拉绳3由第一孔处伸入到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内部,并由接线盒14的端部伸出。
32.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件2为弧形弹片,弹片也可以不是片状,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圆柱杆,所述弧形弹片的两端具有向两侧的折弯边,形成类似“ω”的结构,折弯处使得该弧形弹片能够具有向外撑的力;所述弧形弹片的左端的折弯边与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固定连接,右端的折弯边与所述拉绳3连接。
33.其中,所述第一孔为矩形长条状开孔,“ω”的上部能够卡在长条形孔的两端,所述第一孔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弧形弹片的长度;通常情况下,“ω”的两端卡在第一孔内,当将温度测量元件1深入金属套管4内和遇到拉绳3拉动时,“ω”的顶端会产生变形,迫使弹性件2的高度发生变化,方便温度测量元件1深入或拿出金属套管4。
34.拉绳3为保证使用寿命,可以采用金属丝;再者,所述温度测量元件1的接线盒14的端部具有第二孔,所述拉绳3由第二孔穿过延伸至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的外部,且拉绳3的最左端具有拉环;拉环便于拉动拉绳3,也可以用于限制拉伸缩回外壳11内部。
35.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36.参考图1、图2所示,将温度测量元件1深入到金属套管4内,弹性件2向外凸起,能够与金属套管4内壁接触,并利用弹性件2的弹力增大弹性件2与金属套管4内壁的摩擦力,能够将温度测量元件1稳定在金属套管4内,使其测量时不会随意晃动;当需要将温度测量元件1拿出时,拉动拉绳3,拉绳3将弹性件2向温度测量元件1靠近,并弹性件2变形,弹性件2的左端能够部分深入到第一孔内,实现弹性件2不再与金属套管4的内壁抵接,拿出即可;在拉动过程中,仅需要将弹性件2与金属套管4分离即可,无需使用较大力,避免弹性件2完全进入外壳11内,无法恢复原状。
37.本实施例能够增强温度测量元件1在金属套管4内的稳固性,避免温度测量元件1松动造成的测量误差;且使用方便,能够适配一定范围内的金属套管4内径尺寸,适应性强。
38.实施例二:
3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弹性件2不同;
40.所述弹性件2为倾斜安装的条形弹片,所述条形弹片的一端具有水平折弯边,水平折弯边与倾斜的本体呈钝角,该折弯工艺使得该条形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条形弹片的水平折弯边与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另一端与所述拉绳3连接,弹性件2的另一端为了增大与金属套管4的接触面积,也可以折弯呈与水平折弯边平行的折弯结构。
41.其中,所述第一孔为圆孔、矩形孔、方形孔、三角形孔中的一种,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拉绳3的尺寸,能够便于拉绳3穿过即可。
42.通常情况下,弹性件2呈拉伸的“z”型结构,当将温度测量元件1深入金属套管4内
和遇到拉绳3拉动时,“z”型结构会被再次拉伸,两端的折弯边与中间的本体钝角角度变大,迫使弹性件2的高度发生变化,方便温度测量元件1深入或拿出金属套管4。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为两个,沿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对称布置,若弹性件2更多,则呈圆周阵列。
44.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弹性件2提高温度测量元件1与金属套管4内壁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也可适应不规则的金属套管4内壁,比如金属套管4内部存在焊缝,若只有一个弹性件2,则温度测量元件1的外壳11会与金属套管4内壁直接接触,多次使用,焊缝处可能会对外壳11造成磨损,两个或多个弹性件2可以将温度测量元件1悬置在金属套管4内,不与金属套管4的内壁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4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