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0850发布日期:2021-12-29 17:1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对检验针的检测,是纯手动操作,没有任何设备辅助,工装由软管、注射器和泡棉组成;首先排空注射器中的水,吸取一定量空气,用泡棉堵住检验针的出口,一只按压注射器,一只手压紧检验针和泡棉并一同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漏气现象,完成密封检测;之后拆下检验针,手动甩出检验针内的水。现有的对检验针的检测手段较为简陋,人工操作工序较为繁琐,一次只能检验一支,检测效率低,密封性测试过程中,注射器要频繁吸取空气,手也需要持续浸泡在水中,长时间很容易使手泡的发白发皱,影响后续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由前竖板、后竖板和底板构成;
7.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由左至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由前后设置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构成;在所述前支撑座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在所述后支撑座顶部设置有支撑竖板,在支撑竖板顶部向下开设有卡槽;
8.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后支撑座后部,在每个后支撑座的所述卡槽位置处的充气管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检验针接头,充气管一端封堵,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软管;
9.针孔封堵部,所述针孔封堵部设置在前竖板内壁,用于封堵检验针针头。
10.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支撑单元位置处的底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
11.优选的,在所述后支撑座后部和所述充气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每个所述后支撑座的后壁均与所述加强板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针孔封堵部为泡棉板。
13.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过程中能够避免手长时间水中浸泡。通过设置多个支撑单元和充气管,能够一次放置并连接多个待检检验针,同时进行密封性测试,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密封性测试完成后,从支撑单元取下检测针,继续通气,可以将检测针内的水吹出,代替手动甩水,优化连接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验效率;支撑单元由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构成,利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底板上,可调节位置,通过调节后支撑座与针孔封堵部的间距,可以完成对不同型号检测针的检验。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1

4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包括由前竖板110、后竖板120和底板130构成的底座;在底板130上开设有五个安装槽131;在底座130上的每个安装槽131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一个支撑单元, 每个支撑单元均由前后设置的前支撑座210和后支撑座220构成;前支撑座210和后支撑座220 利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底板130上安装槽131内,后支撑座220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改变后支撑座220与前竖板110之间的相对距离;在前支撑座210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211,弧形凹槽211与检验针500的针头管径相适应,检验针500固定放置在弧形凹槽211上;在后支撑座220顶部设置有支撑竖板221,在支撑竖板221顶部向下开设有卡槽222,检测针500针孔入口通过卡槽222;针孔封堵部400,针孔封堵部400设置在前竖板110内壁,用于封堵检验针500针头,针孔封堵部400为泡棉板,泡棉板粘贴在前竖板110内壁上;检测时,检测针500前端放置在弧形凹槽211上,检测针后端放置后支撑座220上,检测针500的针头被泡棉板密封;充气管300,充气管300水平设置在多个后支撑座220后部,在每个后支撑座220的卡槽222位置处的充气管300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检验针接头310,检验针接头310与检验针500相连接,充气管300一端封堵,另一端设置有充气软管320,充气软管320与外部气源相连接;后支撑座220后部和充气管300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30,每个后支撑座220的后壁均与加强板330相连接,加强板330用来辅助固定后支撑座220;
20.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21.检验针完成通水检测后,将检验针500的前端放置在前支撑座210的弧形凹槽211上,后端放置在后支撑座220上,检验针入口与充气管300上设置的检验针接头310相连,充气管300另一端设置的充气软管320连接气源;调整后支撑座220与针孔封堵部400的间隔距离,使泡棉板能够起到密封检验针出口的效果。调整完成后紧固后支撑座220,后续不用再做调整,直接安放检验针500即可;打开气源开关,通气3秒,观察有无漏气,关闭气源开关;将检验针500取下继续通气,吹除检验针500内的水分;将检验针500从检验针接头310取下,完成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由前竖板、后竖板和底板构成;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由左至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均由前后设置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构成;在所述前支撑座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在所述后支撑座顶部设置有支撑竖板,在支撑竖板顶部向下开设有卡槽;充气管,所述充气管水平设置在多个所述后支撑座后部,在每个后支撑座的所述卡槽位置处的充气管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检验针接头,充气管一端封堵,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软管;针孔封堵部,所述针孔封堵部设置在前竖板内壁,用于封堵检验针针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针检测装置,其中,在每个所述支撑单元位置处的底板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单元分别设置在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验针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后支撑座后部和所述充气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板,每个所述后支撑座的后壁均与所述加强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针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针孔封堵部为泡棉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针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支撑单元由左至右间隔设置在底板上,每个支撑单元均由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构成;在前支撑座顶部设有弧形凹槽;在后支撑座顶部设有支撑竖板,在支撑竖板顶部向下开设有卡槽;充气管,充气管水平设置在后支撑座后部,在每个后支撑座的卡槽位置处的充气管上分别连通设置有检验针接头,充气管一端封堵,另一端连通设置有充气软管;针孔封堵部,针孔封堵部设置在前竖板内壁,用于封堵检验针针头。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过程中能够避免手长时间水中浸泡。通过设置多个支撑单元和充气管,能够一次放置并连接多个待检检验针,同时进行密封性测试,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辉 刘聪 高艳彩 宁御伸 李瑞丽 金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