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6029发布日期:2022-02-19 23:01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属于结构疲劳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全尺寸飞机结构疲劳试验中,经常需要对某一测量点的法向位移进行测量。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受其疲劳特性的影响,长时间的跟踪测量将造成位移传感器的摩损和损坏,而将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直接换成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于地面进行位移测量,则由于试验件的弯曲变形,使得激光位移传感器无法对准被测量点。市场上的照相位移测量系统,受到复杂测量环境的影响,无法满足测量要求。因而,需要一种位移测量方法,来满足结构疲劳试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法向位移测量难以满足疲劳试验需求的问题。
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作动筒和设于作动筒与试验件之间的加载组件,所述作动筒包括作动筒活塞杆和作动筒筒体,所述作动筒筒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上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斑指向试验件的被测量点,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被测量点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平行。
5.优选地,所述加载组件包括拉压垫、杠杆系统、单耳接头、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垫与试验件相连,所杠杆系统通过拉压垫与试验件相对固定,所述单耳接头与杠杆系统远离拉压垫的一端相连,所述力传感器通过单耳接头与杠杆系统相连,所述作动筒活塞杆与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拉压垫、杠杆系统、单耳接头、力传感器、作动筒活塞杆、作动筒筒体沿着试验件的法向方向呈一条直线设置。
6.优选地,所述作动筒筒体的底部设有双耳底座,所述双耳底座相对地面固定,所述作动筒筒体与双耳底座铰接配合。
7.本申请的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通过在作动筒筒体上设置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并在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上设置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斑指向被测量点,激光位移传感器与被测量点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平行,在进行疲劳试验中,激光位移传感器能够跟随作动筒筒体同步运动,试验件的位置即是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得的位置,测量精准,并且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疲劳特性影响。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9.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10.1、试验件;2、拉压垫;3、杠杆系统;4、单耳接头;5、力传感器;6、作动筒活塞杆;7、作动筒筒体;8、双耳底座;9、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10、激光位移传感器;11、被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12.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作动筒和加载组件,加载组件设于作动筒与试验件1之间并用于承受作动筒的拉压力。作动筒包括作动筒活塞杆6和作动筒筒体7,作动筒筒体7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可以通过螺栓等常规方式固定在作动筒筒体7上,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上设置铰链,在铰链上设置激光位移传感器10,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指向试验件1的被测量点11,激光位移传感器10与被测量点11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6平行,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10由于自身特点,不受疲劳特性的影响。通过铰接能够对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角度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准确的指向试验件1的被测量点11。
13.在进行结构疲劳试验前,通过调整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位置与被测量点11重合,在进行疲劳试验的过程中,作动筒筒体7与试验件1的位置一为保持不变,二为发生同步的转动。当作动筒筒体7保持不动时,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能够与被测量点11保持重合;发生同步转动时,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和激光位移传感器10跟随作动筒筒体7同步运动,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同样能够与被测量点11保持重合,因此在测量点产生法向位移时,激光位移传感器10所测位移值即为准确的该测量点的法向位移,并且由于设于作动筒筒体7上,抗干扰能力强。卡箍、位移传感器
14.通过该法向位移测量方法,较利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具有不受疲劳特性的影响,较照相位移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环境的优点,表明该测量方法具有不受疲劳特性影响和更好的抗环境干扰的特点,更适合在结构疲劳试验中应用。
15.优选地,加载组件包括拉压垫2、杠杆系统3、单耳接头4、力传感器5。拉压垫2与试验件1相连,杠杆系统3通过拉压垫2与试验件1相对固定,杠杆系统3与力传感器5可以相对转动,单耳接头4与杠杆系统3远离拉压垫2的一端相连,力传感器5与单耳相连,作动筒活塞杆6与力传感器5相连。拉压垫2、杠杆系统3、单耳接头4、力传感器5、作动筒活塞杆6、作动筒筒体7沿着试验件1的法向方向呈一条直线设置。其中杠杆系统3为该试验中的常用件,在此不再具体赘述。
16.作动筒筒体7的底部设有双耳底座8,双耳底座8相对地面固定,作动筒筒体7与双耳底座8铰接配合。
17.通常情况下,由拉压垫2、杠杆系统3、单耳接头4、力传感器5、作动筒活塞杆6、作动筒筒体7及双耳底座8所组成的加载系统对试验件1的加载为法向加载,力传感器5对试验过程中的拉压力进行测量,杠杆系统3通过拉压垫2和单耳接头4与试验件1和力传感器5连接稳定。在作动筒筒体7转动时,作动筒筒体7与双耳底座8铰接配合,各结构之间连接稳定,保证测量的精度。
18.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19.1、将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固定于作动筒筒体7;
20.2、将激光位移传感器10固定于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
21.3、调整激光位移传感器10位置,使其光斑与被测量点11重合,且其跟被测量点11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6平行;
22.4、运行试验,开始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10所测值即为被测量点11的法向位移。
23.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动筒和设于作动筒与试验件(1)之间的加载组件,所述作动筒包括作动筒活塞杆(6)和作动筒筒体(7),所述作动筒筒体(7)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所述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9)上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10),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10)的光斑指向试验件(1)的被测量点(11),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10)与被测量点(11)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6)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组件包括拉压垫(2)、杠杆系统(3)、单耳接头(4)、力传感器(5);所述拉压垫(2)与试验件(1)相连,所述杠杆系统(3)通过拉压垫(2)与试验件(1)相对固定,所述单耳接头(4)与杠杆系统(3)远离拉压垫(2)的一端相连,所述力传感器(5)通过单耳接头(4)与杠杆系统(3)相连,所述作动筒活塞杆(6)与力传感器(5)相连;所述拉压垫(2)、杠杆系统(3)、单耳接头(4)、力传感器(5)、作动筒活塞杆(6)、作动筒筒体(7)沿着试验件(1)的法向方向呈一条直线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筒体(7)的底部设有双耳底座(8),所述双耳底座(8)相对地面固定,所述作动筒筒体(7)与双耳底座(8)铰接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结构疲劳试验领域,为一种在结构疲劳试验中的法向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作动筒和设于作动筒与试验件之间的加载组件,所述作动筒包括作动筒活塞杆和作动筒筒体,所述作动筒筒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所述位移传感器专用固定装置上设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斑指向试验件的被测量点,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被测量点连线与作动筒活塞杆平行。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疲劳特性影响,能够有效满足疲劳试验需求的技术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雷道宏 柴东波 郭晓冬 杨东涛 范国锋 朱新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9.01
技术公布日:2022/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