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4722发布日期:2021-12-22 17:0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3.但是现有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存在着不具备根据需求对不同水位进行取样,不方便对水液灵活提取,不方便对样品排出和风浪较大时容易在水面上产生较大晃动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存在着不具备根据需求对不同水位进行取样,不方便对水液灵活提取,不方便对样品排出和风浪较大时容易在水面上产生较大晃动的问题。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包括防护外壳,空气腔,导向框,防护外框结构,驱动缠绕架结构,双层取样架结构,顶部护罩,安装框,蓄电池,控制芯片,无线模块,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收集框,缠绕轴,旋转把和防护绳,所述的空气腔嵌入在防护外壳的内部四周位置;所述的导向框嵌入在防护外壳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外框结构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中上部;所述的驱动缠绕架结构安装在防护外框结构的上部;所述的双层取样架结构安装在防护外框结构的内侧;所述的安装框螺栓安装在顶部护罩的下部右侧;所述的蓄电池、控制芯片和无线模块分别螺钉安装在顶部护罩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收集框螺钉安装在防护外壳的左侧;所述的缠绕轴轴接在收集框的内侧;所述的旋转把螺钉安装在缠绕轴的左侧;所述的双层取样架结构包括吊装环,矩形安装板,伸缩气缸,收集管,连接板,连接杆,活塞和吸料管,所述的吊装环螺钉安装在矩形安装板的上端;所述的伸缩气缸和收集管分别螺钉安装在矩形安装板的前侧;所述的连接杆胶接在活塞的左侧,同时连接杆插接在收集管的内侧;所述的活塞插接在收集管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吸料管胶接在收集管的右端。
6.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包括横向插框,横向定位槽,横向浮板,定位滑块,拉环和顶紧螺栓,所述的横向插框螺钉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横向定位槽开设在横向插框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拉环胶接在横向浮板的右侧。
7.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缠绕架结构包括缠绕电机,传动杆,联轴器,收线辊,防护板和
吊装绳,所述的传动杆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缠绕电机的右侧输出轴上;所述的收线辊螺钉安装在传动杆的外侧;所述的防护板胶接在收线辊的外部左右两侧。
8.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外框结构包括防护框,支撑轴承,定位轴杆,防护门,观察窗和把手,所述的防护框螺栓安装在防护外壳的中上部;所述的支撑轴承嵌入在防护框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观察窗嵌入在防护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手胶接在防护门的前部右侧。
9.优选的,所述的吊装绳缠绕在收线辊的外侧,同时吊装绳的下端系接在吊装环的上部。
10.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分别螺钉安装在伸缩气缸以及连接杆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门胶接在防护框的前侧下部。
12.优选的,所述的横向浮板插接在横向插框的内侧。
13.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滑块螺钉安装在横向浮板的左侧的前后两端,同时定位滑块插接在横向定位槽的内侧。
14.优选的,所述的定位轴杆轴接在防护框的中部左右两侧。
15.优选的,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横向插框的上部右侧。
16.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绳缠绕在缠绕轴的内侧。
17.优选的,所述的顶部护罩螺钉安装在防护框的顶部。
18.优选的,所述的缠绕电机螺钉安装在防护框的左侧上部;所述的传动杆插接在支撑轴承的内侧。
19.优选的,所述的无线模块采用wifi模块,所述的无线模块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缠绕电机和伸缩气缸分别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升降气缸和缠绕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的无线模块与远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采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一种。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装绳缠绕在收线辊的外侧,同时吊装绳的下端系接在吊装环的上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需求利用缠绕电机带动收线辊正反转,进而方便对吊装绳进行收放,从而方便灵活调整双层取样架结构整体在水内的高度。
2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板分别螺钉安装在伸缩气缸以及连接杆的上端,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伸缩气缸通过连接板带动连接杆使活塞在收集管内活动,进而对水液抽取。
23.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门胶接在防护框的前侧下部,有利于在打开防护门后方便对防护框内的双层取样架结构进行操作,进而方便将样品从吸料管内导出。
24.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向浮板插接在横向插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能够增加该装置在水面上时的面积,且避免该装置轻易向一侧歪倒。
25.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滑块螺钉安装在横向浮板的左侧的前后两端,同时定位滑块插接在横向定位槽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横向浮板起到限位作用,且避免横向浮板从横向插框内全部抽出。
26.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轴杆轴接在防护框的中部左右两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吊装绳起到定位作用,且避免吊装绳使用时产生加大的活动。
27.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横向插框的上部右侧,有利于在使
用时将顶紧螺栓从横向插框的上部右侧拧紧,进而方便对横向浮板起到顶紧固定作用。
28.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绳缠绕在缠绕轴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防护绳与外接设备进行系接,进而方便对外接设备进行连接。
29.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部护罩螺钉安装在防护框的顶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防护框的顶部起到防护作用,且避免下雨时对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缠绕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取样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
36.1、防护外壳;2、空气腔;3、导向框;4、防护外框结构;41、防护框;42、支撑轴承;43、定位轴杆;44、防护门;45、观察窗;46、把手;5、驱动缠绕架结构;51、缠绕电机;52、传动杆;53、联轴器;54、收线辊;55、防护板;56、吊装绳;6、双层取样架结构;61、吊装环;62、矩形安装板;63、伸缩气缸;64、收集管;65、连接板;66、连接杆;67、活塞;68、吸料管;7、顶部护罩;8、安装框;9、蓄电池;10、控制芯片;11、无线模块;12、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121、横向插框;122、横向定位槽;123、横向浮板;124、定位滑块;125、拉环;126、顶紧螺栓;13、收集框;14、缠绕轴;15、旋转把;16、防护绳。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8.实施例:
39.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
4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水污染治理用稳定采样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空气腔2,导向框3,防护外框结构4,驱动缠绕架结构5,双层取样架结构6,顶部护罩7,安装框8,蓄电池9,控制芯片10,无线模块11,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12,收集框13,缠绕轴14,旋转把15和防护绳16,所述的空气腔2嵌入在防护外壳1的内部四周位置;所述的导向框3嵌入在防护外壳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外框结构4安装在防护外壳1的中上部;所述的驱动缠绕架结构5安装在防护外框结构4的上部;所述的双层取样架结构6安装在防护外框结构4的内侧;所述的顶部护罩7螺钉安装在防护框41的顶部,在使用时方便对防护框41的顶部起到防护作用,且避免下雨时对其造成损坏;所述的安装框8螺栓安装在顶部护罩7的下部右侧;所述的蓄电池9、控制芯片10和无线模块11分别螺钉安装在顶部护罩7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12安装在防护外壳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收集框13螺钉安装在防护外壳1的左侧;所述的缠绕轴14轴接在收集框13的内侧;所述的旋转把15螺钉安装在缠绕轴14的左侧;所述的防护绳16缠绕在缠绕轴14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利用防护绳16与外接设备进行系接,进而方便对外接设备进行连接;所述的双层取样架结构6包括吊装环61,矩形安装板62,伸缩气缸63,收集管64,连接板65,连接杆66,活塞67和吸料管68,所述的吊装环61螺钉安装
在矩形安装板62的上端;所述的伸缩气缸63和收集管64分别螺钉安装在矩形安装板62的前侧;所述的连接板65分别螺钉安装在伸缩气缸63以及连接杆66的上端,在使用时方便利用伸缩气缸63通过连接板65带动连接杆66使活塞67在收集管64内活动,进而对水液抽取;所述的连接杆66胶接在活塞67的左侧,同时连接杆66插接在收集管64的内侧;所述的活塞67插接在收集管64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吸料管68胶接在收集管64的右端。
41.如附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防护侧架结构12包括横向插框121,横向定位槽122,横向浮板123,定位滑块124,拉环125和顶紧螺栓126,所述的横向插框121螺钉安装在防护外壳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横向定位槽122开设在横向插框12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横向浮板123插接在横向插框121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能够增加该装置在水面上时的面积,且避免该装置轻易向一侧歪倒;所述的定位滑块124螺钉安装在横向浮板123的左侧的前后两端,同时定位滑块124插接在横向定位槽122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对横向浮板123起到限位作用,且避免横向浮板123从横向插框121内全部抽出;所述的拉环125胶接在横向浮板123的右侧;所述的顶紧螺栓126螺纹连接在横向插框121的上部右侧,在使用时将顶紧螺栓126从横向插框121的上部右侧拧紧,进而方便对横向浮板123起到顶紧固定作用。
42.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驱动缠绕架结构5包括缠绕电机51,传动杆52,联轴器53,收线辊54,防护板55和吊装绳56,所述的传动杆52通过联轴器53安装在缠绕电机51的右侧输出轴上;所述的收线辊54螺钉安装在传动杆52的外侧;所述的防护板55胶接在收线辊54的外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吊装绳56缠绕在收线辊54的外侧,同时吊装绳56的下端系接在吊装环61的上部,在使用时方便根据需求利用缠绕电机51带动收线辊54正反转,进而方便对吊装绳56进行收放,从而方便灵活调整双层取样架结构6整体在水内的高度。
43.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外框结构4包括防护框41,支撑轴承42,定位轴杆43,防护门44,观察窗45和把手46,所述的防护框41螺栓安装在防护外壳1的中上部;所述的支撑轴承42嵌入在防护框4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定位轴杆43轴接在防护框41的中部左右两侧,在使用时方便对吊装绳56起到定位作用,且避免吊装绳56使用时产生加大的活动;所述的防护门44胶接在防护框41的前侧下部,在打开防护门44后方便对防护框41内的双层取样架结构6进行操作,进而方便将样品从吸料管68内导出;所述的观察窗45嵌入在防护门44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把手46胶接在防护门44的前部右侧。
44.工作原理
45.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将防护外壳1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根据需求控制缠绕电机51带动收线辊54旋转,进而方便调整吊装绳56的收放程度,将矩形安装板62渗入到水内一定程度后,利用伸缩气缸63通过连接板65带动连接杆66使活塞67在收集管64内活动,并利用吸料管68对水液进行抽取,接着调整矩形安装板62在水内的深度,接着利用另一个伸缩气缸63进行操作,水水浪较大时可将横向浮板123从横向插框121内抽出一部分,接着将顶紧螺栓126从横向插框121的顶部精进,并对横向浮板123进行顶紧,取样完毕后打开防护门44,接着可利用伸缩气缸63收缩,并利用活塞67将样品从吸料管68内挤出到量杯内即可。
46.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