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891发布日期:2022-08-12 20:4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残留检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农药残留检验仪,大多数是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的检测仪器,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可以实现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测。而冬枣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能像苹果一样套袋保护,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现有的检测方法有实验员手动检测,也有采用农药残留检验仪来检测。
3.在检测中,需要对冬枣的表面通过水或者脱洗剂来溶解,然后对溶解液进行检测,而现有的农药残留检验装置不具有该项功能,在对冬枣进行农药残留检验时通常为人工对冬枣进行溶解,然后将溶解后的液体倒入检测通道内进行检测,人工溶解的效率低,而且,若冬枣农药残留较高,还可能会对人手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农药残留检验装置不具有溶解冬枣的功能,在对冬枣进行农药残留检验时通常为人工对冬枣进行溶解,然后将溶解后的液体倒入检测通道内进行检测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的一侧内,所述箱体内滑动设置有溶解桶,所述箱体的四侧上部均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箱体的顶端上滑动设置有顶盖机构;
6.所述顶盖机构包括顶盖、刷洗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顶盖滑动设置在箱体的顶端内,所述顶盖的中部上设置刷洗组件,所述顶盖的两端对称设置限位组件,两组所述限位组件远离顶盖的一端均滑动设置在箱体内;
7.所述刷洗组件包括转轴和软刷毛,所述转轴设置在溶解桶内,所述转轴的顶端转动安装在顶盖的顶端内,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侧边均匀固定嵌入设置软刷毛;
8.所述限位组件包括t形块,所述t形块滑动设置在t形槽远离顶盖中心的一端内。
9.优选的,所述溶解桶的内壁上均匀固定嵌入设置有软刷毛,所述溶解桶的顶端一侧连通设置有倒液口,所述溶解桶的顶端底部与四组顶升组件的顶端滑动贴合,所述溶解桶的顶端面与顶盖的底端面滑动贴合。
10.优选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所述顶杆滑动设置在箱体的上部一侧内,所述顶杆的顶端面与溶解桶的顶端底部滑动贴合,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部四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块和第一弹簧均滑动设置在滑槽的下部内,所述限位块的侧边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块的底端和滑槽的底端内壁接触。
12.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顶盖的中心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顶盖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形槽,两组所述t形槽内均滑动设置限位组件,两组所述限位组件远离顶盖的一端均滑动设置在同位置处设置的限位槽内。
14.优选的,所述t形块的侧边与t形槽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t形块靠近限位槽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远离t形块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同位置处设置的限位槽内,所述t形块远离限位销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t形槽的下部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t形块和t形槽远离限位销的一端内壁接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箱体、溶解桶、顶升组件、顶盖、刷洗组件和限位组件,可实现将冬枣放入溶解桶内通过刷洗组件自动对冬枣进行溶解,无需人工手动溶解,溶解效果好,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也避免了冬枣上的农药残留过高,可能在溶解时对人手造成伤害的问题,且操作步骤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2为箱体、溶解桶、顶升组件、顶盖、刷洗组件和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立体图;
20.图中:1-装置本体,2-箱体,3-溶解桶,4-软刷毛,5-滚筒,6-转轴,7-顶盖,8-倒液口,9-顶杆,10-限位块,11-第一弹簧,12-滑槽,13-t形块,14-限位销,15-t形槽,16-第二弹簧,17-电机,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实施例1,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冬枣农药残留检验辅助装置,增加了箱体2、溶解桶3、顶升组件、顶盖7、刷洗组件和限位组件,包括装置本体1,还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一侧内,所述箱体2内滑动设置有溶解桶3,所述箱体2的四侧上部均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箱体2的顶端上滑动设置有顶盖机构,所述顶盖机构包括顶盖7、刷洗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顶盖7滑动设置在箱体2的顶端内,所述顶盖7的中部上设置刷洗组件,所述顶盖7的两端对称设置限位组件,两组所述限位组件远离顶盖
7的一端均滑动设置在箱体2内。
23.所述溶解桶3的内壁上均匀固定嵌入设置有软刷毛4,软刷毛4用于对冬枣进行刷洗,所述溶解桶3的顶端一侧连通设置有倒液口8,倒液口8便于倾倒溶解冬枣后的水,所述溶解桶3的顶端底部与四组顶升组件的顶端滑动贴合,所述溶解桶3的顶端面与顶盖7的底端面滑动贴合,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9,所述顶杆9滑动设置在箱体2的上部一侧内,所述顶杆9的顶端面与溶解桶3的顶端底部滑动贴合,所述顶杆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用于对顶杆9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限位,所述限位块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11用于带动顶杆9复位以实现溶解桶3自动弹出,所述箱体2的上部四侧均设置有滑槽12,所述限位块10和第一弹簧11均滑动设置在滑槽12的下部内,所述限位块10的侧边与滑槽12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限位块10的底端和滑槽12的底端内壁接触。
24.所述刷洗组件包括转轴6和软刷毛4,所述转轴6设置在溶解桶3内,所述转轴6的顶端转动安装在顶盖7的顶端内,所述转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固定安装在顶盖7的中心上方,所述电机17的输出端与转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上固定套设有滚筒5,所述滚筒5的侧边均匀固定嵌入设置软刷毛4,转轴6转动带动滚筒5和滚筒5上的软刷毛4转动以实现滚筒5上的软刷毛4对冬枣进行溶解。
25.所述箱体2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槽18,所述顶盖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t形槽15,两组所述t形槽15内均滑动设置限位组件,两组所述限位组件远离顶盖7的一端均滑动设置在同位置处设置的限位槽18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t形块13,所述t形块13滑动设置在t形槽15远离顶盖7中心的一端内,所述t形块13的侧边与t形槽15的内壁滑动贴合,所述t形块13靠近限位槽18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销14,所述限位销14远离t形块13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同位置处设置的限位槽18内,限位销14滑入限位槽18内可实现将顶盖7固定在箱体2上,所述t形块13远离限位销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设置在t形槽15的下部内,第二弹簧16可使得t形块13复位,同时使得限位销14在无人为操作的情况下稳定性更好,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t形块13和t形槽15远离限位销14的一端内壁接触。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冬枣放入溶解桶3内,并在溶解桶3内加入适当的水,拉动两组t形块13向靠近电机17的一侧移动,此时第二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限位销14远离t形块13的一端均缩进顶盖7内,然后将顶盖7盖在箱体2并向下按压,使得顶盖7的底端面与溶解桶3的顶端面接触,此时顶杆9和限位块10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1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松开t形块13,t形块13和限位销14在第二弹簧16的作用力下向远离顶盖7中心的一侧移动,即使得限位销14远离t形块13的一端滑入同位置处设置的限位槽18内,然后启动电机17,电机17工作即转轴6、滚筒5和滚筒5上的软刷毛4转动,即可实现滚筒5上的软刷毛4和溶解桶3上的软刷毛4对冬枣进行刷洗,将冬枣上的农药残留刷洗下来,即可实现对冬枣进行溶解,无需人工手动溶解,溶解效果好,另外,也避免了冬枣上的农药残留过高,可能在溶解时对人手造成的伤害,当冬枣刷洗结束后,关闭电机17,然后拉动两组t形块13向靠近电机17的一侧移动,即使得限位销14远离t形块13的一端从限位槽18内滑出,即可将顶盖7和刷洗组件取下,此时限位块10和顶杆9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即使得溶解桶3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即可使得溶解桶3的顶端从箱体2
内滑出,工作人员即可将溶解桶3从箱体2内取出,将溶解桶3内的溶解后的水通过倒液口8倒入装置本体1内的检验通道内检验。
27.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