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2915发布日期:2022-05-11 14:5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色牢度(color fastness)又称染色牢度、染色坚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根据试样的变色和未染色贴衬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牢度等级。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3.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光照、洗涤、熨烫、汗渍、摩擦和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175453.3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其设置的检测装置不方便放置面料,且面料脱水挤干效果差;其设置的检测装置无法对筒体清洗,部分残留的染色剂会粘附在筒体内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具有面料脱水挤干效果更好以及检测装置带清洁功能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脱水挤干组件;所述脱水挤干组件包括转轴、把手和内筒盖,其中,所述内筒的上端靠近电机的位置设置有内筒盖,所述内筒盖通过转轴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内筒盖的上端设置有把手。
7.优选的,所述脱水挤干组件还包括铰链、固定盖和固定块,其中,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通过铰链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盖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
8.优选的,所述内筒盖和内筒通过卡扣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上端侧边对称设置有六组支撑块,所述内筒通过支撑块与筒体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连接杆、固定套、安装杆、转动杆和海绵刷,其中,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边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侧边设置有海绵刷。
11.优选的,所述海绵刷通过弹簧与安装杆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脱水挤干组件,该组件可以方便将面料放入内筒中,并通过卡扣将内筒盖盖紧,这样可以使螺母的上端面与内筒贴合时,能够将面料内部的水分
压干,通过设置了固定盖,可以避免检测装置闲置时外界灰尘进入检测设备内部。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清洁组件,该组件可以对筒体内壁进行清洁,避免检测装置使用后部分染色剂以及残留的污垢粘附在筒体内壁,从而影响检测装置的后续使用,通过设置了弹簧,可以使海绵刷能够与筒体内壁牢牢的贴合,从而增加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水挤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筒体;2、内筒;3、脱水挤干组件;31、支撑块;32、铰链;33、固定盖;34、固定块;35、转轴;36、把手;37、内筒盖;4、电机;5、清洁组件;51、连接杆;52、固定套;53、安装杆;54、弹簧;55、转动杆;56、海绵刷。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面料色牢度检测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筒2,内筒2的上端设置有电机4,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脱水挤干组件3;脱水挤干组件3包括转轴35、把手36和内筒盖37,其中,内筒2的上端靠近电机4的位置设置有内筒盖37,内筒盖37通过转轴35与内筒2转动连接,内筒盖37的上端设置有把手36。
22.具体的,脱水挤干组件3还包括铰链32、固定盖33和固定块34,其中,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盖33,固定盖33通过铰链32与筒体1转动连接,固定盖33的侧边设置有固定块34,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筒体1在闲置时外界灰尘进入筒体1的内部。
24.具体的,内筒盖37和内筒2通过卡扣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内筒盖37与内筒2进行固定。
26.具体的,内筒2的上端侧边对称设置有六组支撑块31,内筒2通过支撑块31与筒体1固定连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稳固内筒2与筒体1内的同时减少对内筒2的冲击。
28.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铰链32将固定盖33打开,再通过转轴35将内筒盖37打开,通过设置了把手36,可以方便对内筒盖37进行开启,通过设置了支撑块31,可以实现稳固内筒2与筒体1内的同时减少对内筒2的冲击,将面料放置进入内筒中,关闭内筒盖37,打开电机4,关闭固定盖33,通过螺栓将固定盖33侧边的固定块34和筒体1侧边的固定块34固定连接,此时面料可以进行充分水洗的同时能够再将其脱干,从而提升对面料的色牢度的检测
准确性;
29.实施例2
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机4的下端设置有清洁组件5;清洁组件5包括连接杆51、固定套52、安装杆53、转动杆55和海绵刷56,其中,电机4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杆55,转动杆55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套52,固定套52的侧边设置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侧边设置有安装杆53,安装杆53的侧边设置有海绵刷56,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筒体1的内壁进行清洁。
32.具体的,海绵刷56通过弹簧54与安装杆53固定连接,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海绵刷56能够牢牢的贴合在筒体1的内壁上,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3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打开电机4的同时,电机4带动转动杆55转动,转动杆55转动带动固定套52转动,固定套52转动带动连接杆51转动,连接杆51转动带动安装杆53转动,通过在安装杆53的侧边设置海绵刷56,可以使安装杆53转动带动海绵刷56将筒体1的内壁清洁干净,通过在安装杆53和海绵刷56之间设置弹簧54,可以使海绵刷56能够牢牢的贴合在筒体1的内壁上,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铰链32将固定盖33打开,再通过转轴35将内筒盖37打开,通过设置了把手36,可以方便对内筒盖37进行开启,通过设置了支撑块31,可以实现稳固内筒2与筒体1内的同时减少对内筒2的冲击,将面料放置进入内筒中,关闭内筒盖37,打开电机4,关闭固定盖33,通过螺栓将固定盖33侧边的固定块34和筒体1侧边的固定块34固定连接,此时面料可以进行充分水洗的同时能够再将其脱干,从而提升对面料的色牢度的检测准确性;打开电机4的同时,电机4带动转动杆55转动,转动杆55转动带动固定套52转动,固定套52转动带动连接杆51转动,连接杆51转动带动安装杆53转动,通过在安装杆53的侧边设置海绵刷56,可以使安装杆53转动带动海绵刷56将筒体1的内壁清洁干净,通过在安装杆53和海绵刷56之间设置弹簧54,可以使海绵刷56能够牢牢的贴合在筒体1的内壁上,从而提升清洁效果。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