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2891发布日期:2021-12-08 17: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平台(1)、若干组作动器和支撑机构,所述作动器分为与所述振动平台(1)水平设置的水平激励作动器(2)以及与所述振动平台(1)竖置设置的竖直激励作动器(3),所述作动器的两端均设置有球铰(4);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板(701),所述竖板(701)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6),所述空气弹簧(6)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空气弹簧(6)连通有储气罐(9);所述竖板(701)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肋板(705);所述竖板(701)上端面和所述肋板(705)上端面均与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底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地震模拟振动台放置在墙壁凹槽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一端通过所述球铰(4)与所述振动平台(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另一端与墙壁通过所述球铰(4)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的一端通过所述球铰(4)与所述振动平台(1)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的另一端与墙壁通过所述球铰(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设置有四组;所述竖直激励作动器(3)设置有四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三角形支撑板(7),所述肋板(705)为直角梯形,所述肋板(705)的侧边与所述竖板(701)中部垂直固连,所述肋板(705)下侧设置有加强板(70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01)与所述肋板(705)均与所述水平激励作动器(2)的底面螺栓连接,所述竖板(701)上端面设置有通孔(710),所述肋板(705)上设置有螺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01)上开设有两组第一通孔(702),所述竖板(701)底部设置有螺纹小孔(703),所述肋板(705)开设有第二通孔(706)和第三通孔(707),所述肋板(705)紧靠所述竖板(701)一侧中部开设有通槽(70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6)由若干个气囊(62)组成,所述空气弹簧(6)的两端设置有圆环(61),所述圆环(61)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底座(5)与所述空气弹簧(6)通过第一螺栓(51)固定连接;所述竖板(701)上开设有螺纹小孔(703),所述螺纹小孔(703)与所述圆环(61)的螺纹槽相适配,所述竖板(701)与所述圆环(61)通过第二螺栓(52)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2)与所述储气罐(9)之间连通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贯穿所述底座(5)与所述气囊(62)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震模拟振动台,包括振动平台、若干组作动器和支撑机构,作动器分为与振动平台水平设置的水平激励作动器以及与振动平台竖置设置的竖直激励作动器,作动器的两端均设置有球铰;支撑机构包括竖板,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固定连接有底座,空气弹簧连通有储气罐;竖板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肋板;竖板上端面和肋板上端面均与水平激励作动器的底面固定连接。三角形支撑结构与水平作动器固定在一起,三角形支撑结构与作动器绕同一旋转轴转动,空气弹簧不需要提供侧向刚度,补偿在转动过程中空气弹簧产出的侧向位移;通过调整空气弹簧内气体的压力,可以很方便的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很方便的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很方便的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 郝鹏涛 陈明华 马自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1
技术公布日:2021/12/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