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3139发布日期:2022-03-09 11:3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分体设计,由探头a和探头b组成的用于联箱管座磁粉探伤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


背景技术:

2.各种管道以及铁磁性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油田、造船、内燃机配件、煤矿、机械、标准件、油泵油嘴、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造桥、化工、锅炉压力容器、铁路等行业。因锻压、淬火、焊接、疲劳等引起的金属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如链杆、曲轴、轴承、高强度螺栓、弹簧、锻件、石化管件、阀门、叶片等,人眼无法观察。因此对于工件表面及近表面无损探伤成了工业生产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测。
3.目前,磁探仪有2爪和4爪探头,其探头都是一体的,爪与爪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并且体积较大。在电厂锅炉联箱管座的磁粉探伤中,受探伤仪2爪和4爪探头体积大的局限性影响,对于联箱管座这种多排管子,管子间距小于180mm,磁探仪的探头只能检测到最外一排管子的外侧管壁,对其内侧管壁以及里面几排管子都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联箱管座磁粉探伤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探伤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由于采用分体设计,单个探头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可以检测到联箱管座里面2-4排管子,检查速度快,突破了目前2爪、4爪探头只能探测间距大于180mm空间的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局限性,可对间距在40mm至210mm不规则的工件进行探伤。既可检测工件的表面,又可检测工件深度7mm内的缺陷,灵敏度高,对于表面有油漆、锈皮等缺陷的工件,不需要做处理,探伤方便,探伤后不需退磁。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a和探头b;
6.其中,所述探头a包括航插、按键、把手、外筒、硫化漆包线、矽钢片a、矽钢片b;
7.其中,所述探头b包括航插、把手、外筒、硫化漆包线、矽钢片c;
8.其中,所述航插是通过线缆用于连接主机,位于把手顶端,探头a的把手上设置用于控制探头a和探头b通电的按键;
9.其中,所述外筒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硫化漆包线;
10.其中,所述矽钢片a和矽钢片c分别贯穿于探头a和探头b的把手、外筒、硫化漆包线内;
11.其中,所述矽钢片b与矽钢片a连接;
12.其中,检测时,探头a和探头b分别置于被检测联箱管座焊缝的两侧,当按下探头a上的按键时,探头a和探头b通电,包裹在矽钢片a和矽钢片c外的硫化漆包线通过脉冲式电流激发线圈产生磁场,矽钢片a把产生的瞬间磁场导通到矽钢片b中,通过矽钢片b和矽钢片
c把磁场导通到被检测工件的被检测部位。
13.其中,所述探头a和探头b中的硫化漆包线的线圈接线顺序不同,在对应的矽钢片b和矽钢片c中产生相对的磁极,从而在两个探头中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14.其中,所述矽钢片a与矽钢片b采用活接,为增加与被测工件的接触面积,最大折叠角90
°

15.其中,所述探头a和探头b的作业间距为40mm至210mm。
16.其中,所述把手和外筒采用abs绝缘材料。
17.本实用新型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具有探伤灵敏度高、操作方便、探伤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尤其适用于联箱管座磁粉探伤的特点。突破了目前2爪、4爪探头只能探测间距大于180mm空间的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局限性,可对间距在40mm至210mm不规则的工件进行探伤。既可检测工件的表面,又可检测工件深度7mm内的缺陷,灵敏度高,对于表面有油漆、锈皮等缺陷的工件,不需要做处理,探伤方便,探伤后不需退磁。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a9和探头b10。
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探头a9包括航插1、按键2、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矽钢片a6、矽钢片b7;探头b10包括航插1、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矽钢片c8。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航插1是通过线缆用于连接主机,位于把手3顶端,探头a9的把手3上设置用于控制探头a9和探头b10通电的按键2。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4上端连接把手3,下端连接硫化漆包线5;
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矽钢片a6和矽钢片c8分别贯穿于探头a9和探头b10的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内。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矽钢片b7与矽钢片a6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时,探头a9和探头b10分别置于被检测联箱管座焊缝的两侧,当按下探头a9上的按键2时,探头a9和探头b10通电,包裹在矽钢片a6和矽钢片c8外的硫化漆包线5通过脉冲式电流激发线圈产生磁场,矽钢片a6把产生的瞬间磁场导通到矽钢片b7中,通过矽钢片b7和矽钢片c8把磁场导通到被检测工件的被检测部位。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探头a9和探头b10中的硫化漆包线5的线圈接线顺序不同,在对应的矽钢片b7和矽钢片c8中产生相对的磁极,从而在两个探头中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矽钢片a6与矽钢片b7采用活接,为增加与被测工件的接触面积,最大折叠角90
°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探头a9和探头b10的作业间距为40mm至210mm。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把手3和外筒4采用abs绝缘材料。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分体设计,单个探头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探伤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尤其适用于联箱管座磁粉探伤的特点。突破了目前2爪、4爪探头只能探测间距大于180mm空间的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局限性,可对间距在40mm至210mm不规则的工件进行探伤。
32.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a(9)和探头b(10);其中,探头a(9)包括航插(1)、按键(2)、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矽钢片a(6)、矽钢片b(7);其中,探头b(10)包括航插(1)、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矽钢片c(8);其中,所述航插(1)是通过线缆用于连接主机,位于把手(3)顶端,探头a(9)的把手(3)上设置用于控制探头a(9)和探头b(10)通电的按键(2);其中,所述外筒(4)上端连接把手(3),下端连接硫化漆包线(5);其中,所述矽钢片a(6)和矽钢片c(8)分别贯穿于探头a(9)和探头b(10)的把手(3)、外筒(4)、硫化漆包线(5)内;其中,所述矽钢片b(7)与矽钢片a(6)连接;其中,检测时,探头a(9)和探头b(10)分别置于被检测联箱管座焊缝的两侧,当按下探头a(9)上的按键(2)时,探头a(9)和探头b(10)通电,包裹在矽钢片a(6)和矽钢片c(8)外的硫化漆包线(5)通过脉冲式电流激发线圈产生磁场,矽钢片a(6)把产生的瞬间磁场导通到矽钢片b(7)中,通过矽钢片b(7)和矽钢片c(8)把磁场导通到被检测工件的被检测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探头a(9)和探头b(10)中的硫化漆包线(5)的线圈接线顺序不同,在对应的矽钢片b(7)和矽钢片c(8)中产生相对的磁极,从而在两个探头中产生一个旋转磁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矽钢片a(6)与矽钢片b(7)采用活接,为增加与被测工件的接触面积,最大折叠角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探头a(9)和探头b(10)的作业间距为40mm至2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其特征在于把手(3)和外筒(4)采用abs绝缘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联箱管座专用磁探仪分体探头,包括探头A和探头B,探头A包括航插、按键、把手、外筒、硫化漆包线、矽钢片A、矽钢片B,探头B包括航插、把手、外筒、硫化漆包线、矽钢片C。检测时,探头A和探头B分别置于被检测联箱管座焊缝的两侧,当按下探头A上的按键时,探头A和探头B通电,包裹在矽钢片A和矽钢片C外的硫化漆包线通过脉冲式电流激发线圈产生磁场,矽钢片A把产生的瞬间磁场导通到矽钢片B中,通过矽钢片B和矽钢片C把磁场导通到被检测工件的被检测部位。本实用由于采用分体设计,单个探头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可对间距在40mm至210mm不规则的工件进行探伤,探伤灵敏度高、操作方便,探伤后不需退磁。探伤后不需退磁。探伤后不需退磁。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 徐桂保 孙健 吴海龙 于学文 张奉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