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8476发布日期:2022-01-12 08:0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泵杆是一种杆状的管体,时水泵或气泵的一种连接部件,一般是安装在泵的出气口上,并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中间件,主要有法兰和金属管组成,泵杆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保证生产出来的泵杆是合格的,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泵杆的一端堵住,然后通过气枪向泵杆中灌气,当泵杆中灌满空气后,气枪中的气即无法继续送入泵杆中,然后以此测出泵杆的是否合格。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检测方式较为繁琐不便,手动操作量较大,导致泵杆的检测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检测效率更高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内;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转动安装在箱体内;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双向螺杆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两个带动块,两个带动块均螺纹套设在双向螺杆上,两个带动块的一侧均延伸至箱体外;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带动块上;输气泵,所述输气泵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安装在输气泵的出气口上;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固定安装在气管的顶端,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筒体,所述筒体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一侧;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筒体内;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底端,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双向螺杆贯穿隔板并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带动块均与滑杆滑动连接。
8.优选的,两个带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环垫。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气管与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延伸至筒体外并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底部与筒体的顶端相接触,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滑块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筒体的顶部内壁相接触。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箱,所述圆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圆箱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柱的顶端延伸至圆箱外,所述转动柱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连接臂,多个连接臂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架设筒。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锥形齿轮、双向螺杆、第二锥形齿轮和带动块相配合,可以实现对泵杆的自动夹持密封工作,使得泵杆可以快速的进入待检测状态,让泵杆的检测工作更为方便效率,通过输气泵、气管、第一软管、连接管、筒体、滑块和第二软管相配合,可以自动对夹持住的泵杆进行检测,且让检测结果更直观,可以降低泵杆误测的几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底座;2、箱体;3、第一电机;4、第一锥形齿轮;5、双向螺杆;6、第二锥形齿轮;7、带动块;8、连接管;9、输气泵;10、气管;11、第一软管;12、筒体;13、滑块;14、第二软管;15、圆箱;16、第二电机;17、第三锥形齿轮;18、转动柱;19、第四锥形齿轮;20、连接臂;21、架设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第一实施例:
20.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可以增加检测装置的接触面,从而让检测装置摆放的更为稳定;箱体2,所述箱体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固定安装在箱体2内;第一锥形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双向螺杆5,所述双向螺杆5转动安装在箱体2内,双向螺杆5可以带动两个带动块7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此来实现对泵杆的夹持固定工作;第二锥形齿轮6,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固定套设在双向螺杆5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与第二锥形齿轮6啮合;两个带动块7,两个带动块7均螺纹套设在双向螺杆5上,两个带动块7的一侧均延伸至箱体2外;两个连接管8,两个连接管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带动块7上,连接管8使得带动块7在对泵杆进行夹持固定时,也依然可以将空气灌入泵杆中;输气泵9,所述输气泵9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气管10,所述气管10固定安装在输气泵9的出气口上;第一软管11,所述第一软管11固定安装在气管10的顶端,所述第一软管11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连接管8的顶端固定连接;筒体12,所述筒体12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一侧,筒体12
由透明塑料制作而成,在对泵杆进行测试时,可以直观的看到滑块13的移动情况,然后根据滑块13的情况判断泵杆的检测结果;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安装在筒体12内;第二软管14,所述第二软管14固定安装在筒体12的底端,所述第二软管14的另一端与任意一个连接管8的底端固定连接。
21.所述箱体2内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双向螺杆5贯穿隔板并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部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隔板可以用于固定第一电机3,并且将第一电机3与单独分隔开来,以加强对第一电机3的保护。
22.所述箱体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带动块7均与滑杆滑动连接,滑杆和双向螺杆5相配合,可以让带动块7在移动时受力更均匀,增加两个带动块7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3.两个带动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环垫,橡胶环垫由橡胶制作而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当两个橡胶环垫与泵杆的两端相接触时,可以保证泵杆的在检测时的密封性更好。
24.所述箱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气管10与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架可以对气管10进行固定,保证两个气管10的稳定性。
25.所述滑块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延伸至筒体12外并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底部与筒体12的顶端相接触,所述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滑块13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筒体12的顶部内壁相接触,限位杆和限位片相接触可以增加滑块13的稳定性,弹簧可以增加滑块13上升的难度,以此让泵杆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7.当需要对泵杆进行检测时,将泵杆放置到两个带动块7之间,随后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4通过第二锥形齿轮6带动双向螺杆5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双向螺杆5带动两个带动块7相互靠近,直到两个带动块7将泵杆夹住,此时泵杆的顶端和底端会随着带动块7的夹紧而嵌入橡胶环垫中,随后,启动输气泵9,输气泵9将空气通过气管10和第一软管11输送至对应的连接管8内,随后通过对应的连接管8进入泵杆内部,随后,空气会穿过另一个连接管8并通过第二软管14进入筒体12中,随着空气的不断输送,如果泵杆不漏气的话,筒体12内的空气会对滑块13进行上推,从而完成了对泵杆的检测工作,使得泵杆的检测工作更为效率方便。
2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通过第一电机3、第一锥形齿轮4、双向螺杆5、第二锥形齿轮6和带动块7相配合,可以实现对泵杆的自动夹持密封工作,使得泵杆可以快速的进入待检测状态,让泵杆的检测工作更为方便效率,通过输气泵9、气管10、第一软管11、连接管8、筒体12、滑块13和第二软管14相配合,可以自动对夹持住的泵杆进行检测,且让检测结果更直观,可以降低泵杆误测的几率。
30.第二实施例:
31.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3.请结合参阅图3,泵杆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圆箱15,所述圆箱15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圆箱15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17,所述圆箱1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18,所述转动柱18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锥形齿轮19,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7与第四锥形齿轮19啮合,所述转动柱18的顶端延伸至圆箱15外,所述转动柱18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连接臂20,多个连接臂20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架设筒21,多个架设筒21相配合,可以提前对多个泵杆进行预装,使得泵杆能够以流水线的模式进行检测。
34.为了进一步提高泵杆检测的便捷性,在对泵杆进行检测时,将泵杆上法兰较小的一端插入架设筒21中,然后当泵杆贯穿架设筒21时,泵杆上法兰较大的一端会卡在架设筒21的顶端,当完成了对泵杆的上架工作后,启动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三锥形齿轮17转动,第三锥形齿轮17通过第四锥形齿轮19带动转动柱18转动,转动柱18通过连接臂20和架设筒21带动泵杆转动,直到泵杆转动至两个带动块7之间,此时可以开始对泵杆进行检测,让泵杆可以自动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提高泵杆的检测效率。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