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2681发布日期:2022-01-05 12:4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


背景技术:

2.管道在各行各业中被用于运输流体物质,如在供水系统中用于输送自来水,在供气系统中用于输送燃气。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发电厂,管道用于输送高压高温蒸汽,管道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会发生蠕胀变形,一旦变形的范围超过极限值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管,引起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的检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更换管道,避免事故的发生。
3.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圆管外径智能测量分析系统[申请号:cn 201610775023.9;公布号:cn106441020a],包括数字式直径测量规,数字式直径测量规包括半径规以及与半径规配套安装的手柄装置。手柄装置内置有智能测量模块,智能测量模块内设有主板、连接于主板的处理器、通讯模块、显示器和电源模块,该智能测量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半径规上的通讯接口数据连接。半径规包括两个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位移采集测针所测的位移值自动传输给手柄装置的智能测量模块,经过处理器的计算得出直径值,该直径值可存储,并可在手柄装置的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0004]
使用时,先将半径规固定连接到手柄装置上,然后一手握住手柄装置使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的测头贴靠到圆管外侧面上,再在显示器上读取直径值即可。两个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所在平面为测量基准面,测量时需要测量基准面与圆管的轴线处于垂直状态。由于数字式直径测量规由人工手持操作并依靠人工判断定位情况,而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的测头均为球形且在同一平面上,测量时半径规与圆管之间往往不能形成准确的定位,而定位偏差的存在会导致在同一个位置上多次测的直径值偏差较大,导致测量的准确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圆管外径测量仪测量的准确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包括具有半径规的测量仪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测量仪本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包括与半径规并排对应设置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呈v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的侧壁面能够与圆管的外侧面同时相切。
[0008]
使用时,将定位架固定连接在测量仪本体上,定位块与半径规并排对应,然后握住测量仪本体并将定位槽的槽口对准圆管,移动测量仪本体使圆管嵌入到定位块的定位槽内,然后将本圆管外径测量仪抵压在圆管上,此时定位槽两侧的侧壁面均与圆管的外侧面相切,定位块与圆管之间形成稳定的径向定位,同时半径规的前端测头抵靠在圆管的外侧
面上对圆管外径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通过定位块进行稳定的径向定位,一方面可以减少测量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借助定位块进行定位后避免了人工判断定位带来的定位偏差,使同一位置上多次测量的结果能够较好地保持一致,因此,相对于没有设置定位块的现有测量仪,本圆管外径测量仪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0009]
另外,定位槽呈v形使定位槽的槽口大,从而方便圆管进入到定位槽内并与定位槽的侧壁面形成贴靠,而通过定位块进行定位后,测量时直接使定位槽两侧的侧壁面贴靠在圆管的外侧面上即可,不需要进行人工定位判断,使测量操作方便。而且由于同一位置的多次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在有快速测量需要时,可以不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式进行检测,一次测量即可,使操作方便。
[0010]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定位架还包括与测量仪本体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固定板上并位于固定板的前方,所述定位块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使定位块前后位置可调的调节组件。
[0011]
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定位块的前后位置,从而调节定位槽的前后位置,使定位槽位于较好的定位位置使半径规能够对圆管进行测量,保证本圆管外径测量仪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使本圆管外径测量仪适应更多规格的圆管。
[0012]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上的前螺母和后螺母,所述连接杆穿设在固定板上且连接杆的前端与定位块固定,所述前螺母和后螺母分别抵靠在固定板的前侧面和固定板的后侧面上。
[0013]
转动前螺母和后螺母可以调节连接杆在固定板上的前后位置,从而调节定位块的前后位置,通过拧紧前螺母和后螺母能够使连接杆在固定板上形成固定,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14]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和紧固螺钉,所述连接杆穿设在固定板上且连接杆的前端与定位块固定,所述紧固螺钉螺纹连接在固定板上且紧固螺钉的端部抵靠在连接杆的外侧面上。
[0015]
拧松紧固螺钉后,连接杆可以在固定板上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定位块的前后位置,通过拧紧紧固螺钉能够使连接杆固定在固定板上,实现定位块的定位作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16]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连接杆有两根并分别与定位块的两侧固定。这样可以防止定位块绕连接杆的轴线发生转动,使定位块在固定板上固定位置准确,有利于保证定位块与圆管之间定位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17]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固定板的外沿上位于两根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向内凹入呈拱形的凹拱面。凹拱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固定板的重量,方便本圆管外径测量仪的手持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拱形结构保证固定板的结构强度,使固定板结构稳定。
[0018]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半径规的外侧面上具有定位平面一,所述固定板上具有朝前凸出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上具有与定位平面一贴靠的定位平面二。定位平面一与定位平面二形成定位作用,使半径规与固定架之间定位稳定,有利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19]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固定板包括由固定板中部的板壁向后凸出形成的凸出部以及位于凸出部外沿的安装沿,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在测量仪本体上,所述定位
块连接在安装沿上。凸出部的设置能够提高固定板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定位块在测量仪本体上安装稳定,使本圆管外径测量仪在圆管上定位稳定,有利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20]
在上述的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所述定位块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半径规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四个面进行定位,定位后更稳定,有利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2]
通过定位块进行定位后避免了人工判断定位带来的定位偏差,提高了本圆管外径测量仪测量的准确性。设置调节组件,使定位块的前后位置可调,更好的适应不同规格的圆管。固定板的特有结构使固定板结构稳定,使定位块定位稳定,从而有利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圆管外径测量仪的立体图;
[0024]
图2是本圆管外径测量仪的俯视图;
[0025]
图3是本圆管外径测量仪中定位架的立体图;
[0026]
图4是本圆管外径测量仪中测量仪本体的立体图。
[0027]
图中,1、测量仪本体;2、半径规;2a、定位平面一;3、读数表;4、定位架;5、定位块;5a、定位槽;6、固定板;6a、凸出部;6b、安装沿;6c、凹拱面;6d、定位凸块;6d1、定位平面二;7、连接杆;8、前螺母;9、后螺母;10、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
实施例一
[0030]
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圆管外径测量仪,包括测量仪本体1和定位架4,定位架4与测量仪本体1固定连接。测量仪本体1包括半径规2和读数表3,半径规2和读数表3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读数表3的前端具有凸出的固定部,半径规2包括安装座、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位移采集测针能够弹性伸缩。位移采集测针插装并螺纹连接在固定部内,安装座上设置有插孔,位移采集测针穿设在插孔中且位移采集测针的前端伸出安装座。定位测针固定在安装座的前端面上,定位测针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插孔的两侧,两个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位于同一平面上。安装座的后端上开设有与插孔连通的第一固定孔,固定部上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弹簧柱塞,固定部插入到插孔中且第一弹簧柱塞的球头嵌入到第一固定孔中;或者第一固定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定螺钉,固定部插入到插孔中,第一紧定螺钉的端部抵靠在固定部的外侧面上。测量仪本体1的结构和测量原理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0031]
为了便于叙述,将半径规2水平放置,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所在平面处于水平状态。定位架4包括与半径规2并排对应设置的定位块5,定位块5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半径规2的上下两侧。定位块5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呈v形的定位槽5a,定位槽5a两侧的侧壁面能够与圆管10的外侧面同时相切。为了实现测量,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上,位移采集测针的测头位于定位槽5a内,定位测针的测头全部或者部分位于定位槽5a内。
[0032]
定位架4还包括与测量仪本体1固定的固定板6,定位块5连接在固定板6上并位于固定板6的前方。固定板6包括由固定板6中部的板壁向后凸出形成的凸出部6a以及位于凸出部6a外沿的安装沿6b,凸出部6a固定连接在测量仪本体1上,定位块5连接在安装沿6b上。凸出部6a的后侧面上具有向后凸出的固定凸台,固定凸台的后端面上开设有贯穿凸出部6a前侧面的通孔。固定凸台上具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读数表3的固定部上设置有与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弹簧柱塞,读数表3的固定部插设在通孔中且第二弹簧柱塞的球头嵌入到第二固定孔中;或者第二固定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定螺钉,读数表3的固定部插设在通孔中且第二紧定螺钉的端部抵靠在固定部的外侧面上。
[0033]
定位块5与安装沿6b之间设置有使定位块5前后位置可调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7以及螺纹连接在连接杆7上的前螺母8和后螺母9,连接杆7穿设在安装沿6b上且连接杆7的前端与定位块5固定,前螺母8和后螺母9分别抵靠在安装沿6b的前侧面和固定板6的后侧面上。转动前螺母8和后螺母9可以调节连接杆7在固定板6上的前后位置,从而调节定位块5的前后位置,通过拧紧前螺母8和后螺母9能够使连接杆7在固定板6上形成固定。每个定位块5上均具有两根连接杆7,且两根连接杆7分别与定位块5的两侧固定。固定板6的外沿上位于同一定位块5的两根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向内凹入呈拱形的凹拱面6c,固定块的上侧部和下侧部上均设置有凹供面。半径规2安装座的下侧面上具有定位平面一2a,固定板6上具有朝前凸出的定位凸块6d,定位凸块6d上具有与定位平面一2a贴靠的定位平面二6d1。定位平面一2a和定位平面二6d1均呈水平状态。定位平面一2a与定位平面二6d1形成周向定位,防止定位架4与半径规2发生相对转动。
[0034]
定位架4和半径规2具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外径的圆管10。测量之前,定位架4、半径规2和读数表3处于分离状态,根据测量圆管10的原始外径选择规格合适的定位架4和半径规2,然后将定位架4和半径规2与读数表3固定连接,并调节好定位块5的前后位置使定位槽5a的侧壁面和半径规2的定位测针均能够与圆管10外侧面贴靠。然后握住读数表3或者定位架4,并将定位槽5a的槽口对准圆管10,移动测量仪使圆管10嵌入到定位块5的定位槽5a内,再将测量仪抵压在圆管10上,此时定位槽5a两侧的侧壁面均与圆管10的外侧面相切,定位块5与圆管10之间形成稳定的径向定位,同时半径规2上的定位测针和位移采集测针的测头抵靠在圆管10的外侧面上对圆管10外径进行测量。如果测量过程中发现定位块5或者定位测针不能与圆管10贴靠,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对定位块5的前后位置进行进一步调节,保证定位块5的定位作用。
[0035]
测量过程中,通过定位块5进行稳定的径向定位,一方面可以减少测量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借助定位块5进行定位后避免了人工判断定位带来的定位偏差,使同一位置上多次测量的结果能够较好地保持一致,因此,相对于没有设置定位架4的现有测量仪,本圆管外径测量仪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0036]
实施例二
[0037]
调节组件与实施例一不同,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杆7和紧固螺钉,连接杆7穿设在安装沿6b上且连接杆7的前端与定位块5固定,紧固螺钉螺纹连接在安装沿6b上且紧固螺钉的端部抵靠在连接杆7的外侧面上。每个定位块5均具有两根连接杆7,且同一定位块5的两根连接杆7分别与定位块5的两侧固定。拧松紧固螺钉后,连接杆7可以在固定板6上前后移动,从而调节定位块5的前后位置,通过拧紧紧固螺钉能够使连接杆7
固定在固定板6上。
[003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