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3290发布日期:2022-05-07 13:1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建筑领域的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应力结构孔道是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时,在绑扎钢筋的同时,即把波纹管等预应力管道提前放置在预应力筋对应位置,并做好保护工作,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将管道堵塞,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进行预应力筋穿束和张拉,完成后即进行管道压浆,因此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中,由于没有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装夹装置,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安装拆卸不方便,不便于进行检查维修的问题,
3.预应力孔道定位仪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显示屏会积累较多的灰尘,给操作和观察系统数据带来一定的不便,
4.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9月9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
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因此方便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检查维修。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定位校核的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设置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上并且用于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托接的支座、设置在支座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之间并且用于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压紧的弹簧头装置。
8.由于设计了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支座和弹簧头装置,通过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进行检测测量,通过支座和弹簧头装置,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可拆卸式安装,因此方便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检查维修。
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具有可拆卸式安装的方式把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支座和弹簧头装置相互联接。
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具有横向夹装钳口和竖向夹装钳口的方式把支座和弹簧头装置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联接。
1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弹簧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顶杆、推力弹簧、横杆、压块和回位弹簧。
12.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托支撑和弹性压紧的安装,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取放。
1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毛刷装置。
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
1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支座上分别设置有横杆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与支座之间设置有顶杆并且在顶杆与支座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压块并且在压块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上设置有毛刷装置。
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支座、顶杆、推力弹簧、横杆、压块、回位弹簧、毛刷装置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
17.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杆接触式联接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接触式联接,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外端观察窗设置为与毛刷装置联接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外端端面下部设置为与压块接触式联接。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预应力结构孔道进行定位校核。
1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包含有条部和托部并且条部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托部的竖部联接,在条部中设置有容纳孔体并且容纳孔体分别设置为与顶杆和推力弹簧联接,容纳孔体的台阶孔设置为与推力弹簧接触式联接并且托部的横部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横杆和回位弹簧联接,托部的横部上端端面部和托部的竖部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接触式联接并且条部设置为矩形块状体,托部设置为l字形座状体并且容纳孔体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
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侧面敞口体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容纳安装。
2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顶杆设置为工字形棒状体并且顶杆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支座和推力弹簧贯串式联接,顶杆的下盘部上端端面设置为与推力弹簧接触式联接并且顶杆的下盘部下端端面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接触式联接,顶杆的上盘部下端端面设置为与支座接触式联接。
2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推力弹簧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推力弹簧设置为与顶杆套装式联接,推力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座接触式联接并且推力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顶杆接触式联接。
23.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竖向压紧固定。
2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横杆设置为t字形棒状体并且横杆分别设置为与压块和回位弹簧贯串式联接,横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支座联接。
25.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压块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压块的通孔体设置为与横杆联接,压块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位弹簧联接并且压块的内端端面上部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接触式联接。
26.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回位弹簧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回位弹簧设置为与横杆套装式联接,回位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压块联接并且回位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
与支座联接。
27.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进行横向压紧固定。
28.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毛刷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边框部、电动推力杆、移动座、顶出弹簧和毛刷条并且移动座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边框部的竖部滑动式联接,电动推力杆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边框部的横部联接并且电动推力杆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联接,毛刷条设置为与移动座沉入式联接并且在移动座与毛刷条之间设置有顶出弹簧,顶出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接触式联接并且顶出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毛刷条接触式联接,边框部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联接并且毛刷条的刷毛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接触式联接,边框部设置为竖部具有滑动槽的u字形架状体并且电动推力杆设置为电动伸缩杆,移动座设置为具有凸字形长条孔的条状体并且毛刷条设置为具有凸字形刷毛座的毛刷,毛刷条的刷毛座设置为与移动座的长条孔嵌入式联接并且顶出弹簧设置为柱式弹簧。
2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的观察窗口进行清洁处理。
3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与支座、顶杆、推力弹簧、横杆、压块和回位弹簧设置为按照夹紧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与毛刷装置设置为按照刷毛清洁的方式分布。
31.在本技术方案中,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和支座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顶杆、推力弹簧、横杆、压块、回位弹簧和毛刷装置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条部、托部、容纳孔体、边框部、电动推力杆、移动座、顶出弹簧和毛刷条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32.在本技术方案中,具有可拆卸式安装的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支座和弹簧头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35.图2为毛刷装置7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6.图3为移动座73、顶出弹簧74和毛刷条75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38.支座-1、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压块-5、回位弹簧-6、毛刷装置-7、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条部-11、托部-12、容纳孔体-13、边框部-71、电动推力杆-72、移动座-73、顶出弹簧-74、毛刷条-75。
具体实施方式
39.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4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支座1、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压块5、回位弹簧6、毛刷装置7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并且在支座1上分别设置有横杆4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与支座1之间设置有顶杆2并且在顶杆2与支座1之间设置有推力弹簧3,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与横杆4之间设置有压块5并且在压块5与横杆4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6,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上设置有毛刷装置7。
45.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杆2接触式联接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座1接触式联接,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外端观察窗设置为与毛刷装置7联接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外端端面下部设置为与压块5接触式联接。
46.通过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形成了对支座1、顶杆2、压块5和毛刷装置7的支撑连接点,由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实现了与支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顶杆2的连接,实现了与压块5的连接,实现了与毛刷装置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定位检测的部件。
47.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设置为包含有条部11和托部12并且条部11的下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托部12的竖部联接,在条部11中设置有容纳孔体13并且容纳孔体13分别设置为与顶杆2和推力弹簧3联接,容纳孔体13的台阶孔设置为与推力弹簧3接触式联接并且托部12的横部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横杆4和回位弹簧6联接,托部12的横部上端端面部和托部
12的竖部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接触式联接并且条部11设置为矩形块状体,托部12设置为l字形座状体并且容纳孔体13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
48.通过支座1,形成了对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回位弹簧6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连接点,由容纳孔体13,实现了与顶杆2的连接,实现了与推力弹簧3的连接,由托部12,实现了与横杆4的连接,实现了与回位弹簧6的连接,由条部11和托部12,实现了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回位弹簧6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载体。
49.在本实施例中,顶杆2设置为工字形棒状体并且顶杆2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支座1和推力弹簧3贯串式联接,顶杆2的下盘部上端端面设置为与推力弹簧3接触式联接并且顶杆2的下盘部下端端面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接触式联接,顶杆2的上盘部下端端面设置为与支座1接触式联接。
50.通过顶杆2,形成了对支座1、推力弹簧3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连接点,由顶杆2,实现了与支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推力弹簧3的连接,实现了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竖向压紧的部件之一。
51.在本实施例中,推力弹簧3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推力弹簧3设置为与顶杆2套装式联接,推力弹簧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座1接触式联接并且推力弹簧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顶杆2接触式联接。
52.通过推力弹簧3,形成了对支座1和顶杆2的支撑连接点,由推力弹簧3,实现了与支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顶杆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竖向压紧的部件之二。
53.在本实施例中,横杆4设置为t字形棒状体并且横杆4分别设置为与压块5和回位弹簧6贯串式联接,横杆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支座1联接。
54.通过横杆4,形成了对支座1、压块5和回位弹簧6的支撑连接点,由横杆4,实现了与支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压块5的连接,实现了与回位弹簧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横向压紧的部件之一。
55.在本实施例中,压块5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板状体并且压块5的通孔体设置为与横杆4联接,压块5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回位弹簧6联接并且压块5的内端端面上部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接触式联接。
56.通过压块5,形成了对横杆4、回位弹簧6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连接点,由压块5,实现了与横杆4的连接,实现了与回位弹簧6的连接,实现了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横向压紧的部件之二。
57.在本实施例中,回位弹簧6设置为柱式弹簧并且回位弹簧6设置为与横杆4套装式联接,回位弹簧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压块5联接并且回位弹簧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支座1联接。
58.通过回位弹簧6,形成了对横杆4、支座1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连接点,由回位弹簧6,实现了与横杆4的连接,实现了与支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横向压紧的部件
之三。
59.在本实施例中,毛刷装置7设置为包含有边框部71、电动推力杆72、移动座73、顶出弹簧74和毛刷条75并且移动座73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边框部71的竖部滑动式联接,电动推力杆7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边框部71的横部联接并且电动推力杆7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73联接,毛刷条75设置为与移动座73沉入式联接并且在移动座73与毛刷条75之间设置有顶出弹簧74,顶出弹簧74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移动座73接触式联接并且顶出弹簧74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毛刷条75接触式联接,边框部71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联接并且毛刷条75的刷毛设置为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接触式联接,边框部71设置为竖部具有滑动槽的u字形架状体并且电动推力杆72设置为电动伸缩杆,移动座73设置为具有凸字形长条孔的条状体并且毛刷条75设置为具有凸字形刷毛座的毛刷,毛刷条75的刷毛座设置为与移动座73的长条孔嵌入式联接并且顶出弹簧74设置为柱式弹簧。
60.通过毛刷装置7,形成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支撑连接点,由毛刷装置7,实现了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观察窗进行清洁的部件。
61.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与支座1、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压块5和回位弹簧6设置为按照夹紧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与毛刷装置7设置为按照刷毛清洁的方式分布。
62.把托部12的竖部与预应力孔道的旁边墙体联连接,在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定位检测时,把压块5沿横杆4向外移动,使回位弹簧6处于伸长状态,把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放到托部12的横部上端端面部,使压块5作用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外端端面下部上,使顶杆2沿容纳孔体13向上提起,使推力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把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推向托部12的竖部,把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安装在托部12的横部上端端面部和托部12的竖部之间,使顶杆2处于自由状态,在推力弹簧3的作用下,顶杆2的下盘部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竖向压紧,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压块5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横向压紧,由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定位检测,使电动推力杆72处于工作状态,带动移动座73在边框部71上进行运动,在顶出弹簧74作用下,毛刷条75的刷毛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外端观察窗进行清洁。
6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具有可拆卸式安装的方式把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支座1和弹簧头装置相互联接。
64.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具有横向夹装钳口和竖向夹装钳口的方式把支座1和弹簧头装置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联接。
65.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头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压块5和回位弹簧6。
6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支座1和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毛刷装置7。
6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68.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69.1、由于设计了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支座1和弹簧头装置,通过预应力孔道定
位仪本体8,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进行检测测量,通过支座1和弹簧头装置,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可拆卸式安装,因此方便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检查维修。
70.2、由于设计了顶杆2、推力弹簧3、横杆4、压块5和回位弹簧6,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竖向压紧和横向压紧处理,提高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固定强度。
71.3、由于设计了毛刷装置7,实现了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的观察窗进行清洁。
72.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73.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74.还有其它的与具有可拆卸式安装的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支座1和弹簧头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75.因此在预应力孔道定位校核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用于对预应力孔道进行定位校核的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设置在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上并且用于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托接的支座1、设置在支座1与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之间并且用于对预应力孔道定位仪本体8进行压紧的弹簧头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