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急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5333发布日期:2022-01-26 16:3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急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急诊装置。


背景技术:

2.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简称ivd)检测设备是能够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一类仪器设备。
3.医院在急诊检测时,通常会使用多种不同规格类型的样本管,如真空采血管、离心管或其他试管等,这些样本管的高度、外径等大小不一;为了能够在同一检测设备上匹配这些规格类型不同的样本管,就需要为每种类型的样本管即配备相应的适配器。由于适配器类型和数量繁多,且作为检测设备较为附属的零配件,往往缺少因有效存储和管理手段,而容易发生适配器丢失、错用、损坏、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外急诊装置,以实现对适配器的统一管理。
5.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体外急诊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装设于装置主体上的存储器具,所述存储器具具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多个定位结构用于不同类型的样本管适配器以可拆卸方式定位存放于存储器具。
6.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存储仓部,所述存储仓部由存储器具的外部贯通至存储器具的内部设置,所述存储仓部能够收容样本管适配器的至少一部分。
7.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于存储仓部的内部和/或外部,用于将样本管适配器定位于所述存储仓部。
8.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能够将样本管适配器以吸附固定的方式定位于存储仓部。
9.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能够将样本管适配器以卡止固定或夹紧固定的方式定位于存储仓部。
10.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具还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装置主体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相配合,以能够将所述存储器具以可拆卸方式装设于装置主体。
11.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为榫槽结构、另一个为榫卯结构,所述榫卯结构能够对位插置于榫槽结构。
12.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
13.急诊组件,用于承载盛放有待测样本且装配有样本管适配器的样本管;
14.机壳总成,具有收容空间;
15.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壳总成,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所述急诊组件相对于机
壳总成运动,以使所述急诊组件能够出入收容空间,沿所述急诊组件的运动轨迹定义有位于机壳总成外部的放样位和位于收容空间内的取样位;以及
16.取样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取样组件用于在急诊组件将样本管移送至取样位时,对样本管内的待测样本进行取样;
17.所述存储器具装设于机壳总成的外部,或所述存储器具装设于急诊组件,并能够随所述急诊组件出入收容空间;
18.当所述急诊组件运动停留至放样位时,根据样本管的类型,可选择性地选用所述存储器具存放的样本管适配器,并将样本管与样本管适配器组合装设于所述急诊组件。
19.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诊组件包括:
20.主体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端耦合至主体部,以驱使所述主体部出入收容空间;以及
21.急诊仓部,由所述主体部的外部贯通至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所述急诊仓部用于收容装配有样本管的样本管适配器,以能够将样本管适配器以可拆卸方式定位放置于所述主体部。
22.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诊组件还包括适配器感应件,所述适配器感应件装设于主体部,用于感测所述急诊仓部是否收容有样本管适配器,所述适配器感应件分别电连接取样组件和驱动组件,以使所述取样组件和驱动组件能够根据适配器感应件的感测信号启动和关闭。
23.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体外急诊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装设于装置主体上的存储器具,所存储器具具有间隔排布的多个定位结构,多个定位结构用于不同类型的样本管适配器以可拆卸方式定位存放于存储器具。利用存储器具可将样本管适配器与装置主体集成为一体,通过多个定位结构既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样本管适配器的统一、有序的存放及管理,避免因适配器的零散放置而容易发生丢失、错用、损坏、污染等,又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取放适配器,使适配器的使用和管理更为方便有效。同时,通过对存储器具与装置主体的装配方式选择,可以将样本管适配器统一隐藏收纳于装置内部,以避免外部环境对适配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24.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体外急诊装置处于应用状态时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25.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体外急诊装置处于应用状态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6.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体外急诊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7.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体外急诊装置中存储容器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8.图中:
29.10、存储器具;11、存储仓部;12、定位部;13、第一连接结构;20、急诊组件;21、第二连接结构;22、主体部;23、急诊仓部;24、适配器感应件;30、驱动组件;a、样本管适配器;b、样本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
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31.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32.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外急诊装置,例如一种血液分析仪、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等;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存储器具10;其中,装置主体包括急诊组件20、机壳总成(图中未示出)、驱动组件30、取样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因应需要而存在的其他部件(如检测组件等),下面分别说明。
34.请参阅图1至图4,存储器具10作为统一存放及管理多个不同或相同类型的样本管适配器a的载体,其装设于急诊组件20上并可随急诊组件20同步运动或停留在预设位置,或者装设于机壳总成的外部。存储器具10具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设置为与样本管适配器a的外轮廓特征匹配,主要用于将某一特定类型(或者与之匹配)的样本管适配器a以可拆卸(或可分离)的方式定位固定在存储器具10上,以实现样本管适配器a在存储器具10上的定位存放;而多个定位结构则可使得多个样本管适配器a能够有序或者规则地分布在排布在存储器具10上,便于操作人员取放对应的样本管适配器a。
35.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定位结构包括存储仓部11,其内部空间可设置为与样本管适配器a的外轮廓特征相匹配,如设置为与常规样本管适配器a的柱体结构相匹配的圆形柱体空间;存储仓部11由存储器具10的外部(如顶端面)贯通至存储器具10的内部设置,亦可理解为存储仓部11为一槽孔结构或者盲孔结构,通过将样本管适配器a的一端插置于存储仓部11内后,即可使存储仓部11能够收容样本管适配器a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实现样本管适配器a的定位放置;同时,通过对存储仓部11的深度或者样本管适配器a插置于存储仓部11内的深度的选择,并结合两者之间结构匹配关系,可确保样本管适配器a能够以近似于直立的姿态存放在存储器具10上,防止样本管适配器a发生倾倒。
36.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结构也可为采用夹臂结构,如通过在存储器具10的外部表面(如顶端面)凸出设置围绕一中心点分布的多个弹性臂,利用多个弹性臂所围合成型的几何空间来收纳样本管适配器a的至少一部分,使样本管适配器a能够被以夹持的方式夹紧于定位结构内,从而实现样本管适配器a的定位存放。其他实施例中,存储仓部11也可采用贯通存储器具10设置的通孔结构,通过在存储仓部11的内部或外部设置锁止构造或者弹性缓冲构造等,使样本管适配器a能够以惯出存储器具10的方式被定位存放。
37.请参阅图1至图3,机壳总成可理解为是整个装置的外壳组件,其具有一定容积的
收容空间,利用收容空间可为取样组件、检测组件等装配于装置内部并在装置内部进行运动创造结构条件。急诊组件20主要用于承载装配有样本管适配器a的样本管b,该样本管b内则盛放有待检测样本;驱动组件30则可安装于收容空间内或者安装在机壳总成上,主要用于驱使急诊组件20出入收容空间;取样组件则设置于收容空间内,主要用于对急诊组件20所承载的样本管b进行穿刺取样操作,以备对采取的待检测样本进行后续的检测操作。
38.为便于描述,可沿急诊组件20的运动轨迹定义放样位和取样位;其中,放样位位于机壳总成的外部,取样位则位于收容空间内;以存储器具10装设于急诊组件20为例,当驱动组件30驱使急诊组件20运动至放样位时,操作人员可根据盛放有待测样本的样本管b的类型,从存储器具10上选用与之适配的样本管适配器a,在将样本管适配器a装设于样本管b上后,即可将两者一同置于急诊组件20内,从而完成放样操作。随后,驱动组件30驱使急诊组件20向收容空间内运动,在急诊组件20运动至取样位后,取样组件即可对样本管b进行穿刺取样,以对待测样本进行后续的检测作业。在检测作业完成后,驱动组件30驱使急诊组件20连同存储器具10从收容空间内移出并停留在放样位,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取出样本管b及样本管适配器a,并将样本管适配器a放置于存储器具10上进行存放。
39.基于此,一方面,利用存储器具10可将样本管适配器a与装置主体集成为一体,既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样本管适配器a的统一、有序的存放及管理,避免因适配器的零散放置而容易发生丢失、错用、损坏、污染等,又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取放适配器,使适配器的使用和管理更为方便有效。另一方面,在将存储器具10装设于急诊组件20的实施方式下,通常可以将样本管适配器a统一隐藏收纳于装置内部(即收容空间内),既可以使适配器能够与装置所具有的功能进行配套,又可以避免外部环境对适配器造成污染。
40.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定位结构还包括定位部12,主要用于将样本管适配器a定位固定在存储器具10上(或者存储仓部11内),以防止样本管适配器a意外脱离存储器具10;本实施例中,定位部12采用设置于存储仓部11内的吸附件(如磁铁、不干胶层等),其埋设于或叠置于存储仓部11与样本管适配器a相对的一侧(如存储仓部11的底面),相应地,可在样本管适配器a上设置相应的吸附结构(如磁铁、不干胶层等),当将样本管适配器a插置于存储仓部11内的预设位置后,即可利用吸附件将其吸附固定在存储仓部11内,实现对适配器的位置固定。
41.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12也可为设置于存储仓部11内壁上的弹性肋条,弹性肋条可以为多根并沿存储仓部11的长度方向(或者样本管适配器a的插置操作方向)延伸设置,多根弹性肋条围绕存储仓部11的中心线间隔排布,从而共同构建出定位部12;当将样本管适配器a插置于存储仓部11内时,可利用其周向面与弹性肋条的抵靠接触关系以及弹性肋条的结构形变效应,将样本管适配器a夹紧在存储仓部11内。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12也可为设置于存储仓部11的内部或外部的卡扣结构,利用卡扣结构将样本管适配器a进行卡止固定或者锁定,以避免样本管适配器a意外脱离存储器具10。
42.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存储器具10还具有第一连接结构13,相应地,在装置主体(具体如急诊组件20)上设置第二连接结构21,第一连接结构13与第二连接结构21对位配合,可实现将存储器具10以可拆卸方式装设于装置主体上的结构功能效果,以能够方便快捷将存储器具10从装置主体上拆卸分离,从而对存储器具10进行清洗或更换。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3为设置于存储器具10的外表面上的榫卯结构,如燕尾形条状凸起
结构;相应地,第二连接结构21则为开设于急诊组件20上的榫槽结构,如燕尾形条状凹槽结构;利用榫卯结构与榫槽结构之间的对位插接关系,可将存储器具10快速稳固地装配在急诊组件20上。该实施例下,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21均可以为1个、2个或者其他更多数量,以保证存储器具10装配后的稳定性。
43.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21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形态或者连接方式,如采用磁吸方式、卡扣结构、挂钩结构等,亦可实现存储器具13与装置主体的组合装配或者拆卸分离。
44.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急诊组件20包括主体部22和急诊仓部23;其中,驱动组件30的动力端耦合至主体部22,以驱使主体部22能够以滑移、摆动等方式出入收容空间;急诊仓部23大致呈槽孔或盲孔构造,其由主体部22的外部贯通至主体部22的内部设置,主要用于为盛装有待测样本并装配有样本管适配器a的样本管b提供装配空间,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在急诊组件20处于放样位时,将样本管b及套置装设于样本管b外部的样本管适配器a稳定地放置在急诊组件20上,具体为,利用急诊仓部23来收容所选用的样本管适配器a的至少一部分,以最终将样本管b定位放置在急诊组件20上。
45.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急诊组件20还包括适配器感应件24,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等,主要用于感测急诊仓部23内是否收容有样本管适配器a,以为取样组件和驱动组件30执行相应功能动作提供信息支持;适配器感应件24装设于主体部22(如急诊仓部23的附近位置),并分别电连接取样组件和驱动组件30。在具体实施时,可基于适配器感应件24来感知急诊仓部23内是否放置有样本管适配器a;通常,在操作人员将样本管适配器a与盛装于待测样本的样本管b进行组合装配后,会通过将样本管适配器a放置于急诊仓部23内,对待测样本进行放样操作;此时,若适配器感应件24感测到样本管适配器a的存在,则驱动组件30即可依适配器感应件24的感测信号而启动,从而驱使急诊组件20带动待测样本进入收容空间并运动停留在取样位,而后取样组件即可依感测信号而执行取样操作;反之,若适配器感应件24感测不到样本管适配器a的存在,则可说明存在操作人员未进行放样操作、样本管适配器a装配不到位等情况,此时驱动组件30和取样组件则可处于动作等待状态,以防止装置整体发生误启动、空转等问题。
4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30、取样组件、机壳总成等可基于装置的类型、功能等参考现有技术进行选择设置,故对于驱动组件30、取样组件、机壳总成以及因应需要而存在的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构造,不作赘述。
47.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