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及漏电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8915发布日期:2022-01-05 10:1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及漏电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漏电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及漏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漏电检测技术在电网的应用与发展,漏电检测终端作为基础采集终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如漏电检测终端系统,主要由漏电检测终端和系统主站组成,是典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此类系统主要用于线路的漏电排查,其特征在于终端可长时间的在线监测,数据上传远程主站。
3.在此类系统的应用中,漏电检测终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无效的开机及无效在线的情况。比如在培训过程中,学员尝试对漏电检测终端进行开机操作后,但未进行关机操作;比如在非测试过程中,使用人员无意识的开机漏电检测终端后忘记将其关机;比如运输过程中的触碰开机等。以上情况的发生使漏电检测终端与系统主站不断的进行数据交互,直到漏电检测终端电池耗尽,造成终端电池的损伤和系统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可以准确的判断被开机的漏电检测终端是否为非测试的误开机状态,并主动进行关机。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
6.开机模块,用于启动机体运行;
7.漏电采集模块,采集待测节点的漏电数据;
8.时钟模块,用于记录时间因子;
9.数据解析模块,接收所述漏电采集模块采集的漏电数据以及所述时钟模块输入的时间因子,若处于误开机状态,则触发关机命令;
10.自动关机模块,接收数据解析模块的关机命令并对机体进行关机。
11.漏电检测终端挂装在低压台区的配电l、n回路线上进行测试,实际环境中l、n配电回路电流是不可能出现为0的绝对平衡现象,漏电检测终端检测的漏电流即是l、n线的回路不平衡电流,因此只要漏电检测终端挂装在配电回路线上就一定能采集到>0的漏电数据,若没有这个漏电数据,就说明漏电检测终端没有挂装在配电线路上测试。另一方面,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角度出发,零序电流互感器在生产完成之后一定会存在误差值,比如左右互感器半环的原材料差异、线圈圈数差异、线圈电阻差异、互感器左右半环的上下结合面差异等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该误差值是指在l、n线回路电流绝对平衡条件下的互感器检测到的不平衡电流,相当于漏电检测终端在实际的配电线路中测试时,即使l、n线回路电流绝对平衡,也会产生至少>0的误差电流,也可说明漏电检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不应判断为误开机,反之可作为误开机判断的基础条件。
12.本实用新型中数据解析模块可以是mcu芯片或单片机,数据解析模块接收漏电采集模块上传的漏电数据和时钟模块输入的时间因子,若开机后持续一段时间内漏电数据始终为0值,比如开机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设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的漏电值始终为0,则判断该终端满足误开机条件,数据解析模块触发关机命令,自动关机模块接收数据解析模块的关机命令并对机体进行关机。
13.本实用新型中时钟模块和自动关机模块的电路原理结构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常规结构即可,例如时钟模块的原理电路结构可以采用公告号为cn208110440u的原理实现;自动关机模块的原理电路结构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7918380a的原理实现。
14.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人为观看数据信息,并人为操作数据解析模块触发关机命令,也可以通过数据解析模块智能判断之后,根据判断结果触发关机命令。作为优选,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根据接收的漏电数据以及时间因子,若开机后持续一定时间内所述漏电数据为0值,即为误开机状态,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向所述自动关机模块下发关机命令。
15.本实用新型中漏电采集模块可以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结构形式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漏电采集模块为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电流互感器通过a/d转换将模拟漏电值转换成数字漏电,上传至数据解析模块。
16.作为优选,还包括与外部终端通讯连接的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通讯模块与外部终端连接,可以通过外部终端接收漏电检测终端的数据信息以及控制漏电检测终端。
17.作为优选,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采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连接,可以使得外部终端可以远程与所述漏电检测终端进行通讯连接,便于远程操作。
18.本实用新型中无线通讯模块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模块、zigbee模块以及4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误开机识别功能的漏电检测系统,包括系统主站以及与所述系统主站通讯连接且如上述的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
20.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系统主站和/或漏电检测终端通讯连接的移动终端。
21.其中,漏电检测终端的开关机模块用于将漏电检测终端开机,并通过通讯模块与系统主站通讯连接,漏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被测节点的漏电数据,同时作为误开机判断的条件之一;当已开机漏电检测终端检测到>0ma的漏电数据时,说明该漏电检测终端处于有效测试中;当已开机的漏电检测终端未检测到任何漏电数据,即漏电值为0时,说明该漏电检测终端处于非测试过程中。
22.其中,移动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系统主站连接;所述信息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已开机的漏电检测终端的测试信息,并保存在系统主站的台区工作模块内,同时作为误开机判断的条件之一。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4.本实用新型通过终端本身进行误开机识别,可以有效识别被开机的漏电检测终端是否处于非测试的误开机状态,并且自动将误开机漏电检测终端关机。该功能的实现,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漏电检测终端因误开机引起的电池损伤,同时避免非测试状态的漏电检测终端与系统主站通讯造成的系统资源浪费和流量浪费。还可以应用到生产检验过程中,比如在开机全检后可以不需要对每台终端进行人为关机操作,终端自动判断并执行关机,减少
生产和检验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漏电检测终端功能模块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开机模块;2、漏电采集模块;3、时钟模块;4、数据解析模块;5、自动关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所示,一种误开机自动关机的漏电检测终端,包括开机模块1、漏电采集模块2、时钟模块3、数据解析模块4、自动关机模块5。
29.其中,开机模块1,用于启动机体运行;
30.漏电采集模块2,采集待测节点的漏电数据;
31.时钟模块3,用于记录时间因子;
32.数据解析模块4,接收所述漏电采集模块采集的漏电数据以及所述时钟模块输入的时间因子,若处于误开机状态,则触发关机命令;
33.自动关机模块5,接收数据解析模块的关机命令并对机体进行关机。
34.本实施例中开机模块可以设置成按键形式的、触摸形式的、拨动形式的等,以按键形式为例,通过长按或规律按键的形式将漏电检测终端开机。
35.本实施例中漏电采集模块可以有多种,采用现有多种结构形式即可,例如漏电采集模块可以为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所述数据解析模块。漏电检测终端开机后,漏电采集模块自动启动漏电检测功能,并通过a/d转换模块将采集的模拟漏电量转换成可记录的数字漏电值,上传至数据解析模块。
36.数据解析模块通过时钟模块设置一个误开机的判断时间,从开机后开始计时,一段时间之后,接收到的漏电采集模块上传的漏电值始终为0,此时数据解析模块的误开机自动关机功能触发;也可以通过另一种判断方式进行判断,比如开机之后,数据解析模块连续接收到漏电采集模块上传的一定数量的漏电值均为0时,数据解析模块的误开机自动关机功能触发。
37.数据解析模块通常采用mcu或单片机,模块中的两个引脚设置成误开机自动关机的触发引脚,连接自动关机模块,当该引脚触发后自动关机功能启动,将漏电检测终端关机。
38.漏电检测终端挂装在低压台区的配电l、n回路线上进行测试,实际环境中l、n配电回路电流是不可能出现为0的绝对平衡现象,漏电检测终端检测的漏电流即是l、n线的回路不平衡电流,因此只要漏电检测终端挂装在配电回路线上就一定能采集到>0的漏电数据,若没有这个漏电数据,就说明漏电检测终端没有挂装在配电线路上测试。另一方面,从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角度出发,零序电流互感器在生产完成之后一定会存在误差值,比如左右互感器半环的原材料差异、线圈圈数差异、线圈电阻差异、互感器左右半环的上下结合面差异等都会导致误差的产生,该误差值是指在l、n线回路电流绝对平衡条件下的互感器检测到的不平衡电流,相当于漏电检测终端在实际的配电线路中测试时,即使l、n线回路电流绝对平衡,也会产生至少>0的误差电流,也可说明漏电检测终端在测试过程中,不应判断
为误开机,反之可作为误开机判断的基础条件。
3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