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3029发布日期:2022-05-26 11:0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夹条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汽车已经作为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而当前市面上的汽车不论是车窗、天窗、踏板还是尾门均采用电动机控制,在省力快捷的同时关于安全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倘若电机失控或者车辆控制单元失灵很容易造成夹伤乘客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具有一定的防夹功能,因此防夹零件作为其部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市面上的防夹条其导电材料之间采用平面接触,使其防夹的范围较小且触发角度较小导致防夹性能差,并且其有效角度内触发行程不一致容易导致防夹断面触发不够灵敏或是触发过于灵敏,导致其保护效果不佳;同时平面接触的防夹断面在工作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防夹性能优秀、防夹范围大、触发准确、抗形变效果好的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包括防夹条本体和导电材料;在防夹条本体内设置有防夹空间,所述防夹空间呈圆形;导电材料设置于防夹空间内。
6.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材料包括主导电体和副导电体;所述主导电体呈圆环状,主导电体环绕的空间为接触空间,所述副导电体设置于接触空间内。
7.进一步的,所述副导电体处于主导电体的圆心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主导电体的外表面与防夹空间的内表面接触;在主导电体上设置有装配面,并在防夹空间的内表面设置有辅助装配面。
9.进一步的,所述防夹条本体包括衔接部,所述主导电体和副导电体通过衔接部连接,并且衔接部的长度≤接触空间的半径。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沿导电材料的长度方向设置,其包括上导线和下导线;所述上导线设置于副导电体内,所述下导线设置于主导电体内。
11.进一步的,所述主导电体上设置有稳定加强块,所述下导线设置于稳定加强块内,并且装配面设置于主导电体对应稳定加强块的外表面。
12.进一步的,圆形防夹传感器整体对称,防夹条本体和主导电体的对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接触空间内表面各处与副导电体之间的间距相等。
13.进一步的,所述防夹条本体采用tpv材料;所述主导电体和副导电体采用导电胶。
14.进一步的,所述导线采用铜箔丝。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防夹空间呈圆形,主导电体呈圆环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发角度更大;而副导电体处于主导电体的圆心位置,且接触空间内表面各处与副导电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角度内触发行程一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更为准确。
17.所述装配面和辅助装配面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密,装配更为牢固;稳定加强块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防夹条本体和主导电体的装配强度,并且起到保护下导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防夹条本体结构图。
20.图3为导电材料和导线配合结构图。
21.图中标号:
22.1.防夹条本体;2.导电材料;3.导线;11.防夹空间;12.辅助装配面;13.衔接部;14.衔接槽;21.主导电体;22.副导电体;23.接触空间;24.装配面;25.稳定加强块;31.上导线;32.下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4.实施例:
25.如图1-3所示,一种圆形防夹传感器,包括防夹条本体1和导电材料2;在防夹条本体1内设置有防夹空间11,所述防夹空间11呈圆形;导电材料2设置于防夹空间11内;所述导电材料2包括主导电体21和副导电体22;所述主导电体21呈圆环状,主导电体21环绕的空间为接触空间23,所述副导电体22设置于接触空间23内;所述副导电体22处于主导电体21的圆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防夹空间11呈圆形,主导电体21呈圆环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发角度更大;而副导电体22处于主导电体21的圆心位置,且接触空间23内表面各处与副导电体22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角度内触发行程一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更为准确;一般情况下,防夹条本体1呈半椭圆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抗变形效果好;在本实用新型装配区域的需求下,防夹条本体1的形状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譬如矩形或是椭圆形等。
26.主导电体21的外表面与防夹空间11的内表面接触;在主导电体21上设置有装配面24,并在防夹空间11的内表面设置有辅助装配面12;所述装配面24和辅助装配面1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密,装配更为牢固;一般情况下,设置有一个装配面24和一个辅助装配面12即可,当然也可根据需求增加装配面24和辅助装配面12的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主导电体21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需要说明的是辅助装配面12的设置数量需要与装配面24的实际设置数量对应;且通常情况下装配面24和辅助装配面12呈平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将装配面24和辅助装配面12设置为斜面、曲面或是弧面等,使得本实用新
型主导电体21的装配更为牢固稳定。
27.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线3,所述导线3沿导电材料2的长度方向设置,其包括上导线31和下导线32;所述上导线31设置于副导电体22内,所述下导线32设置于主导电体21内。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导电体21上设置有稳定加强块25,所述下导线32设置于稳定加强块25内,并且装配面24设置于主导电体21对应稳定加强块25的外表面;稳定加强块25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防夹条本体1和主导电体21的装配强度,并且起到保护下导线32的作用。
29.防夹条本体1包括衔接部13,所述主导电体21和副导电体22通过衔接部13连接,并且衔接部13的长度≤接触空间23的半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副导电体22能够处于主导电体21的圆心位置,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角度内触发行程一致。
30.在本实施例中,衔接部13的长度<接触空间23的半径,且衔接部13与稳定加强块25连接;衔接部13一端与副导电体22连接,另一端与主导电体21连接;并在衔接部13与主导电体2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衔接槽14,主导电体与衔接槽14贴合,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31.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整体对称,防夹条本体1和主导电体21的对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接触空间23内表面各处与副导电体22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角度内触发行程一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发更为准确。
32.所述防夹条本体1采用tpv材料;tpv具有优异的抗动态疲劳性、很高的抗撕裂性、极好的耐候性、良好的耐磨性和卓越的阻燃、抗紫外性能,对水基酸碱液体、极性油品具有出色的抗侵蚀能力;使得本实用新型耐用性更高;并且tpv材料拥有热塑性弹性体所具有低加工成本和硫化橡胶的性能的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更低。
33.所述主导电体21和副导电体22采用导电胶;其作为一种固化或干燥后具有一定导电性的胶粘剂,它通常以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即导电粒子为主要组成成分,通过基体树脂的粘接作用把导电粒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导电通路,实现被粘材料的导电连接。
34.导线3材质选择为铜箔丝因为其弹性、柔软性和弯曲强度好,铜箔丝的摇摆弯折性能要远远高出普通导体。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