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0278发布日期:2022-01-05 10: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探测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某些工业场合,检测设备会同时面临多项严苛挑战。如玻璃窑炉和煤粉锅炉内部的温度和图像检测,探测视场内是高大1000

2000℃的高温,且内部有飞灰、烟尘等异物。这样的工业环境可以考虑采用水冷或气冷的方式保证检测设备长期稳定工作。
3.为此,本设计提出一种采用气冷方式进行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包括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位于内导管的内腔,所述内导管与光学部件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高压压缩空气的内层,所述光学部件的右侧外套设有通风套,所述通风套的外侧设有光导头,光导头的外侧位于定位管的内腔,所述内导管的外侧设有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低压冷却风的外层,所述外导管的右侧连通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腔右端连通有缩径环。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管的内壁上设有支架。
8.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套为多孔通风套。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采用双层冷却的结构,对光学部件形成了双层冷却保护。
11.2、端部的缩径环结构由于中心孔径小于外导管内径,一方面使导管内部的气压大于观测区域的环境气压,可以有效阻止外部飞灰进入导管内部。另一方面孔径减小后外部的飞灰进入导管内部的概率也大为降低。
12.3、光导头端部的压缩空气通道也有缩径结构,再一次利用缩径形成的局部正压包含了光学部件。
13.4、利用多孔通风套的多孔和细长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结构的散热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能有效对光学部件的端部进行散热。
1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特殊构造对光学部件形成多重的防灰和散热防护,特别适用于在高温、多灰等恶劣工况需要进行光学测量、观测的工业场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7.如图1所示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包括光学部件4,光学部件4位于内导管2的内腔,内导管2与光学部件4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高压压缩空气的内层,光学部件4的右侧外套设有通风套5,通风套5为多孔通风套,利用多孔通风套的多孔和细长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结构的散热器,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能有效对光学部件的端部进行散热,通风套5的外侧设有光导头7,光导头7端部的压缩空气通道也有缩径结构,再一次利用缩径形成的局部正压包含了光学部件4。光导头7的外侧位于定位管3的内腔,定位管3的内壁上设有支架8,支架8是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主要用来定位的,保证光导头7插入的时候能处于定位管中心位置。内导管2的外侧设有外导管1,外导管1和内导管2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低压冷却风的外层,外导管1的右侧连通定位管3,定位管3的内腔右端连通有缩径环6,端部的缩径环6结构由于中心孔径小于外导管1内径,一方面使导管内部的气压大于观测区域的环境气压,可以有效阻止外部飞灰进入导管内部。另一方面孔径减小后外部的飞灰进入导管内部的概率也大为降低。
18.通过构造双层通风结构,外层由外导管1和内导管2构造,通入低压冷却风,对光学部件4形成了双层冷却保护。内层由内导管2和光学部件4构造,通入高压压缩空气。外层冷却风经定位管3和光导头7后,从缩径环6中心排到观测区域内。内层压缩空气经多孔通风套5和光导头7中心孔后,也从缩径环6中心排到观测区域内,对光学部件形成多重的防灰和散热防护,特别适用于在高温、多灰等恶劣工况需要进行光学测量、观测的工业场合。
19.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包括光学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4)位于内导管(2)的内腔,所述内导管(2)与光学部件(4)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高压压缩空气的内层,所述光学部件(4)的右侧外套设有通风套(5),所述通风套(5)的外侧设有光导头(7),光导头(7)的外侧位于定位管(3)的内腔,所述内导管(2)的外侧设有外导管(1),所述外导管(1)和内导管(2)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低压冷却风的外层,所述外导管(1)的右侧连通定位管(3),所述定位管(3)的内腔右端连通有缩径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3)的内壁上设有支架(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套(5)为多孔通风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重防灰降温的光学探测头结构,包括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位于内导管的内腔,所述内导管与光学部件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高压压缩空气的内层,所述光学部件的右侧外套设有通风套,所述通风套的外侧设有光导头,光导头的外侧位于定位管的内腔,所述内导管的外侧设有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和内导管之间间隔形成可通入低压冷却风的外层,所述外导管的右侧连通定位管,所述定位管的内腔右端连通有缩径环。本实用新型的特殊构造对光学部件形成多重的防灰和散热防护,特别适用于在高温、多灰等恶劣工况需要进行光学测量、观测的工业场合。的工业场合。的工业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斐(上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5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