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3399发布日期:2022-01-15 09:3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


背景技术:

2.原电机转子做低速动平衡试验时,仅靠低速动平衡摆架进行支撑,如出现电机转子过长、过重时,由于低速动平衡试验产生振动,造成所传输数据振动值偏差较大,所以一种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解决电机转子过长、过重低速动平衡试验产生振动偏差较大问题,为电机转子低速动平衡试验提供更准确、更有效试验数据。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电机转子在进行低速动平衡试验时,由于支撑不够牢固产生意外振动影响试验数据问题,检测更加精准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包括:底部支撑、调节组件、支撑组件和夹紧机构,所述底部支撑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座,底部支撑位于支撑座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底部支撑两侧壁安装有吊耳,用于支撑座横向短距离调节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座的一侧,用于支撑紧固电机转子两端的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支撑座上,用于限制电机转子的夹紧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螺纹杆和横向调节手轮,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撑的上表面,且安装座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杆插设在螺纹通孔中并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调节手轮,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纵向调节手轮、第二螺纹杆、上压板和下支撑板,所述纵向调节手轮转动安装于支撑座上,且纵向调节手轮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杆插设在螺纹通孔中并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向下穿过纵向调节手轮连接有上压板,所述底部支撑的上表面位于上压板的下方安装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顶端和上压板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一滚轮。
8.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支撑套筒、第二滚轮、转筒、第一丝杆、滑板、第一螺纹套、轴承支架、转杆和夹板,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支撑套筒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第二滚轮与转筒滑动配合,所述转筒内部从有往左依次开设有空腔、阶梯槽和安装腔,所述空腔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阶梯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第一螺纹套与第一丝杆螺纹配合工作,所述第一螺纹套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
杆,所述转杆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于滑板,所述滑板远离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位于安装腔内部。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部设有用于调节夹紧机构的横向限位机构和纵向限位机构。
10.优选的,所述横向限位机构包括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开设在安装板上侧,所述水平滑槽内部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水平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水平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活动套设在导向板上并与支撑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与限位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套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所述连接套内部设有横板,若干个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横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滑轮,所述导向板下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轮在滑槽内水平滑动。
11.优选的,所述纵向限位机构包括底部支撑靠近安装板一侧开设的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纵向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位于纵向滑槽外部的第二螺纹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底部支撑位于纵向滑槽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位于纵向滑槽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位于纵向滑槽外部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手柄。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支撑组件和夹紧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对电机转子进行固定限制,防止电机转子尺寸过长,重量过大导致在进行低速动平衡试验时,由于支撑不够牢固产生意外振动影响试验数据的问题,使得动平衡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值,使得实验数据更具有参考性,且固定过程快速简便,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14.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电机转子使用需求通过横向限位机构和纵向限位机构对夹紧机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灵活调节,调节过程较为快捷,可以提升装置的灵活性,满足对不同尺寸电机转子的固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17.图3为图1所示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图1所示b的局部放大图。
20.图中标号:1、底部支撑;2、支撑座;3、调节组件;31、安装座;32、第一螺纹杆;33、横向调节手轮;4、支撑组件;41、纵向调节手轮;42、第二螺纹杆;43、上压板;44、下支撑板;5、第一滚轮;6、安装板;7、夹紧机构;71、支撑套筒;72、第二滚轮;73、转筒;74、第一丝杆;75、滑板;76、第一螺纹套;77、轴承支架;78、转杆;79、夹板;8、横向限位机构;81、水平滑槽;82、限位槽;83、导向板;84、连接套;85、卡块;86、弹簧;87、横板;88、滑轮;9、纵向限位机构;91、
纵向滑槽;92、第二丝杆;93、第二螺纹套;94、从动齿轮;95、转轴;96、主动齿轮;97、手柄;1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所述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包括:底部支撑1、调节组件3、支撑组件4和夹紧机构7。
24.底部支撑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底部支撑1位于支撑座2一侧安装有安装板6,底部支撑1两侧壁安装有吊耳10,用于支撑座2横向短距离调节调节组件3设置于支撑座2的一侧,用于支撑紧固电机转子两端的支撑组件4安装于支撑座2上,用于限制电机转子的夹紧机构7安装于安装板6上。
25.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将电机转子穿过支撑座2放置在支撑组件4上,通过调节组件3可以调节支撑座2位置,进而对支撑组件4进行横向短距离微调,进而夹紧电机转子两端,然后通过夹紧机构7进一步对尺寸较长电机转子进行夹持紧固,通过调节组件3、支撑组件4和夹紧机构7配合使用,可以对电机转子固定限制,解决了因转子尺寸过长重量过大,由于支撑不够牢固产生意外振动影响试验数据的问题,使得试验数据更接近真实值更具有参考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安装座31、第一螺纹杆32和横向调节手轮33,所述安装座31固定安装于底部支撑1的上表面,且安装座3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杆32插设在螺纹通孔中并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第一螺纹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调节手轮33,第一螺纹杆32的另一端与支撑座2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组件3使用时,通过转动横向调节手轮33带动第一螺纹杆32转动,第一螺纹杆32推动支撑座2沿着安装座31进行水平移动,进而进行横向短距离微调,使得支撑座2上的支撑组件4可以进行位置移动调节,便于对电机转子进行夹持位置调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组件4包括纵向调节手轮41、第二螺纹杆42、上压板43和下支撑板44,纵向调节手轮41转动安装于支撑座2上,且纵向调节手轮41上开设有螺纹通孔,第二螺纹杆42插设在螺纹通孔中并与螺纹通孔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杆42向下穿过纵向调节手轮41连接有上压板43,底部支撑1的上表面位于上压板43的下方安装有下支撑板44,下支撑板44顶端和上压板43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一滚轮5。
29.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组件4使用时,通过转动纵向调节手轮41,纵向调节手轮41带动第二螺纹杆42转动并进行纵向位移,进而推动上压板43沿着支撑座2向下支撑板44滑动靠近,直至上压板43底端的第一滚轮5和下支撑板44顶端的第一滚轮5对电机转子完成夹持紧固,起到支撑作用,便于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实验。
30.而在本实施例中:上压板43底端和下支撑板44顶端的第一滚轮5设置有多组并对称分布,便于压紧找准电机转子的轴心。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夹紧机构7包括支撑套筒71、第二滚轮72、转筒73、第一丝杆74、滑板75、第一螺纹套76、轴承支架77、转杆78和夹板79,支撑套筒71内部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滚轮72,支撑套筒7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73,第二滚轮72与转筒73滑动配合,转筒73内部从有往左依次开设有空腔、阶梯槽和安装腔,空腔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74,阶梯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75,第一螺纹套76与第一丝杆74螺纹配合工作,第一螺纹套76外部固定连接有若干轴承支架77,轴承支架77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78,转杆78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于滑板75,滑板75远离转杆7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79,夹板79位于安装腔内部。
32.需要说明的是:夹紧机构7使用时,转动第一丝杆74,第一丝杆74转动带动第一螺纹套76水平运动,第一螺纹套76水平运动带动转杆78转动,转杆78转动带动滑板75运动,滑板75运动带动夹板79对电机转子进行夹紧,电机转子转动检测时,转筒7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进一步对电机转子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电机转子过长,支撑不够牢固产生意外振动影响试验数据。
33.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丝杆74外部设有旋钮,且旋钮侧壁开设有防滑纹,并与转动第一丝杆74,夹板79的形状为弧形,且夹板79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便于更好地夹持电机转子。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安装板6内部设有用于调节夹紧机构7的横向限位机构8和纵向限位机构9。
3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横向限位机构8和纵向限位机构9可对夹紧机构7进行横向调节和纵向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转子进行夹紧固定。
36.其中,横向限位机构8包括水平滑槽81,水平滑槽81开设在安装板6上侧,水平滑槽81内部开设有若干限位槽82,水平滑槽81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3,水平滑槽81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套84,连接套84活动套设在导向板83上并与支撑套筒71固定连接,连接套84下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85,卡块85与限位槽82滑动配合,连接套84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86,连接套84内部设有横板87,若干个弹簧86另一端与横板87底端固定连接,横板87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滑轮88,导向板83下侧开设有滑槽,滑轮88在滑槽内水平滑动。
37.需要说明的是:横向限位机构8使用时,根据电机转子的长度尺寸,向上拉动支撑套筒71,带动连接套84纵向运动,直至卡块85与限位槽82脱离,水平拉动支撑套筒71,直至夹板79可以对电机转子端部进行固定,松开支撑套筒71,弹簧86的弹力带动连接套84纵向运动,卡块85与限位槽82配合,防止连接套84产生位移,导致支撑套筒71的位置产生变化,对电机转子的固定效果产生影响。
38.其中,纵向限位机构9包括底部支撑1靠近安装板6一侧开设的纵向滑槽91,纵向滑槽91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92,纵向滑槽9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93,第二螺纹套93与第二丝杆92螺纹连接,位于纵向滑槽91外部的第二螺纹套93与安装板6固定连接,第二丝杆92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94,底部支撑1位于纵向滑槽91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95,位于纵向滑槽91内的转轴95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6,主动齿轮96与从动齿轮94啮合,位于纵向滑槽91外部的转轴95固定连接有手柄97。
39.需要说明的是:纵向限位机构9使用时,工作人员转动手柄97,带动转轴95转动,转轴95转动带动主动齿轮96转动,主动齿轮9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4转动,从动齿轮94转动带
动第二丝杆92转动,第二丝杆9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套93纵向运动,第二螺纹套93运动带动安装板6运动,进而对支撑套筒71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电机转子进行支撑夹紧。
4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低速动平衡试验电机转子支撑组工装的工作原理如下:
41.使用时,将电机转子穿过支撑座2放置在下支撑板44上,转动纵向调节手轮41,纵向调节手轮41带动第二螺纹杆42转动并进行纵向位移,进而推动上压板43沿着支撑座2向下支撑板44滑动靠近,直至上压板43底端的第一滚轮5和下支撑板44顶端的第一滚轮5对电机转子完成夹持紧固,起到支撑作用,支撑座2通过通过转动横向调节手轮33带动第一螺纹杆32转动,第一螺纹杆32推动支撑座2沿着安装座31进行水平移动,进而进行横向短距离微调,使得支撑座2上的支撑组件4可以进行位置移动调节,便于对电机转子进行夹持位置调整。进一步,根据电机转子的尺寸,先向上拉动支撑套筒71,带动连接套84纵向运动,直至卡块85与限位槽82脱离,水平拉动支撑套筒71,直至夹板79可以对电机转子端部进行固定,松开支撑套筒71,弹簧86的弹力带动连接套84纵向运动,卡块85与限位槽82配合,防止连接套84产生位移,导致支撑套筒71的位置产生变化,对电机转子的固定效果产生影响,然后再转动手柄97,带动转轴95转动,转轴95转动带动主动齿轮96转动,主动齿轮96转动带动从动齿轮94转动,从动齿轮94转动带动第二丝杆92转动,第二丝杆9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套93纵向运动,第二螺纹套93运动带动安装板6运动,进而对支撑套筒71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最后,转动第一丝杆74,第一丝杆74转动带动第一螺纹套76水平运动,第一螺纹套76水平运动带动转杆78转动,转杆78转动带动滑板75运动,滑板75运动带动夹板79对电机转子进行夹紧,电机转子转动检测时,转筒7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进一步对电机转子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电机转子过长,支撑不够牢固产生意外振动影响试验数据。
42.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